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 终
◎千年复仇◎
吕尚匆匆走入商王宫殿内时, 就看到周侯发怔怔抱着妲己尸体,一脸柔和。
他令她的头枕在肩上,似抱幼儿,还抬手为她整理发丝。
看到吕尚前来, 周侯发抬手“嘘”了一声, 道:“低声些, 她已睡。”
吕尚忍住惊惧与不适,果然压低声音说道:“君侯,如今大邑已破, 我欲遣吕伋征越戏, 遣侯来征陈,遣百弇征韦,如此趁势将方国一应收服。”
周侯发仔细想一阵, 点头道:“准。”
吕尚仍未离去, 欲言又止。
周侯发很轻地问:“还有何事?”
倒好似真的怕将怀中人惊醒。
吕尚忍住劝谏之语, “无有了……今日天寒,我命人多燃火盆来。”
吕尚也已想清,妲己既然死了, 他与君侯关系又颇微妙, 何必再谏言惹君侯不快?
——不, 或许很快,便该称他为天子了……
~
另一厢,大邑商国破时,微子兄弟仍在自己的封地得意洋洋等消息。
等帝辛的妥协, 等贵族的崛起, 等自己幻想的辉煌……
这时, 一个斥堠远远骑马而至, 滚落下马来。
微子启大喜,率先上前一步,揪住他衣领,急问:“如何了!”
斥堠含泪哭泣:“天子自焚,献祭于鹿台!”
微子启一怔,随之大喜:“天助我也!天助我也!”他转身,豪情满怀,高呼:“启程,回大邑商!去迎禄为天子!”
“不,王子啊……”斥堠抓住他的衣角,悲戚哭嚎,“那西伯侯,他、他在鹿台称帝了!”
空气一窒,众人皆惊,以为听错。
微子启缓缓转身,周身筋络“咯吱”作响,双眼已然赤红,声音发颤:“你,你说甚?!”
“王子!那无耻西伯侯,荡平了大邑商,抢杀掠夺,砸毁宗庙,侮辱先祖,无有不作。他割了天子首级,已自封为天子了!可怜我大邑商残留之民,横遭此难,被屠万人!”斥堠伏地,撕心裂肺嚎哭道:“王子啊,商汤亡国了!”
微子启身子晃晃,瞬间面如金纸,昏厥当场。
正是:
手足操戈致家颓,萧墙之祸甚外摧。
谁言笑来是宾客,今遇覆邦乱国贼。
~
大邑失陷第六日,妲己的尸身离奇自宫中消失了。
松木锦牀上,除了几颗松石散珠证明她曾存在过,再无旁物。
周侯发本日日与她同住,总不肯稍离一步,但那日他需向牧野祭奠父亲,再归来时,尸身已不翼而飞。
震怒之下,他先是拷问随侍之人,以为他们觊觎仙人,生了歹心。而后实在拷问不出,又下令满大邑寸寸去查。
又过两日后,他已然濒临崩溃,下了死令:“去,将商民押去鹿台!她一日不现身,我日杀百人,二日不现身,我日杀千人!”
大邑那些顽民,本也惦念帝辛,宁死不屈,就该都杀净了事!
“兄!”周旦早已又被吕尚请来,此时在宫前听到,上前厉声劝阻,“你莫要如此,这只会叫妲己更加恨你!”
周侯发静了下来,良久,他忽地极可怜笑道:“可不如此,如何逼她现身呢?我就知她不曾死,她只是在骗我,旦……我,我本来已得到她了,本来……她再也不会离我而去了……”
他忽地坐下,揪住头发,“我将是天子了!我已走至如此位置,她为何仍不肯留下!”
头疼得几乎炸裂……
“兄……”周旦忍着同样的彻骨之痛,上前劝他,“你将是天子,但仙人死去,本该也归于天宫……早晚你仍可见到她!”
周侯发痴坐着,似乎受到了某种启示,也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日之后,他虽仍叫人四处搜寻妲己下落,却已好似恢复如常。
仅仅是好似。
月余之间,他令周军倾覆了大邑周遭近百个小国,杀俘二十万,擒俘三十万。*1
与此同时,东夷的战事终于结束。
大邑主力几乎全部葬身异土,师顼更已阵亡,堪称两败俱伤。
吕尚随后领兵前去,得渔翁之利,先斩杀首领毐贞,后自然要将东夷土地据为己有。
待到蜚蠊携大军撤回时,周军已尽数撤回了周原。
残破的大邑也因此被重新归还于武庚。
此时局势虽然仍未稳定,但周侯发却务必要令新天子的威仪深入人心——
他在豳地天祭,将武庚的封号夺来,加上玉字,自封珷王,以此昭告天下。
周原新庙之内,先祖、父亲、兄长的牌位都已移入;
他追封父为文王,追封兄为考,将征战得来的封地赐予自己的兄弟们;
随后,他在周庙举行了登基大典。
这一日,璧翣之下,武王戴着面具,持钺而舞。
他不顾周旦再三阻止,亲自向上苍献祭了三百余名殷商的贵族、贞人、小臣、武士*2。他更将帝辛之名改为纣,将他描述成了逆天、残暴、荒淫之人,广而宣于各国——
史书,本就是胜者立言,败者族灭。
纣王和他两名妻子的人头,一直用盐保管得妥当,未曾腐烂,如今,纣王之首悬于赤旗下,其妻子的头悬于白旗下。同千匹牛羊一起,一齐见证了珷王的诞生。
祭祀之后,便是册封。
邑姜被册封为后,她所诞生的孩儿在外祖父与舅父的拥护之下,被立为太子。
妲己的弟弟忿生被册封为有苏首领,兼为重臣司寇;周奭、周旦、吕尚册封为三公,各领封地。
余者辛甲、散宜生、胶鬲、闳夭久等人也论功行赏自不必说,连被俘的亚妁也被送还孤竹,继续为首领,其兄弟伯夷叔齐则拒食周粟,皆饿死于首阳山殉国。*
至于微子、箕子这些人……
微子启在国破的第一日,就颇识时务地敷面衔璧、牵羊持茅来降*3,但珷王发反而假意说他心系大邑,将其送归,不杀他,也不用他。
叛徒从不值得信任——
今日能叛商,那么明日也就可以背周,且认真掂掇起来,微子兄弟不过痴愚无才的狗辈,本不堪大用。
至于装疯的箕子,商亡之后,他后悔不迭,只见昔日大邑商已尽是残垣断壁,何曾有半点昔日的繁华迹象?又念及帝辛以身祭天,不由嚎哭不止,唱道: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4
周土难留,更无颜继续留在商土,只得出海离开……
他带着康侯、鲁启、琴应等人和一众随从家眷,东渡胶州湾,终见得一土地丰饶之岛屿,就此才安定下来……
后来,他的后代又继续东渡,见得海上一岛屿,从此落脚,此地便又有了箕川、箕岛、箕原等名……
周珷王听闻后,便将箕子封为朝鲜王,更命他向海上仙岛去寻找妲己踪迹……
~
时光荏苒,距离登基两年已过,珷王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妲己的那一箭,总会在梦中穿透他的眉间,带着飞溅的脑浆、刻骨的疼痛,将他惊醒,而后狂叫。
至于他的肩部的伤,虽已痊愈,可一旦阴天,骨头缝里便痛痒难忍,提醒着他,她仍存在。
当年他用大邑贵族祭天,引来周公旦的强烈不满,但周旦并不知,那日高登鹿台后,他就有了深入骨髓的焦虑——
成汤一夕之间的覆灭、妲己临终的话语皆成了诅咒,日日盘桓在他的心头:
「一个六百年的王朝就此毁于我手,那么此后的周朝,又会毁于哪一个后代、哪一支部族的手中呢?」
「若不如此殷勤祭祀,上天又怎会站在我这边?」
他的头痛一日重过一日,再难忍耐。
他多想见一次妲己,他心中有太多疑问想要问仙人。
这一日,巡视结束后,趁着头痛微缓,珷王发登上了太行山。望着眼前的原野,他终于向旦说出了心中的魔障。*5
“旦,以你看来,这世上,确实有神明吗?”
周公旦惊诧他的大逆不道之语,“天子何出此言?”
“莫非你从无一刻怀疑过?”
“我从未怀疑过。是上帝选中了兄,若非如此,天为何不救纣王?”
珷王发默然。
不,他知道那无法证明什么。
周灭亡时,也不会有仙人来救。
他望着浩渺苍山。
他离仙人最近的一次,就该是登基大典。
斩杀三百多名大邑贵族时,他其实也隐隐期盼着上天降罪的,也期盼着妲己会在那时现身,降下天罚。
那样,他的心里会有一个归宿。
那样,他的信仰不会崩塌。
——直至此时,他仍笃定妲己是身飞仙宫而去,却不知,一切只是一个奴隶趁宫内无人时将尸身偷走。
他也不会知晓,那奴隶冒着死亡危险将她偷出,又埋葬在太行山里,只是因妲己曾在骑射比试中救过她一命,她不愿仙人留在敌军之中受辱……
这世上原没有仙……但当人有了信仰时,便造就了仙。
珷王发怀疑着仙人,也在此时想到了帝辛。
他仍无法认为帝辛是个昏君。
说帝辛荒淫,他却只有二妻,而自己的父亲周昌妻子众多,竟有十八个儿子。
说帝辛残暴,他只是延随旧历,祭祀先祖,又听从了妲己的话,减少人牲,精简祭祀。
说帝辛听信妇人之言,可是子姞机智柔和,妲己慧敏善兵法,师顼骁勇异常……
说帝辛启用奴隶,可贵族贪婪变节,所谓“殷末三贤”,名不副实,而蜚蠊恶来也确实是世所罕见的猛将。
说帝辛好饮酒误国,可帝辛极少饮酒,倒是周昌极好饮酒,可饮千钟。
帝辛心有壮志,征战东夷,遣使往北戎,是出于结盟之需,将西侧交给了周原……
为何并不昏庸的帝辛,仍轻易地被天帝抛弃?
如今,珷王发知晓,自己虽已是天子,却俨然并无上天庇佑,身体每况愈下。
或许,仙人仍然存在,这是殷商先祖和神明对他的惩罚吗?
短短两年,他的舌头变得僵硬,四肢像是木头,再也不是那个在马上纵情恣意的青年。
可他知晓,即便他没有生病,也会慢慢老去,如那些所有的老人一般,皮肤变得皱皱巴巴,一头潦草枯发,偶尔会尿湿裤子,喝酒还会从嘴角漏下……
他明明是天子,却并无甚特别。
他知道自己命至悬崖。
骨头透着冷气,气息似有千钧。
而此时周原的天空上,
一片空无……
明澈如湖,云卷云舒,并无有仙人前来接引。
而他的困惑亦无人解答:
天帝,真的存在吗?
仙人,真的存在吗?
死去的先祖们,真的在看着世间吗?
他看到,隔着一方树林,正有一男一女正在向相会的路口走去。
他知这阴阳两方,必然在路口相遇。
而他们自己却不知。
或许上帝与仙人也是如此。在某个高高在上之处,看着一切向必然行进。大邑商的灭亡是必然,而日后周原的覆灭,应当也在此刻显示出了某种必然。
可那必然是什么,他身处其中却不得而知。
这令他格外烧心灼肺。
终于,树林的二人在路口相遇,擦肩而过;
而后一人回首,另一人也回首,两人或许都在这短暂交汇的时刻感知到了一丝心悦。
周原之上,新长成的少男少女们在互相倾吐爱慕,来往的小孩叽叽喳喳,宛如一副生机勃勃的帛画。
周原大城万厦,云谲波诡,摧嗺成观,还在不断扩张。
曾经,他也是如此满怀希望。
曾经,他在这里带妲己游玩。
妲己,你会恨我吗?
在生的面前,他无比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死。
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也是兄长留下的那呆头傻脑的儿子。
周颂,贵为太子,送由前朝国老皋狼教习,其资质却与寻常孩童无异,顽劣异常,看不出一点天命所归的预兆。
周发明白,自己固然可以欺骗世人,但是将死之时,却欺骗不了自己。
他想要的答案,这个世上,没有人可以给他。
也许,朝代的更迭原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天子也并不一定是天潢贵胄。
以后的历史里,流氓也可以成为天子,乞丐也可成为天子,父所忌惮的女子也可为天子……
天子后代中,庸人夜夜笙歌,国家却仍然存续;有德之人夙兴夜寐,去偏偏亡了国,承受污蔑冤屈。
这样想来,帝辛似乎又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自己更无需担忧百年之后周的境遇……
周公旦记录着哥哥的叙述和怀疑,不知如何作答。
后来,他不得不将这一段从记录中彻底抹去,只保留了传位太子、定都镐京等话……
他不敢想象,若天子都质疑上帝的存在,那这个国家该靠什么信仰来维持?
兄,或许九泉之下,你会寻到答案。
他示意随从捧来一碗药,轻声道:“兄,你头疼难忍,我又为你寻了新药来。”
珷王发盯着。
他也明白,再喝任何药也无用了。
但他仍仰头饮尽。
许是错觉,头痛真的好了许多。
难得的舒慰里,他轻声说道:“我曾有一梦,你最擅解梦,可否为我开解。”
周公旦将碗收起,“兄请言来。”
是那日与妲己仅有的亲昵后,他醉宿宫中而做的梦。
梦里,他与妲己是自小的青梅竹马。
苏忿生那小儿,最是喜欢他,时常问他何时提亲。可谁知兄长却捷足先登,将其娶走。
后来,父欲窃商,更欲效仿昔时的少康遣女艾为谍之事,派一人入大邑为应。
他遂竭力向父力荐了妲己。
论容貌、论心智、论才华,妲己皆是不二人选——他得不到的,也绝不许长兄得到。
可妲己的心却变了。
她一去大邑八年,游走于各个方国之间,离间王子与各诸侯国的君侯,后来宁肯死也不归周原。
他命令吕尚强硬将她带回,对她掏心剖白:说兄长已死,但自己一直爱慕她,想要待她归来就结姻,更允诺给予有苏更大封地,允诺自己的情永不变……
可她却选择嫁予周公旦。
他就是在这样的惊骇与嫉妒里醒来。
那绝不是真的!
他不可能将妲己送走,她更没有理由选择旦!
“旦,你说,这是为何?”他低喘着问弟弟,目如恶熊,“她为何会选你?”
不是不曾怀疑过妲己与旦之间的关系,但正是因为妲己决绝离去,旦也顺从接受了他安排的种种结姻,这才放心下来。
他实在孤寂,弟弟已是他唯一可信任之人。
而周公旦面容如常,声音无波回答:“或许兄内心一直认为,若妲己对我有意,多少也多一个筹码将其留下。”
这话唤醒了珷王当年的心事,良久,他才疲惫地低声说道:“是的,倘或是我们二人,她也许会愿留下……”
眼帘渐沉,前所未有的疲惫袭来。昏昏睡去前,他将怀中一份令书递予弟弟:“旦,我死后,由你监政,吕尚绝不可留。将其召回镐京,我已令其殉葬……其太公望之封号,由其子承袭……”
周公旦垂下眼帘,轻声道:“喏。”
珷王发睡去,再也不曾醒来。
宫殿之内,妚姜命青女姚将药末尽数倒入火盆中焚尽。
周公旦归来府邸,也将毒蕈粉倒入水池之内。
二人皆不知彼此行为,却又都望着火与水出神。
——夫,我要你死,绝非是因嫉妒你不忘妲己,也并不嫉妒你与他族结姻诞下子女,我只是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颂。
——兄,我要你死,绝非是为权,也并非是恨你害死了长兄与父……只是我答应了妲己,要永绝人祭,以德代替。
答应她的事,我一定做到。
父说得对,妲己是你的劫数,更是你我二人的劫数。
这劫数,由我来完成。
我会尽可能地完善周礼,将人牲之书全部焚去。
兄,你太过凶残,开国需枭雄,治国需仁君……
你自己无法停下,我帮你。
珷王死去,周原朝堂震荡。
而促成此事的青女姚却已无法看到后事了——她感染风寒,咳嗽不止,后呕血而亡。
临死之前,她发觉自己竟并无恐惧,只觉可笑……
为何,为何如此费力,甚至抛下了姐姐,仍死得如此草率……
既是这般,先前的苟延残喘,龟缩不前,又是何必?!
但是,姐姐,我毕竟为你复仇了。
不论我是真的病死,还是妚要将我灭口,我对此处都已再无牵挂。
我终于可去寻你了……
她祥和亡去时,周公旦已为局势焦头烂额。
大周天下,是靠着一场偷袭建立,如今珷王死去,越发如摇晃的楼阁,随时可能倒塌。
他的弟弟管叔鲜,恰如昔日箕子、微子等人那般,寻到蔡叔度,告曰:
“王父在世时便偏爱旦,如今珷王又传位与他,将我二人无视。我等何不联合武庚,反攻周原,倘或得胜,必将成为商之重臣,定可再得广阔封地。”
蔡叔度果然轻易被说动,暗中将封地之兵借与武庚,以图联合。*6
三年过去,大邑主力亦恢复些许。
但蜚蠊因丧子之痛备受打击,如今能出战者,唯有武庚。
武庚已更为成熟,也更似帝辛。民众偶然见到他,都还以为天子未死。
可他也更为阴郁。
先前离开大邑,他刻意押后而行,在途中苦等了妲己三日,最后等来的,却只有父亲祭天,妲己被周发杀死的消息。
之后,他更听闻大邑之民与贵族虽被大量屠杀,却仍怀抱信仰,宁死不肯降周……
噩梦开始将他侵袭……
有时梦到王父沉痛的模样,有时梦到妲己就在身畔落泪,还有时梦到自己身处商兵尸海,昔时的友人与同袍尽为石白灰色,不论他如何哀求,呼喊,他们也只双目无神地望着猩红天空……
惊痛醒来时,无一次不是难忍低泣,煎熬肺腑。
死者已去,万念断绝,而遗留下的无尽痛苦、内疚、愤怒、绝望,唯有年轻的王一人承担。
可他不能崩溃,白日里,他甚至表现得更为强悍,给民以信心。
他知晓,如今的一切:信仰、稳固、万万民众——乃是妲己、王父、各个师亚、万千商兵用性命换来……
他身负重担,绝不能辜负。
如今鲜、度二人来求,他认为是个里应外合的绝好时机,再度出兵征伐周原;
无错,他也是大邑勇士,绝不因为王的身份就贪生怕死。
玄鸟与熊时隔三年之后,再度开战。
他们都深深仇恨着彼此。
除却累累的国仇家恨,武庚坚信是珷王发害死了妲己,而周公旦则坚信是武庚逃走不曾将她带去。
他们都想为她复仇,于万军之中交锋。
禄固然力大勇猛,但旦也精于骑射;
混战里,旦被砍中,身受重伤,却仍勉强抬弓,将禄也射中……
生命潺潺流逝,武庚亦厮杀至了最后一刻。
有不甘,有解脱。
失去了亲人,爱人,友人,三年痛彻心扉的酷刑,终将在此时休止。
——我乃大邑之王。
——我无惧为大邑而死。
临死前,玄鸟一族最后的王用尽力气凄声嘶吼:
“天佑我族,千年后必亡尔等之后!”
这声音震荡四野,仿佛真的洞穿层云,上达天听。
周公旦长望于他,心中震撼。
即便心知对方为敌国之主,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王……
武庚死后,商民由其母族嬴氏接管。
周公旦为防再生叛乱,将商民尽数撵去了西北*7,命他们替代先前周原之责,对抗西北戎人。
此后,他伤重难以继续理国,还位于成王。
周成王依靠舅父吕伋之能,奉行周公旦之德治,废弃人祭,制订礼法,为后世礼法的起源……
但成王之子继位后,又立即杀掉了吕伋与其三个成年嫡子,以翦除权臣。
如此直到六世更迭,周才勉强坐稳天下,周王与齐国的微妙关系也延续了下去。
到了周夷王时,吕尚的五世孙齐哀公僭越祭天,被王当众将烹杀……*7
但不论人类如何争权夺势、残杀献祭,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碾碎一个王朝。
行至周幽王宫涅这里,他未曾准备万全,便率兵攻打王后的母族申国*8,却反被申侯联合戎族与周朝贵族里应外合将其打败——
正如帝辛所祝祷那般,西周循着殷商老路,就此终结。
但臣子打天子,还打赢了,在后世奴才看来,实属大逆不道,亦无法解释为何天子会被上天抛弃,等同于鼓励臣子造反。
幸好幸好,妃嫔永远是最好的替罪羊:
褒姒为西周之亡,背下了这口大锅。
即便在歪曲的历史里,她从来不笑、从不逢迎君王。但史官仍炯炯有神地发挥了想象,认为她比旁人笑了、逢迎了更过分!
历史仍在继续……
伯夷叔齐之墨胎后人中,有一人后世称为墨子,名垂千古。
微子启的后人中,也有一人后人称为孔子,竭力将叛国先祖美化为贤人,并再度将女子地位贬低。
周公旦也当然不会想到,昔时被他撵去西北的商国忠烈,后来演化为了秦国;崇国复国后,亦仍为秦的属国*9。季胜与芽育更下一女,唤作「女防」,记在了兄长名下,正是秦国始祖。
固然,后人对女防知之甚少,但其后代里有一人唤作嬴政,高大骁勇,多有智谋
——至于吕尚后代之齐国,周奭后代之燕国,周旦后代之鲁国……俱亡于其手。
周灭亡的根源,确实早已悄悄埋下。
这一场跨越千年的复仇,至此才算终结。
秦国一统天下,以玄色为贵,仍以玄鸟为图腾。
又灭亡。
正是: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分吴魏刘。
晋宋齐梁南北史,隋唐五代宋金收。*10
大邑商成为了废墟,固然令箕子唏嘘落泪,但后世奢靡宫殿,在朝代更替后,也不过是一个景点。
但关于这个时代的一切,仍有许多蛛丝马迹被流传了下来。
世间有了《封神演义》,将这段历史重新道来。
妲己看了极不满意,但仍觉得一个妄图封神的野心妖妃,好过一个没有自我的宠姬狐狸。
人们为这个角色着迷不已,又还要装作厌弃。
1931年,北平上演京剧《封神榜》,万人空巷。
众人挤破了头,只为看一眼小杨玉楼装扮的妲己。
小杨玉楼在台上将衣衫渐渐褪去,姿态妩媚。
红纱帐内,妲己共君王销魂快活,又将鸡蛋清抛掷出来拟态,露骨非常……
众人如痴如醉,眼花耳热,心神荡漾。
无数银元纸券,无数金铢首饰纷落如雨。整个北平因此如沸滚之汤。
不必成为周侯发的妻子,她也已被被代代牢记。
但妲己只摇头,举止轻浮的怪异男子,也配将她演绎?
她看到人们将她的亡国之路演绎得千奇百怪,或柔弱不堪、或心肠狠毒,或内有苦衷……
可商因何为亡?
伯邑考因而而死?
那些实则皆与她全无干系。
是因帝辛改革的失败、因贵族的通敌、因东夷的入侵,因周原人的叛乱、复仇、与趁虚而入的诡计……
她一人之身,亡不了一国,却勉强将一国文明延续……
再后来,妲己还是放下了对于自己形象的执念。
有时她甚至疑惑,狐狸和青女姚,是真的陪伴过她吗?
或许,狐狸是她的情爱、欲望、与放纵。
或许,青女姚是她对更好世界的向往、幻化、与想象……
她在无尽的世界里意识到,所谓的前八世,根本是她的后世!
这是一场轮回。
后世会将她扭曲,污蔑,将诸多罪名加诸在她身上。
而第九世从来不是终了,正是八世的起点——
无实体的狐狸从此有了实体,长出一条又一条尾巴;
帝辛变为纣王,承载了昏庸的罪名,以此解释王朝的覆灭;
卖国贼子成了贤人,从此被千古歌颂……
但生前事已毕,何计身后名?
已好好为自己活过,便无任何遗憾了。
忽地,她在太虚中听到一人说:“妲己,你终于彻悟自己的人生,回归本我,吾将赐你永生,自此脱离生老病死、喜怒支配之苦。”
她站立良久,忽地嗤笑一声:“谁稀罕?”
她转身就走。
“妲己!”那声音震怒,“你竟放弃?你若离开,将再堕轮回!”
她袅娜而去,一次也不曾回头。
又同时有六道影子追随她而去。
如此,妲己的第九世,也是她的第一世,至此方休。
正是:
天定何曾定,命颓岂肯颓。
千古沙淘尽,余珠知有谁。
她忽地睁开眼,从这一场大梦中惊醒。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1.《逸周书·世俘》:周军共灭99国,征服652国,屠十八万人,生俘三十三万人。
2.《逸周书 度邑解》:“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呜呼于忧!”祭天杀了三百六十人。
3.《左传》:微子投降的方式或许也是一种祭祀方式,表达愿意被杀掉的臣服。但这也是一种恳请保全家人的行为。后世很多人为了活命都会如此效仿。
4.《麦秀歌》:箕子朝周所作歌曲,狡童指帝辛,意思是都是你帝辛不听我的劝告,才至于如此。
后来箕子的后代去了朝鲜与日本。
5.周公旦劝阻祭祀,和珷王的抑郁症来源于屈原《九问》: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武发杀殷,何所悒?——译文:整顿队伍攻击商纣,周公姬旦却不同意。他明明亲自为武王谋划,奠定周朝后又发出叹气。为何纣王亲受天罚,却仍然无法挽救殷商的命运?武王灭了殷,为何反而抑郁?
6.史称三监之乱,武庚战死。
7.齐哀公被烹杀:见《史记》与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古代祭天只有王或者王子才可以,齐哀公偷偷祭天,说明有不臣之心。烹杀就是剥光了扔进一人高的锅里煮熟,而且是当着各诸侯国首领的面。
8.嬴姓迁移路径、周幽王亡国——见《清华简·系年》第三章
9.公元前608年,晋国入侵崇国,次年,秦为崇伐晋。
10. 《武王伐纣平话》
~
[化了]这篇文吧,一开始就很不顺(不过我每篇都是如此),改名字,改前文,改描述,填各种表,又各种高审、道心破碎八百次,以及新冠、高烧、肠胃炎深夜急诊……一直没理发还很像个潦草野人。
而且有点晕字,因为很多破字很难找,我看资料眼瞎了一遍,找字眼又瞎一遍……
我在医院码字我妈还嘲笑我,说你虽然没挣到钱,但起码累着了。
其实中间写到一半也纠结,这么冷门我咋还越写越长了。但是没想到还是坚持写完了,真的感谢大家爱的鞭笞,全是靠你们[爆哭]。
想看谁的番外可以留言,如果没有那我就彻底解放了,哈哈哈。[猫头]【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