猫和我小说网 > 青春校园 > 庶女亦安 > 第151章【VIP】
    第151章 驾崩


    为楚贵妃治丧后, 亦安便将嘉顺郡主姐弟带在身边时常照顾。


    这一日,亦安对安王道,“我有一事, 要对王爷讲。”安王见亦安神色如此严肃, 不知何事,只道, “若素但说无妨。”


    亦安也改了口, “我想向圣人请命,将两位殿下过继到随遇与我名下。”安王微愣, 不知为什么亦安会在这时候提出要过继嘉顺郡主姐弟,这两位殿下一直养在宫里……


    宫里?


    安王缓过神来, 两位殿下一直由楚贵妃照看,如今楚贵妃一去,两位殿下独自在宫中, 只剩下圣人了。


    亦安见安王明白过来,接着道, “我幼年便有宫寒之症, 虽已调养得当,但子嗣事乃是天命,不可强求。若天命在于你我, 我与随遇当有后。若无此缘分,则过继势在必行,不使安王一脉绝于此代。”安王爵位传到如今, 已经一十三世。若在此代断绝,则史书之上, 安王是末代安王,亦安便是末代安王妃。


    “而如今宗室诸子, 只有那位殿下能保住我与随遇身后祭祀,安王府不致凋零。圣人亦会感念我等,将来新帝登基,亦不会对我等有所为难。”单看亦安和安王替圣人做的那些事,几乎得罪了大半宗室。


    若是日后太子想给宗室卖个人情,亦安和安王,岂不是最好的筏子?


    这也是圣人的手段,逼得亦安不得不如此选择。


    当初祖父白阁老的进退两难,亦安算是感同身受了一回。除此之外,圣人并没有给亦安别的选择。


    安王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豁达,他握着亦安的手道,“我昔年身子不好,若非宋尚食妙手,岂能与王妃相见?若言过继,则必事在我。”安王并没有将责任全推到亦安身上,而是和亦安一起承担了起来。


    亦安与安王相拥片刻,韦女史便入内禀告,“禀王爷、王妃,宫中来使,请王妃入宫襄理宫务。”太子妃这一病就没好起来过,延熹郡王妃为了照顾婆婆,自家也病倒了。


    亦安不得不再次进宫,替太子妃襄理宫务,她此时已经成了东宫常客。


    而安王也在下一次大朝时,对圣人提出想要将嘉顺郡主姐弟过继到自己名下。


    这下大臣们集体哑火,谁也不知道安王妃竟然是这个想法。


    是的,大臣们并没有把这当做是安王自己的想法,认为安王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安王妃的缘故。


    可一向对安王妃评价不太好的群臣,这一次竟然没有提出反对。


    说到底,圣人确定继承人之后,宣宗皇帝的孙子,便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往上说,这一位有继承帝位的资格。往下说,又是宣宗唯一的血亲,怎么安置都不为过。


    如今安王自家开了这个口,却是为圣人和百官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如果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圣人的曾孙,便有了个好着落。安王府世代家财,可称诸藩之最。


    圣人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而是把散朝之后召集内阁大臣,再次详议了一回。


    “我儿德薄,仅有此血脉留于人间,朕年岁已高,不知能看护到何时,诸卿以为安王之意,该如何为之?”圣人虽是向几位阁老询问意见,但话里的偏向,也实在过于明显。


    秦阁老与白阁老、陈阁老对视一眼,三人决定不在这上面和圣人唱反调。


    三位阁老都言应该过继,于是圣人便定下,将嘉顺郡主姐弟过继到安王妃名下。


    过继并不是嘴上一说这样简单的事,而是要在宗人府改玉碟,其中流程一走好几个月是时常发生的。


    而就在嘉顺郡主的玉碟改好之后没几日……


    崇元四十七年六月,太子妃于东宫薨逝。


    太子妃的身体本来就已经油尽灯枯,这时候驾鹤西去,实在不让人意外。毕竟和太子妃相熟的几位女眷都知道,太子妃的身子骨,着实是药石罔医了。


    太子很是悲痛,延熹郡王哭得几欲昏死。


    延熹郡王妃为太子妃治丧,累得支撑不住,不得已又将亦安请进宫中。


    太子妃的丧仪也由亦安主持。


    虽则太子妃的丧仪没有加等,但圣人还是给这个儿媳先加上了皇后名号。


    日后史书所载,太子妃便是敬肃皇后。


    太子好似老了好几岁,不得不将朝政交还给圣人,自家在东宫休养起来。


    本来太子妃的离世还没有人往天灾人祸上想,毕竟太子妃久病缠身,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事情的?*? 发展出乎所有人预料,太子妃下葬没过多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登了白府的门。


    文妙真人……


    白阁老原本不想见这个儿子,但亦安正好在身旁,又听门房说文妙真人有要紧的事要告诉阁老,便让人赶快将文妙真人请进来。


    一见面,白阁老还来不及抽这个久未谋面的二儿子一脚,便被告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太子妃是让人魇镇至死的……


    白阁老本来占直了身子准备怒斥这个不孝子,被这句话一惊,差点儿没当场软倒过去。


    谋害未来的国母,这可是重罪!


    反过来,要是文妙真人胡诌,那反坐的可是整个白氏!


    白阁老缓过这口气来忙问真假,文妙真人便道有很多道士都听了那个游方道人的话,并且有景王的信物为证。


    怎么又牵扯到景王身上去了……


    白阁老与亦安对视一眼,两人心里均冒出一个词来。


    夺嫡……


    景王对大位有想法是很正常的事,可如今太子已立,国本已定,景王再怎么折腾也没用,除非太子现在死了……


    死了……


    白阁老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再三向文妙真人确认过后,知道事情紧急,立刻让预备车马,自己要进宫面圣。


    亦安直接让等在门外的孟桐召集护卫,带着文妙真人往京郊的那一处道观而去。若是去的晚了,只恐被那妖人走脱。


    听文妙真人的意思,那妖人是独自一人,身边并无护卫、随从。这等机密事,景王竟然连个人也不派?是真的信了妖人的那一套还是另有算计,那便是两说了。


    事实上亦安高估了景王,直到孟桐把人逮回来时,那妖人早就吓破了胆子,把自己是如何招摇撞骗的事儿交代了个明明白白。


    可这事儿坏就坏在,这妖人手里真的有太子夫妇以及延熹郡王夫妇四人的生辰八字,也确实在他身上发现了几个小人儿。


    巫蛊……


    这下也只能报给圣人,以及太子了……


    毕竟这是冲着东宫去的。


    圣人和太子自然震怒,对于亦安的当机立断,圣人过后自然嘉奖。


    至于事情的真相,那妖人刚入狱,便招了个水落石出,把景王卖了个底儿掉。


    这妖人自号游方,却是个不僧不道的打扮,又说自己会玄奇之术,能成人心之所愿。不想景王被他忽悠个正着,当下舍出五百两银子,说是要看看他的本事。


    然后安惠王就薨了……


    景王的神色变化骗不了游方之人,这一位便知道,这位恐怕是想往大位上使劲的。此人不想放过景王这条大鱼,也只能糊弄他,“安王乃嫡系出身,他不倒,后一个如何倒?且没有生辰八字,不好作法。”景王又信了,真个儿把太子一家的生辰八字送了过去。


    那游方之人原本也是借此吊着景王,好骗些银钱。没想到这一回太子妃真的薨了,反倒让他张狂起来,在文妙真人等一众真道士面前,说自己有甚妙法。


    被人问的着急了,便道,“天上的月亮让我给咒下来了!”古来便有以日月作为帝王家阴喻的,一众道士也没有在意。


    而等他真个儿报出太子一家的生辰八字,一众道士这才慌了神。


    几个道士私下里一合计,让出世前是阁老之子的文妙真人赶快去白府,剩下的几人将其拖住。毕竟要是等这妖人回过神来,只怕所有人都难逃他的毒手。


    或许是天不佑景王,事情败露得如此之快,简直没有一点儿波折。


    圣人知道后吐血晕厥,太子也哭得昏死过去,醒来后一直喊着说要杀了景王,替太子妃报仇。


    景王巫蛊的事一出,当年的乡试直接停了。


    圣人清醒过来后,便把景王一家下了宗人府,严加看管起来。


    望着失态的太子,圣人不由叹了一口气,对太子道,“朕若杀子,后世尤有分说。汝若杀弟,史书之上,又有何言?”这件事本质上就是一出乌龙事件,游方骗子误打误撞遇上了几个高位宗室的过世,让景王信他信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真要杀景王,他大可以抵赖不知。


    不过游方骗子手上确实有太子一家的八字和景王的信物,真个儿杀了景王,圣人可就只剩下两个还在世的儿子了。


    眼看太子哭得不能自已,圣人只得叹口气道,“必然会与你一个交代,你且退下。”焦清扶着太子到偏殿歇息,随后圣人召见亦安,下了一道特殊的旨意。


    赐死景王……


    把这桩差事交给亦安,实则是想在太子面前为亦安换取一点日后的筹码。这样的机密要事都做了,往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太子听到,“景庶人已然伏诛”,放声大哭。


    而圣人因为这一下,终究没能撑过年去。


    崇元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九,圣人驾崩。


    而圣人龙驭宾天前,一众文武大臣以及宗室勋贵齐聚太极殿,都在目送这位执掌天下近五十年的帝王离去。


    而景庶人在史书之上,也必然会背上气死圣人的骂名。


    △宗驾崩前,曾召安王妃于榻前,面授机宜。


    ——△宗实录

【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