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我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第300章(正文完结)
    第300章 (正文完结……


    正月里,家家户户都尚在过年的气氛里,放下手里的事情,走亲访友、逛街郊游,过着难得的悠闲日子。


    县衙更是一年到头,少见的清闲下来。


    只是县衙毕竟是公家的地方,再如何清闲,也不能跟在家一样。


    打牌、笑闹、吃吃喝喝,该站岗、当值、巡逻,还是得规规矩矩地去办。


    但卫长昀和马县丞有意放宽些,让他们能过个安生年。


    毕竟,今年惠安县可是在州府那儿风光了一回。


    不光是雨季受灾百姓虽有,但并无伤亡,而且百姓安抚到位,灾后无民怨反而积极重建。


    卫长昀每日去一趟县衙,处理些日常公务。


    姜宁家里和酒楼两头跑,闲下来时,便打理打理家里的花草、菜园跟果树。


    从冬到春,正月一过,树梢上便能看到嫩绿的新芽。


    燕子在房檐下筑巢,新生的燕子每日在窝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卫家兄妹俩从学堂回来,第一件事是逗小侄子,第二件事便是喂小燕子。


    姜宁怕他们喂多了,跟小燕子接触多,导致燕子认生,到时候弃养。


    瞧见后便叮嘱了一句,要他们别总跟小燕子接触,这么小的鸟,往后活不了的。


    卫长昀知晓后,翻阅不少书籍给到兄妹俩,教他们怎么去照顾小燕子。


    等到正月过完,家里的人各有各的事,但总归都要回到这方院子里。


    起初还觉得陌生的院子,如今生活的痕迹越来越多,小到一只碗,大到一间房,全都能想起为什么添置。


    连岭南的热,都逐渐适应了不少。


    而且还收到了旧友的来信。


    赵秋如今已经独当一面,在经营揽月楼时,还自己盘了一间铺子卖香料。


    王子书在国子监里,一旬能回家待一天,过完年便要开始准备今年的秋闱,一旦中了,可就能入会试。


    顾苗和沈明尧把父母接到了金陵,不过老两口还是喜欢四处云游,在金陵待不了多久就又出去了。


    谢蕴一心都在揽月楼,不过回了一趟黔州,和家里给说亲的那人,竟然真看对眼,把人叫到了金陵来帮忙。


    按月钱给人发钱,半点不讲人情。


    至于齐时信跟李平峥,两人还在翰林院。


    但官职往上提了一提,位置还挨在一起,脾气一点没变。


    温安臣和聂丛文,宁远县离家里近,年前吵了一回架,温安臣受不了聂丛文,直接回家了。


    待了一个月,才被聂丛文连哄带骗接回去。


    黔州那边来信,一切安好,村里、镇上并无大事发生,只是听着他们几家的事,各个都想做点小生意、去私塾里读书。


    想做生意的,基本都被揽下来。


    因为全是头脑一热,连做什么生意,打算怎么做都毫无头绪。


    所有信件被他们收在床头的柜子里,仔细地放好,避光避潮,免得哪一日信上字迹模糊了。


    二月十二日,是花朝节。


    有的地方过十二,有的地方过二十二,但无一例外,城里都会有各类花会,大家齐聚在一处,笑谈风雅之事。


    姜宁在酒楼里待了几日,经常听闻这件事,便留意起来。


    倒不是别的,是想在酒楼里多布置些花。


    这样也应个景,得赶个趟。


    “嗳,家里的迎春花开了。”姜宁推开门,往院子里走了两步,目光一扫,便看见墙头的迎春花开了。


    黄色的小花朵,零零散散地挂在藤蔓上。


    卫长昀跟在他后面走出房间,打算一个去县衙一个酒楼。


    听到姜宁的话,他抬眼看过去,“比起黔州,岭南的春天来得更早一些。”


    “这倒是,我都看到了樱花树上的花苞,要不了多久,估计城里杏花、樱花都会开了。”


    姜宁上前折了一枝拿在手里,“聊赠一枝春。”


    卫长昀接过来,笑道:“谢谢。”


    “中午我去酒楼寻你,正好有几位同僚想要去吃饭。”


    去别处一块吃饭,招人非议,还不如去姜宁那儿,好歹在姜宁的酒楼里,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反倒是省事。


    姜宁一听,见怪不怪地道:“得,还得给你们留桌。”


    卫长昀笑了笑,“我的就不用了,我是去当帮厨、当伙计的,可不是去当食客的。”


    去后厨随便吃点就行了,可不占桌子。


    “得了吧,你人都到了,堂堂县令,我还能少了你吃的吗?”姜宁皱皱鼻子,伸手又把迎春花拿了回来。


    不理会卫长昀吃惊的表情,大步往外走。


    “嗳,中午想吃什么?”


    “有素粉吗?”


    “……你能不能点别的?”


    “泡椒板筋。”


    “可以。”


    姜宁向后挥挥手,告诉他自己知道了。


    卫长昀摇头笑了笑,快步跟上后,见他往县衙外走,便叮嘱了一句路上小心-


    开春这一段时间,是岭南天气最舒服的时候。


    姜宁想起来岭南大半年的时间,还一直没空去海边,不免有些心痒难耐,寻思着什么时候驾车一两日,去海边玩几天。


    千万别等到夏天了,天气能热死人。


    可惜的是现在的海边,还是原始状态,大多都还是渔村、渔民,要么就是出海的码头。


    玩的东西比较少,除了赶海和海鲜外,太过原生态。


    想着想着,姜宁靠在柜台那儿,忽然灵光一闪,有了新的商机。


    要不,开发一下海边的游玩方式吧?


    不是说要商业化去污染海源,但可以在商业化和原生态里取一个中间值。


    稍微规划一下海边,弄点铺子、农家,至少去海边能有地方吃、地方住,不至于还得露宿或者借住。


    “东家,在发什么呆呢?叫你好几声了都没反应。”


    姜宁回过神来,哎了一声,看向柜台外的田掌柜,不由挠挠头,“我在琢磨海边可以做点什么生意,想得入神了。”


    “海边的生意?”田掌柜诧异道:“海边不都是渔民和一些出海的商人,能有什么生意?那些海产,要处理起来也麻烦,咱们惠安县虽然也在岭南,但吃食上跟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姜宁摇头,“不是这个生意,是——”


    “反正这事儿要弄起来,还得经过州府和朝廷的同意,不然问罪下来,事关脑袋。”


    这么大的事,赶得上开发一个特别区。


    要不经过朝廷,手里有再多的银两,也不敢往这件事上面砸。


    “那可得写文书,或者是别的法子才行。”


    “八字都没一撇呢,不急不急,我先仔细想想。”


    田掌柜是来接班的,听姜宁这么说,便先去了后厨里,点一点今天入库的货和新鲜的菜。


    姜宁托着脸撑在柜台上,脑子里倒是有了大概的雏形。


    不行,越想越觉得可行。


    商业街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那这种海边游玩的方式,怎么就不是自古以来了呢。


    等一会儿卫长昀来了,得好好和他商量一番。


    午时二刻左右,卫长昀跟着县衙的几个同僚一块到的客栈,一进门,其他人便跟姜宁打招呼。


    姜宁应声,转出柜台领他们去座上,便安排伙计先把茶水、瓜子端上来,再问他们点什么菜。


    说话时,瞥眼落在最后的卫长昀,眼神带嗔。


    卫长昀略有心虚,低咳一声。


    姜宁点完菜,招待过后,便离开那桌朝着柜台去。


    这是几个人吗?都快凑满一桌了。


    “中午出门前,临时凑的。”卫长昀跟在后面,“原本是想让人提前跟你说,发现陆拙去了私塾。”


    姜宁笑出声,“怎么听上去这么可怜,是不是应该给你再安排一个随从比较好?”


    “还好店里的菜备得有,不然这么多人,下午可以早点关门。”


    “平日在县衙用不了随从,外出办案又有衙差陪同。”卫长昀摇头,问:“等会一起吃?”


    姜宁抬眼看去,“不了。”


    “……太挤。”


    卫长昀:“……”


    这点反驳不了,确实是人有点多。


    “别看了,你和他们一块吃,我刚才在后厨吃了碗粉,这会儿还饱着。”


    姜宁道:“而且我还有别的事打算跟你商量,要是能成,可不得了的一件事。”


    卫长昀被勾起了好奇心,“晚上回家说?”


    姜宁笑起来,“现在就跟你说。”


    这种事,他可忍不住。


    拉着卫长昀在柜台边,悄声地说了好几句,捡了一些重要的讲完,便睁着一双眼睛,直直地看他。


    卫长昀一时给不出什么意见,但他能想象姜宁说的画面和场景。


    正要开口,便听得一个跑进来的伙计打断。


    “卫、卫县令,你正好在啊,外面有人寻你。”


    卫长昀一愣,下意识蹙眉,担心是有什么案情,便跟姜宁说:“我出去看看。”


    姜宁嗯了声,也有些担心,伸长脖子往外看。


    卫长昀走出酒楼,分明没多久,姜宁却感觉过去了好一阵,才走到大堂门边,刚要出去看看,便见几辆马车陆续停在酒楼外的台阶下。


    “宁宁,你猜是谁来了!”


    卫长昀从一边走过来,脸上表情欣喜,朝姜宁说话时的语气藏不住地上扬。


    姜宁刚想问呢,就见停下的马车里跳下来一人,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跟着后面是好几张熟悉的脸。


    惊讶到不自觉地张大嘴,瞪圆眼睛。


    等一下,他不是在做梦吧?


    不然为什么大白天的,看到了顾苗、赵秋、谢蕴他们,还有王子书、沈明尧、温安臣、聂丛文……


    “苗哥儿!秋哥儿!”


    姜宁步下台阶,“谢姐姐!你们怎么来了?”


    顾苗快步走上前,打量着姜宁和卫长昀,“瘦了,还黑了。”


    姜宁哭笑不得,眼前逐渐模糊。


    “宁哥儿!”


    “宁哥儿,长昀,可算见着你们了。”


    卫长昀安排好马车的去处,又差伙计给车夫安排吃住,回到人群旁时,与其他人相视一笑。


    姜宁眨眨眼,用手背抹了下眼睛,“里边坐,正好有一间饭厅,能坐得下。”


    “你们、你们怎么一起来的?”


    谢蕴笑得一脸狡黠,“当然是约好的了,特地在城外等了一晚,今天才一块进的城。”


    温安臣解释,“我们出发耽误了半日,所以到的晚,不然该是昨日进城的。”


    聂丛文点点头,“我非得驾车,车轱辘跑了一个。”


    王子书和沈明尧看向卫长昀,点头一笑,倒是并未再说什么。


    一群人站在酒楼门口,是有一些引人注目。


    卫长昀给他们引路,“到里边说话,晚上去家里,正好县衙里收拾出几间房,你们应该住得下。”


    “住不下的话,县衙旁不远处也有客栈,我们一会儿让人先去把房间订了。”


    姜宁点头,想说的话太多,突然不知道从何说起。


    “你这酒楼还挺好看的,岭南特色啊?”


    “听闻岭南天气热,这么一看还好啊。”


    “晚上有很多蛇虫鼠蚁吗?还有一个叫什么……蟑螂的东西。”


    “这里离海近吗?我在书上看过,可以去赶海,可惜今南跟潼潼不在,下回再带来他们来。”


    “宁哥儿,我好想你们啊。”


    “在金陵就听闻惠安县大刀阔斧改了不少东西,长昀,半点不符你这探花之名。”


    “我们在宁远县都听说了。”


    “周庚原本是想来的,不过酒楼那边离不开他,等下回他单独回来省亲,对了,说不定到时候还有心仪的姑娘。”


    “齐兄和李兄也想,但翰林院最近在编撰一本书,他俩忙得有半个月都不曾去揽月楼,下回再来。”


    “其实他俩想让你们去金陵,尤其是那个李平峥,说凭什么他们来岭南,你们不去金陵,一人来一回才公平。”


    ……


    姜宁和卫长昀不知不觉落在人群后面,看其他人熟门熟路地进了后院,推开饭厅的门,才惊觉,原来他们早就习惯了一种生活。


    连酒楼的布局,其实都大致差不多。


    姜宁不住笑起来,只觉得一切都太过美好,才能让他在这里生活得这么踏实。


    一回头,便跟卫长昀的眼神对上,两人嘴角不自觉上扬。


    原来,他们一直都没变。


    “你们在外面做什么?进来了!”


    “来了!”


    【正文完】

【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