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我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南山客 > 第138章 贺新年【完结】
    第138章 贺新年


    马车里有谢柏宴给二人送的新婚贺礼。


    照山白进城不久后,马车中走下来一个人,看着装,应该是宫里的侍卫。那人见到照山白,拱手示礼,问候道:“照大人您果然来了。马车中有陛下为您和南山大人准备的地契以及十万两黄金,正是陛下为二位大人准备的新婚贺礼。陛下让属下转告给您和南山大人,他已经为您二位把以后的路铺好了,能在各大世家的眼皮子底下毫发无损的开京城的机会不多,陛下希望你二位能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莫要辜负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说完,侍卫掀起了马车的帘子。


    照山白甚至没有抬眼去看马车里的东西,只问了一句:“解药呢。”


    侍卫明知故问,提醒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陛下怎么会在给您二位的贺礼中下毒呢。我这里没有解药,您要想救人,还得按董大人的意思办。”


    “明白了。”照山白冷漠地回了一句,而后对章远道:“我们走。”


    “欸,等等,”侍卫又道,“章将军,您怎么也到这儿来了?陛下还在宫里等着给您封赏呢。速速跟我回去罢。”


    章远甩了侍卫一个白眼,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侍卫不急不怒,提点道:“章将军没听明白吗?陛下命令您立刻回京呢。陛下不是在请您,而是命令您。陛下的意思是,以后的路,该二位大人自己走了,章将军还是莫要插手了。毕竟啊,这泥潭下面有漩涡,陷进去了,可就出不来了。”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照山白不想让章远为难,背起桓秋宁,对章远道:“章将军回去罢,阿珩不会有事的。既然已经到了郢州,往后的路,也该我们自己走了。”


    章远执着道:“可是照大人,人命关天。‘天’再大,也没有十一哥的命大,今日我违抗一次圣旨又如何!”


    “章将军仁义,山白替阿珩谢过将军。”照山白道,“只是,怕就怕,苍凉山上的人,只愿意见我与阿珩。章将军,就送到这罢。后会有期。”


    “既是如此,”章远回头牵马,“照大人,我们就此别过了。等日后十一哥醒了,代我问好。”


    照山白点头道:“放心罢。”


    辞了章远后,照山白趁夜入山,在漫天的星光中背着桓秋宁沿着山间小路往山上走。


    这已经是第三日了。如果他今夜寻不到那位神医,桓秋宁就真的没救了。


    照山白已经整整三日没合眼了,眼睛干涩,有些看不清夜路,不小心踩空了,便掉进了山中捕捉野兽的陷阱里。他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忙背着桓秋宁爬出来,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照山白见到很多猩红的眼睛,却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不敢走过去一探究竟。直到他爬到半山腰回头看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竟然被野兽尾随了一路。想到此处,他吓得腿一软,跌倒在了地上。


    他一摔倒,桓秋宁就跟着他一起滚下去了。


    “阿珩,对不起,摔疼你了。”


    照山白的手上沾满了泥巴,他想给桓秋宁擦擦脸,就只能跪在桓秋宁的旁边,用干净的额头蹭掉桓秋宁脸上的灰。他小心翼翼地替桓秋宁蹭干净了脸,咬牙爬起来,背着桓秋宁,继续赶路。


    一整夜照山白不停地摔倒,爬起来,又摔倒,再爬起来。他的膝盖摔得紫一块青一块,已经使不上力了,只咬牙忍者,继续往上爬,一步也不能停。


    天快亮的时候,照山白仍然没有爬到山顶,也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人。到最后他的身体完全扛不住了,甚至连抬起脚的力气都没有了。


    山中起了一层晨雾,不知为何,照山白却在晨雾中看到了漫天的星星。他伸手想要去摘星星的时候,脚底一滑,整个人摔了下去。再后来,他只记得自己躺在草堆里,好像有一只淘气的鸟儿戳了戳他的脸,然后便晕过去了。


    不知沉睡了多久,醒过来的时候,照山白浑身酸痛,爬起来的时候骨头都要碎掉了。


    空气中有茶的清香。


    他坐在竹条编制而成的木床上,打量着四周,屋内陈设过于简单,他瞧不出个所以然,便推开木门,走到了院子里。


    这是一间极其雅致的宅子,宅子是大户人家曾有的规制,青砖高墙,飞檐斗拱,但岁月和湿气腐蚀了宅子原本的风雅,显得有些荒芜。


    墙皮大片地脱落,如树皮一般躺在地上,周围生出了许多青苔。


    院子里有一个书案,照山白走到书案前,低头注视卷轴上的诗词。作诗之人的字相当漂亮,别有风韵,也不失气派,像是书法大家所写,教人不由自主驻足欣赏,移不开眼。


    “你醒了?”


    身后传来了女人的声音。


    照山白回头望去,一个气度不凡的女子端着一个药罐走到葡萄藤下,坐在了石凳上。她道:“你过去受过重伤,并未痊愈,此番上山又伤了筋骨,所以昏迷了十几日。你且过来让我看看,你身上的淤青褪去了吗?”


    照山白拱手作揖,示礼道:“敢问您是?”


    女人放下药罐,道:“先过来罢。”


    照山白走过去,站在女人身旁。女人抬头时,照山白看到了她的脸,登时讶然道:“敢问夫人可认识桓秋宁?她便是与我一同上山之人,夫人可曾见过他?”


    太像了。


    女人的眉眼与桓秋宁的一般无二,她的眉心处有一颗红痣,与桓秋宁眉心的胎记在同一位置。看见她的这张脸,照山白方才知道桓秋宁这张脸若是长在女人身上,是多么倾国倾城。


    女人道:“见过。”


    照山白又问道:“且容山白冒昧,多问一句,那他身上的毒?”


    女人没有回答,先是问了句:“是董明锐让你带他来找我的?”


    照山白跪在地上,作揖道:“正是。想必夫人便是董大人口中居于山中避世的神医了罢。山白何其有幸,能在此见到您。多谢您的救命之恩,山白无以为报。”


    “你先起来。”女人道,“我不是什么神医,桓珩也并未中毒。董明锐给他下了药,让他七窍流血,看着可怕,实际上是在替他清除体内的余毒。你这孩子,倒是受了他的诓骗,吃了一路的苦。”


    照山白问道:“您认识阿珩?”


    女人递给照山白一杯热茶,温声道:“不知你是否听说的我的名字。我是董明锐的妹妹,桓桁的母亲——董静檀。也许你听过我的另一个名字‘忍冬’,我自称‘忍冬居士’。”


    这一刻,照山白有了想哭的冲动,“如果阿珩知道您还活着的话,一定会特别、特别欣喜的。”


    “是么。”董静檀展眉一笑,如芙蓉花绽开,眉目如画,“我倒是不希望他知道我还活着。了无牵挂不是一件坏事。桓桁已经长大了,已经长到不需要母亲照顾的年纪了。”


    照山白道:“您有所不知,这些年阿珩活的很辛苦,也很孤独。如今终于苦尽甘来,如果他能见到您,一定会万般开心的。我常常听他讲起您少时带他四处游历时遇到的趣事,您带他见山见水,您不知道,年少时您带他游历的那段时光,支撑着他活了好多年。”


    董静檀摇头叹息道:“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当年桓氏惨遭灭门,我死里逃生,却没曾想桓珩竟然还活着。直到他在郢州崭露头角,董明锐才肯告诉我,南山就是我的孩子。可是,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他已经习惯了没有我的生活了,我不想再去打扰了。我知道,如果我再次回到他身边,一定会让他想起很多痛苦的回忆的。”


    “夫人,阿珩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其实,他的心很软。”照山白温柔一笑,道,“莫要说您了,就算是走失的流浪猫回到他的身边,他都会很欣喜的。”


    “但愿他不会恨我。”董静檀问道:“孩子,我听你自称‘山白’,你的表字字可是‘山白’?你可是照氏子弟?”


    照山白点头应道:“正是。”


    董静檀又问道:“你可是照琼?”


    照山白解释道:“夫人,我是照丞,表字山白。照琼是我的弟弟,也是大徵的新帝。”


    “我已经很久不过问世事了。你说的人,我不认识。”董静檀不疾不徐道,“不过,我倒是记得不少过去的事情。我与你的母亲是闺中深交,当年我们一同游历北疆的时候,遇见了一种开在悬崖峭壁上的花,就叫‘照山白’。我们夏日去的,离开时正好是立秋那天,走的时候,我们给各自未来的孩子取了一个名一个字。如果生的是一男一女,便定下娃娃亲,从此结为亲家。如果生的是两个男孩,便教你们结为兄弟,女孩也好,就做两小无猜的闺中密友。我们选了两个字,一珩一琼。连表字也想好了,我生的孩子叫‘秋宁’,她生的孩子叫‘山白’,用来纪念我们在北疆一起登高赏花的那些日子。


    只可惜,再深的情谊也抵不过‘物是人非’这四个字。后来你的母亲离开了人世,我也离开了桓府。我时常想念你的母亲,便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桓桁’,却不知你父亲把‘琼’字给了你弟弟。我想,你父亲给你取名为‘丞’,定是对你寄予厚望罢。”


    照山白黯然神伤道:“我却一直让父亲很失望。”


    “孩子,别这么想。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悦人,而是悦己。”董静檀温柔道,“你得先满意你自己。你昏迷的这段时间,一直在念桓桁的名字,他也一直在唤你。我之前从未见过桓桁如此在意过一个人,你们的关系不止挚友这么简单罢。”


    “夫人,”照山白坦诚道,“我们已经成亲了。”


    “真好。”董静檀笑着拍了拍照山白的手背,“遇见你,是我孩儿的福气。我家孩儿的脾性我很清楚,他最是调皮,日后怕是免不了要给你添麻烦了。”


    照山白腼腆地笑道:“我倒觉得是自己总是给他添麻烦。”


    太阳渐渐西沉,董静檀递给照山白一个包袱,里边装着一些药方,大多是清热祛毒的,也有补药。她道:“我在这山里住了十几年了,也该出去走走了。孩子,等桓桁醒了,你带着一起下山罢。董明锐既然引你们来到了这里,就一定会提前替你们安置好住处,下山之后,会有人接应你们的。”


    照山白问道:“夫人要去向何处?”


    董静檀抬头,观飞鸟惊飞,雾霭沉沉,扬眉一笑道:“天高任鸟飞,走到哪里,便是哪里。”


    照山白挽留道:“不知夫人可否答应山白一个请求。您可否与阿珩再见一面。”


    董静檀淡然道:“人生最难得的就是放下,我不想成为他的牵挂。既然他早已经放下了,我又何必给他徒增烦恼呢。如果他知道我还活着,来日必定会因为我的离去再痛苦一回。”


    照山白执着道:“夫人,山白以为一时的喜悦也很重要。我真心的希望他可以因为您而开心一次。”


    “孩子,难得你有这份心,我答应你了。”董静檀最终还是松了口,答应了他。


    ***


    五个月后。


    照山白用这些年的积蓄置办了一间宅子,托人把上京城中那间陋室里的家具连同蝴蝶墙一起搬了过来。他在院子里种了两棵梨树,还给汤圆建了一个小窝。


    桓秋宁醒过来后总是嗜睡,照山白就抱着他坐在梨花树下的摇椅上,轻轻地给他唱北疆的民谣。有时候,桓秋宁会突然醒过来,笑他五音不全,唱歌跑调,吵着闹着要自己唱,可他没唱几句就又睡着了。


    照山白不生气也不着急,就这么抱着他,看太阳一点一地落下去,天黑下去了,就把桓秋宁抱到屋里。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不知不觉中,除夕悄然而至。


    这年的除夕相当热闹。


    从琅苏来的戏班子挨家挨户的唱戏,唱到照山白家的时候,桓秋宁正穿着结婚迎宾时穿过地那身大红的婚服,扮作新郎官,逗汤圆玩。不巧被戏班子里的人拐了去,又跟戏班子里的一位“新娘子”凑成了一对,二人一齐表演闹鸳鸯。


    戏班子溜街遛回照山白家门口的时候,桓秋宁正呲着大牙笑的跟太阳花一样。他一转头,见照山白也穿了一身婚服,站在门前,用捉鬼似的眼神盯着他,吓得他一个踉跄从戏班子大队中跌了出来,不偏不倚地扑到了照山白的怀里!


    “这位公子,你好靓哇!”桓秋宁勾着照山白的下巴,眯眼笑道:“可以请你去吃酒吗?不吃酒,做别的也可以。”


    桓秋宁那双勾人的眼睛笑起来就像含笑的花,教人看上一眼,便不舍得移开眼了。照山白看得入了迷,回过神的时候,耳边已经多了一朵硕大的红花。


    “鲜花衬美人,”桓秋宁笑道,“公子你好俊俏啊!~新郎官,走罢,跟我成亲去罢!”


    “这位公子,”照山白回过神,清了清嗓子,“你笑的好假。”


    桓秋宁戳戳自己的脸,问道:“有吗。我明明笑的很认真啊。”


    照山白扫了一眼一旁看戏的戏班子大队,道:“我说的时刚才。你在那里的时候。”


    “噢。刚才呀,刚才那是逢场作戏,当然笑的很假啦。”桓秋宁咧咧嘴,笑的露出一排牙,“不过,调戏我们家小山白,我肯定是笑的很真的啦。”


    照山白道:“我姑且信你一次。”


    桓秋宁叉腰,坏笑道:“你要是不信,我再调戏你一次就是啦。”


    照山白摘下耳边的大红花,放在掌心看了看。冲门外的戏班子大队里的人颔首示礼后,他对桓秋宁道:“走罢。”


    “干嘛去,”桓秋宁跟上去,问道,“我还没玩够哩。”


    照山白则把大红花扔给他,顺便抛下一句:“贴对联。”


    晚上,郢州城内张灯结彩,宛若白昼。从前这座城池是郢荣的王都,虽然比不上上京,但也是相当繁华。街道上的小摊多到要三五个小摊合在一起才能摆开,路上的行人大都穿着新做的棉衣,拎着花灯,欢欢喜喜地逛街。


    桓秋宁与照山白走在大街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他一伸手,摸了个空,后知后觉,原来是少了雪。


    桓秋宁看着呼出的热气缓缓升空,道:“今夜要是能下雪就好了。除夕夜就要玩雪才有意思。”


    照山白抬头望了望天,温声道:“许愿罢。据说天神能听见凡人的心声,今日是吉祥的日子,我们许愿,也许他们会应允。”


    桓秋宁牵住照山白的手,十指相扣,笑道:“那我若是对着你许愿,能实现嘛?”


    照山白真挚道:“凡你所愿,我皆应允。”


    “真的吗!”桓秋宁抱住照山白的胳膊,笑道,“那你陪我逛街罢。”


    二人穿着大红色婚服,手牵着手慢悠悠地逛街。如果遇到捣蛋鬼冲耍鬼脸,照山白便给小淘气们糖吃。


    路过糕点摊时,照山白问道:“梨花酥吃不吃?”


    桓秋宁笑嘻嘻道:“吃!”


    路过卖花灯的小摊时,照山白问道:“小花灯要不要?”


    桓秋宁乐呵呵道:“要!”


    于是,照山白便给他买了一只小狐狸花灯拎着玩。


    路过卖荷包的小摊时,照山白问道:“喜不喜欢荷包?”


    桓秋宁揉揉脸,美滋滋道:“喜欢!”


    一路上,桓秋宁喜欢什么,照山白便给他买什么,到最后,他两只手拿不过来了,照山白便替他拿着。


    路过求签的小摊时,桓秋宁盯着摊主看了一会,确定此人长得颇为面善,应该不会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怪签之后,才拉着照山白走了过去。


    桓秋宁搓搓手,激动道:“山白,抽个签罢,算算来年的运势,如何?”


    照山白点头应道:“好。”


    “那我先帮你抽一张?看看手气?”照山白点头后,桓秋宁立马抱着竹筒晃晃了,随后闭着眼,胡乱念了一通咒语,“天灵灵,地灵灵,天灵地也灵来个好签!”


    “就这张啦!”说完,他抽出竹签,翻开竹签下面系着的字条,一看,登时慌了神,“觅得良缘?!”


    “那我算什么!不行不行不行,这个不算,你已经成亲了,不能再觅得良缘了!”他连忙把竹签插了回去。


    桓秋宁又要再抽,照山白却握住他的手腕,道:“我来罢。我来替你抽。”


    “好呀。你的手气一向很好。”桓秋宁双手合十,虔诚地闭上眼睛,心道,“贼老天,你务必要让山白抽到好签,让他开心开心,不然,我要骂你啦!”


    照山白抿嘴一笑,在小摊上放了一块小金子,冲摊主使了个眼色。随后,他从口袋中拿出了一个竹签,还有一张字条。


    照山白把“好运”放在桓秋宁的掌心,让他紧紧握住,而后温声道:“阿珩,睁眼。”


    桓秋宁睁开眼睛,见到是上上签,大喜道:“竟然是上上签。我就说嘛,你的手气一直很好!”


    照山白温柔一笑,道:“这是替你抽的,要说也是你的运气好。”


    桓秋宁心满意足地笑了笑,旋即展开字条,看到上面写了一句话:


    “阅尽千帆枝头月,惟愿秋风还安宁。”


    他一眼便认出了这是照山白的字。原来真的会有人为了逗他开心,特地的准备好“幸运”送给他。


    桓秋宁没有拆穿照山白的一番心意,傻傻地笑了笑,道:“真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签啊,我真幸运。”


    桓秋宁拿着字条傻乐了一会,旋即,照山白笑着俯下身,在桓秋宁耳边轻声道了句:“阿珩,新年快乐。”


    桓秋宁后退一步,明知故问道:“你说什么?”


    照山白大声道:“新年快乐!”


    桓秋宁再后退一步,捂着耳朵,又问道:“你说什么!”


    照山白大喊道:“我爱你!”


    不知道为什么,桓秋宁突然有些想哭。他仰头望天,强忍着眼泪,却惊喜的发现,空中有无数亮晶晶的小精灵正扑面而来,比凉意更快抵达眉心的是小精灵温柔地轻吻。


    “下雪了。”


    京城的雪真的飘到了江南,而江南的花开在了他的眉心。


    二人手牵着手,迎着漫天飘雪,一路走到了长街的尽头。照山白握着他的手,回头一望,身后是万家灯火,烟火人间。


    原来,自相识那日起,他们已经一起携手走过了这么多年了。


    一切尘埃落定之时,照山白终于可以在人群中大声的喊出他的名字,终于可以向世人大大方方地展示他的爱意。


    藏在京城陋室中的一千只蝴蝶随着漫天飘雪一同飞向天涯海角,彼时,他们站在灯火阑珊处,诉说着平生最让人心动的情话。


    照山白想起了他在上京城给桓秋宁写过的一封家书。


    “如果我的悲伤变得云淡风轻,整个人仿佛悲失其重,无法感受到风与温度。


    我想那一刻,我会想起你。


    因为你是我的人间漫漫岁月长。”


    河清海晏,山河无恙。


    人间漫漫岁月长-


    正文完


    感谢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