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我小说网 > 百合耽美 > 流放后,我在东北当地主 > 第 106 章【VIP】
    第106章 你不相信我秘密


    祈安二年,正月初二。


    宫里开宴,顾佑安觉得这一年的宫宴比去年的宫宴热闹许多,台阶下满朝文武跪拜她时恭敬的样子也叫她分外满意。


    顾佑安再一次看明白了,权势其实是没有男女之分的。


    感受到身边人的目光,顾佑安扭头,周祈在看她,他对她心知肚明。


    “众卿平身!”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顾佑安对她这一年很满意,明年想必会更满意。


    相比她的满意,他好像没有那么满意,他知道她有秘密,这一年间,他又知道她和阿元有秘密,他们两人都不告诉他。


    嗯,岳父岳母心里应该也是有数的。


    所以,在她身边亲近的人中,就他不知道。


    说实话,他有点不高兴。


    她若是谁都不告诉就罢了,偏偏她告诉了阿元这小子,把他这个夫君置于何地?


    “父皇?”


    阿元上前敬茶,他都走过来了,他爹还在发呆,他又喊了一声。


    周祈轻哼,端起酒杯跟儿子的茶杯碰一下,故意道:“众爱卿都喝酒,你喝茶?啧,小屁孩就是小屁孩儿。”


    阿元:“……”好端端的,他父皇今日发什么疯?


    顾佑安端庄地笑,前面有宴桌挡着不怕人看见,她的手已经掐上他胳膊了,她含着笑说:“小孩子喝什么酒,喝坏了脑子有你哭的。”


    周祈端起酒杯舒坦地抿了一口:“皇后啊,阿元还小,以后你还是得指望我。”


    阿元:“……”算了,父皇偶尔脑子发晕,原谅他吧。


    阿元扭头就走。


    周祈一把握住她的手,小声求饶:“掐肿了都。”


    誉王和几个宗室子弟来敬酒了,顾佑安放他一马。


    周祈笑着举起酒杯,跟誉王道:“太子年纪小不喝酒,一会儿你们就别拉着太子胡闹了,朕跟你们喝一杯。”


    “臣等敬皇上,皇后!”


    “不敢!”


    只要是当初见过周祈提刀杀进洛阳的人,现在周祈越是对他们笑,几个胆子小的宗室子弟越是不敢造次,大家胡乱应了几声,敬了酒后就赶紧退下去。


    太子开了头,宗室也敬酒了,下面的官员等也都起身走动起来,敬酒的,互相恭祝新年的,夸别家孩子乖巧可人的,一时间,宫宴就变得热闹起来。


    这时,皇城外的大街上,到处都是鞭炮声,烟火味,噼里啪啦的声响不自觉叫人生出国泰民安的喟叹来。


    顾佑安感觉到,身边的人一直在看自己,她一边笑着跟誉王妃说话,一边悄悄捏他,好端端的,又怎么了?


    皇上对皇后心日月可鉴!这是在场所有人的感受。


    皇后年轻貌美,皇上又这般心仪皇后,他们的女儿送进宫去也没什么前程,还是算了吧。与其把女儿送进宫里得罪皇后,还不如选个品格端方的读书人为婿。皇上皇后最赏识有能耐的年轻人,扶持女婿也是个机会。


    大人们私下交换眼神,小孩子们看不懂,但是会直接问,阿阳跑到阿元身边,小声问:“姑父为什么一会儿就要看姑姑?”


    阿元叫他别问:“吃饱了没?还要不要再吃点?”


    阿阳揉揉肚子:“不吃了吧,我哥说一会儿出宫我们去街上赏灯,街上好多好吃的,我要尝尝。”


    去年春节洛阳城差点被各路兵马打烂了,过年也没年味儿,好似去年缺少的今年都给补上,从除夕那晚开始洛阳城里就摆起了彩灯,各家富户斗起灯来那叫一个厉害,百姓们也跟着玩乐一回,开了眼界。


    阿元抬头看他父皇母后,他小声跟表弟说:“一会儿我跟你们一起出宫玩儿,晚上我跟你和阿行睡。”


    “不行的,祖母说了,以后不能叫你常去家里,有坏人。”


    “能多坏?我若是在洛阳城里就被人暗害了,我那还得了?”


    这一年跟在父皇母后身边阿元也长进了许多,许多政事他一知半解,但母后仔细教过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心里还是很有数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宫宴要散了,阿元去跟父皇母后说今晚想去顾家玩一晚上,明儿早上回宫。


    顾佑安没有反对,她道:“叫阿行阿阳先走,你跟我们回祁安殿换身装扮,母后另叫人护送你去顾家。”


    阿元点点头,他知道,这会儿百官都赶着出宫,他这会儿跟阿行他们走太打眼了。


    温柔地摸摸儿子的脸,顾佑安扭头瞪周祈:“自己还能不能走?”


    周祈看着还是一副冷静的聪明相,但是顾佑安知道他已经醉了,还醉得不轻。


    两人成婚这么些年来,他喝醉的次数少之又少,不知道他今儿怎么了。


    周祈站起身来,滚烫的手拉着她的手腕,万分缱绻地喊她:“安安。”


    顾佑安任由他拉着:“别闹,跟我回去。”


    一家三口回祁安殿,过了会儿,祁安殿的侧门打开,换了身装扮的阿元带着一群护卫出宫去。


    “皇后娘娘,太子走了。”


    “知道了。”


    晓月在门外稍站了会儿,没听到屋里主子说话,摆摆手,带着宫女太监们走了。


    屋里,顾佑安被周祈压着胳膊动不了,好不容易把胳膊从他腰下扯出来,又被他捏着肩头压在怀里,抱得死紧,生怕她走了似的。


    她叹息一声,放弃挣扎了,软软地趴在他胸口:“不嫌重?”


    他坚持要看她,脑袋抬起来,脖子梗直,过了会儿他说:“脖子酸。”


    顾佑安忍不住笑出来,埋怨似的拍他肩膀:“那你躺下去啊。”


    他听话地躺下去,抱着她一侧身,她躺在他身侧,两人同用一个枕头,呼吸相闻。


    “顾佑安,你不相信我。”


    “嗯?”


    “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你还是不信我。”


    顾佑安刚才没明白,听到他委屈的质问后,她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知道


    有些事骗不过他,她也没有打算要骗他,只是,有些事确实不好开口对他说。


    再等等吧,或许等到他们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一日,她才会毫无心理负担地告诉他所有。


    就是不告诉他又如何呢?她自认没什么对不起他的。


    明白却不想回答,她只叹道:“你喝醉了,睡吧。”


    她不肯说,他也不追问,好像真是喝醉了胡言乱语,过了会儿就自己睡着了。


    一夜过去,她隔天醒来时周祈不在,晓月进来伺候说道:“皇上今儿一早骑马出城打猎去了,说是给您打几只野鸡回来炖汤喝。”


    顾佑安懒洋洋地伸了个腰,笑了笑,多出去跑跑马也挺好,心情会舒展些。


    洛阳的年节从年前的小年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松江城的年节没那么多热闹可看,闲不住的百姓去东郊布坊里做短工,挣点小钱补贴补贴家用也好。


    除了东郊的布坊外,今年北山的山脚下建了药坊,这个药坊归大周药材国营司管,这里主要是为了转运松江城的药材、生产常用丸药用的,药坊的生意非常红火,整个年节只有除夕和正月初一停了两天工。


    这个药坊是杜二叔在管,药坊正月里都不停工,他也要在药坊守着,这不,正月十五按老家益州府的习俗要吃汤圆,杜青今儿得闲,专程从家里用食盒给他装了一碗汤圆送过来。


    杜青进门便笑道:“您这也太忙了些,还没过正月,我看你们药坊的库房里的丸药就堆满了?”


    头发半白的杜二叔笑道:“不急不行啊,海军那边要一批药才做好了,韩掌柜那儿又要一批药送去草原上,不抓紧着些,岂不是要缺货了?”


    杜青打开食盒把汤圆端出来放桌上,一边问道:“韩掌柜不是不管药行的事了?怎么又找你要丸药?”


    “他是不管药行的事,现在咱们药行的大总管是胡菖蒲。韩掌柜要丸药是给多力那边要的。”


    “那个黑鹰部落的小子?”


    “正是他,那小子在草原上做买卖兼着替咱们传递消息,要不是有这层身份在,韩掌柜也不会替他来要丸药。”


    “也不用担心,跟咱们敌对的要么被灭要么被赶走,就是把丸药卖给那些草原部落也出不了事。”


    杜青这些年一直在松江城的军医所当差,原来是替祁王府培养军医,现在是替大周朝培养军医,草原上的消息他知道得很快。


    杜二叔慢慢吞吞吃完汤圆,擦擦嘴道:“那也不能瞎卖,你忘了皇后娘娘说的话了?咱们松江城的好药材都是有数的,要省着些用。”


    说到皇后娘娘,杜二叔难免多提一嘴:“杜青啊,咱们年纪大了,留在松江城也就罢了,杜家年轻的孩子们还是要叫他们往外走一走,无论是读书习武还是走商都行,不能叫他们养在家里给养废了。”


    杜青在军医所的差事很忙,族里的事情他不怎么管,听杜二叔这般说,他一下冷了脸:“是不是谁家的小子惹祸了?”


    “别急,有我们一群老头子看着能惹什么祸?左不过就是躲着我们跟段家那几个孙子来往罢了。”


    杜二叔幽幽道:“我们家跟段家可不同,大周朝至今为止最有权势的皇后娘娘有我们杜家一半的血脉。”


    皇后娘娘,太子,跟他们杜家人都很亲近,不出意外,杜家未来两三代人都是好命人。但命好也要知道惜福,若是杜家出几个像段家那样的孙子,不说皇后娘娘和太子,他都看不过眼。


    说到段家,杜青说:“段大人前两年精神头还好得很,去年秋天病了一场一下就老了。这人一老就没那个精神头管家里的小事了,才叫底下几个孙子阳奉阴违。”


    “富贵人家的儿孙不好管教,小时候不教好,长大了就更难教回来了。”杜二叔瞥杜青一眼:“我知道你一向不爱管那些闲事,以往我出面也就算了,现在不同了,你是皇后娘娘的舅父,你说一句远比我说一百句有用。”


    杜青知道轻重:“咱们杜家可以出平庸没本事的儿孙,也绝不会有败家子儿。”


    杜二叔满意了,他就是这个意思。


    四月底松江城化冻,送去南方海军的丸药已经装船送走,韩掌柜带着商队两百多架大车来药坊拉药。


    杜二叔指着七八个杜家的孩子给韩掌柜瞧,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纪。


    “他们几个没有读书的根,又吃不了习武的苦,好在懂些药理,嘴皮子会说,我把他们交给你,劳烦你给带一带,以后他们靠着走商混口饭吃我也就知足了。”


    韩掌柜看了看几个杜家的孩子,嘴上道:“杜家的儿孙哪里少口饭吃,您也太忧虑了些。”


    杜二叔摇摇头:“别人给的,不如自己亲手挣来的吃得香。”


    韩掌柜大声笑道:“你放心,冲着咱们两家的关系,杜家的孩子就是我的亲侄儿,我肯定好好教他们。”


    站在一旁的杜青对几个人道:“还不快谢谢韩掌柜。”


    几个杜家的年轻人忙笑着跟韩掌柜行礼,嘴上都说以后有什么活儿尽管吩咐他们做,他们跟着商队本就是来打下手的。


    不管是家里教的还是这几个孩子自己的意思,他们身为杜家人肯吃这份苦,能说出这样的话,就叫韩掌柜高看一眼。


    韩掌柜也没客气,这会儿正在搬药箱,就叫他们去帮把手。


    韩掌柜使唤杜家几个年轻人干活,无论是杜二叔还是杜青,甚至这几个孩子的家里人都没人说什么心疼的话。


    韩掌柜见状,就知道杜家人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也就不说多余的话劝了。


    多力还在等着,韩掌柜没有多留,下午就带着商队出发,往西边草原走了半个月,才在最西边的边城见到多力的商队。


    快一年没见,多力的商队壮大了一倍,人手也多了许多,多力见到韩掌柜就说:“前几日有一支从宁夏过来的商队往西去。”


    韩掌柜惊讶:“这么快就有商队敢西行了?”


    多力连忙点头,他急道:“他们就不怕被劫杀在途中?”


    他们现在所在的边城已经是草原最西边,以前这里不是大周朝的实控领土,也是去年才收归到大周朝手里,大周朝的驻军才到这儿来。


    从这儿再往西去,就是别人的地盘了,从这儿往西去,生死难料。冒着性命之忧做买卖,也非常人啊。


    韩掌柜也很佩服那些出关西行的商队,他道:“西行虽然艰难,但是就像我跟你说过的一般,只要穿过荒漠戈壁,西边就是肥沃的土地和草原,跟那边通商肯定有大把的银子可赚。”


    “韩掌柜,我也想去西边看看。”


    “现在?”


    多力摇摇头:“明年吧,我要回东边草原跟家里人交代,做好准备再去。”


    韩掌柜笑道:“那也好。”


    答应给多力的货送到了,韩掌柜这就要回去了,走前韩掌柜告诉多力:“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你也别拿自己当外人看,需要什么货自己去买,不用通过我。”


    “韩掌柜,以后你不来草原了?”


    “近几年应该是不来了。”


    “那你去哪里做买卖?”


    韩掌柜爬上马车,大笑道:“我去南方,出海去!”

【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