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谁得益开恩科
韩掌柜在松江城留了半个月,西边草原打起来了,他带着人去安西城见多力,这次来的不仅是多力,还有他父亲,黑鹰部落的族长。
或许是苍狼部落的灭亡叫他们升起兔死狐悲之感,多力一进门,看到韩掌柜就愤怒痛骂。
“你们汉人皇帝出尔反尔,说了灭了苍狼部落后不会对草原动武,为什么现在又对草原出兵?”
“你们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吗?杀了他们又要来杀我们?”
“苍天在上,你们这样做肯定会遭天谴!”
“你们是罪人!”
韩掌柜也不反驳,等多力骂完了才道:“皇上皇后对你的承诺有效,大周不会对你们黑鹰部落出手。”
“当真?”
“自然是真的。”
多力好似心里安稳了几分,狠瞪韩掌柜一眼,这才不情不愿坐下:“你找我有什么话说?”
韩掌柜请多力的老父亲坐下,又叫人上了茶,才道:“多力,你曾经在松江城见过我们的皇上皇后,他们对平定北境的心有多坚定,你是知道的。”
多力听到这话又气了:“北境又不只是你们大周朝的北境,我和我的族人们在这片草原出身,在这片草原长大,你们不能赶走我们。”
“你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可大家都在这片土地上讨生活,你们仗着兵强马壮,没事儿就来抢我们的财产,杀我们的人,谁能不生气?”
一场旱灾,一场雪灾,或是没人任何天灾,就是他们觊觎南边的百姓富裕,没有因由地就出兵南下劫掠。
以前大周朝皇室软弱,北境全靠边境驻军主将看着办,主将若是不想惹麻烦,对小股鞑子掠边就当看不见,面上过得去就行了。碰上强势且维护大周百姓的的主将,或许才会不计代价打回去。
北境边境上两边,一直都是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关系。
现在大周朝强盛,从皇帝到边境驻军都是硬骨头,大周的皇帝说了要平定北境,如今类同散兵游勇的草原部族谁不怕?
多力的父亲开口说话了,说的是他们草原上的话,韩掌柜走南闯北能听懂一些,但没有全懂。
多力替他父亲说:“我父亲说,我们就像草原上的牛羊,哪里有草就往哪里去,这是长生天教导我们的道理。”
这意思是,草原上的战争,掠夺,不全是他们自己的意愿,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而已。因生存而发起的战争,上天不会怪罪于他们。
这话在常年被欺负的大周边境的百姓听来,更像是强盗逻辑,韩掌柜也不评判这话有没有道理,他来这儿不是为了跟他们辩论道理的。
韩掌柜道:“皇后娘娘替你们考虑了,若是你们愿意,也可以不离开草原。”
“你们的皇后想如何?”
大周朝的大兵压境清扫草原,给所有草原上的大小部族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顾佑安派韩掌柜来见多力,就是告诉他,他们若是想留下就必须遵守大周朝定下的规矩。
以后草原上不能出现两千人以上的中大型部族,人数超过了就要分家,各自占据一片草原。
他们喜欢草原牧羊,也可以过以前一样的日子,朝廷会在草原上设置几个小城,他们带着羊群在草原上迁移,从另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时,必须去城里报备。
草原部落受大周朝管束,大周朝也给他们好处,他们每次去官府报备部族情况时,都可以很轻易地在小城内换到食盐、粮食、布匹等货物。
若是以后不幸碰到雪灾,大周朝也会像救助大周百姓一样救助他们。
“我们若是不答应呢?”
韩掌柜笑了:“若是不答应也不要紧,你们往西走吧,穿过西边那片荒漠,你们就会到达最西边肥沃的土地,那里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还靠着海,在那里你们可以自由不受约束地放牧。”
韩掌柜适时地拿出一张舆图:“这是我大周朝出海经商的商户献给我皇的舆图,他们从海上到达了大周朝的最西边,你们从荒漠戈壁穿过去也可以到达。”
远方的草原,远方的土地,看起来是这么诱人,多力的父亲轻轻摇摇头,他们不去。
“黑鹰部落跟我们交好,我们也相信你们不会对我们的百姓不利,我们的皇后很欢迎你们留下。你们不去,这张舆图你们可以送给其他愿意冒险西迁的部族。”
“对于他们来说,其实西迁也是一件好事,西迁后不仅有大片土地放牧,又不用战争死人,多好。”
多力的父亲又说了句草原上的话,多力替他父亲用汉话表明态度韩:“我们黑鹰部落都是一族兄弟,我们不愿意分开。”
韩掌柜好声好气道:“你们黑鹰部落人口太多,一片草原的草根本不够你们的牛羊吃,这些年你们即使你们每年都会轮换放牧,还是不够吃,草皮子都啃秃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最好还是你们分成几个小部族,大家分开放牧,这样对草原也好。草地够牛羊吃,你们也不用辛苦地频繁搬迁,你们也省事儿。”
黑鹰部落若是想留下,大周朝是不会允许他们成为汉民的威胁的,其他可以谈,这条原则永不会改变。
多力和父亲对视一眼,他说:“我和父亲要回去跟族人商量。”
韩掌柜脸上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他知道这事儿大概能成了。
大事儿谈完了,韩掌柜带多力和他父亲去库房,带他们去看他和商队带来的粮食、茶叶等货物。
“以后官府会在草原深处建许多个像安西城这
样的小城,你们以后在草原深处放牧也可以轻易地用牛羊换到这些货物。”
韩掌柜又对多力说:“你喜欢行商,等以后草原上安稳了,你可以带着你的商队南下去洛阳,或是去更远的江南采购货物,带回草原上卖。”
“你们的皇帝允许我们南下?”
“你们是敌人,自然是不许的,你们归顺大周,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了,家里什么地方去不得?”
朝廷对草原上的各种管理办法,就是为了一步步同化他们,这样几百年后,草原上自然就安稳了,这片草原才会彻底并入大周朝的领土。
就像皇后娘娘说的那般,北境草原上这些部族虽是外族,千百年来的交锋到底有几分熟悉,融合成自己人也好。北境草原北边还有一个大国,那才是真的非我族类。
该说的话都说尽了,韩掌柜也不上赶着,请多力父子俩用了一顿饭后,就送他们回去。
草原西边还在打仗,一把刀在头上悬着,韩掌柜放出的饵料散发着香,软硬兼施之下,黑鹰部落终究是答应了大周朝提出的条件。
黑鹰部落分成好几个小部落其实也挺好,以前多力和他的兄弟们还会为了争夺继承权明争暗斗,现在各自带着一部分族人走了。
多力喜欢行商,他不要牛羊,只要马匹,他带着族人从韩掌柜手里买来许多货物,带着这些货物一路西行,在草原上几次碰到大周朝的军队,他靠着韩掌柜给他的,盖着皇后凤印的文书安全通关。
多力带着族人和马匹拉着的装满货物的大车从大周朝军队的驻地通过,走出很远后多力回头看,仔细观察驻地旁留下的痕迹,这支军队在这条河边驻扎肯定超过半个月了。
几个月前大周朝的皇帝发圣旨后,北境驻军声势浩大地跨过边境进入草原,他们以强打弱,随便都能横扫草原,他们对动武却是很谨慎。
多力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他往西这一路上碰到的大周军队看过皇后的文书后都给他方便,还会特意给他指出往哪个方向去才会找到草原深处的部族。
大周朝的这些人,分明是等着他把大周朝治理草原的国策送到那些部族手里,肯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拿着大周朝给的舆图赶紧西迁。
若是两者都不选,非要鱼死网破的,大周朝的军队就不客气了。
多力看出了大周朝的用意,他也没有其他法子,只能顺着那位皇后娘娘给黑鹰部落划出来的道继续往前走。
田二郎跟几个副将角力,他一个人掀翻两个副将,得意自己雄伟的身板,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亲卫过来,道:“那个叫多力的鞑子带着他的族人已经走了。”
“走了好啊,爷们儿们为了等那小子过来已经在这儿守了半个月了,粮草都要耗尽了。”
累得躺在地上不想起身的副将大声问:“咱们的粮草还能撑多久?”
“五天前朝廷才给咱们送了一批粮草过来,估摸着还能撑半个月。”
“行,那就半个月,半个月后前头那两个部落再不识相,就别怪本将军的大刀下不留人。”
田二郎嫌弃地踢他一脚:“你可行了吧,打仗不是打打杀杀,讲的是人情世故,能智取就别打仗,底下兄弟们的命不是命?”
副将哈哈笑起来,一个鹞子翻身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杂草道:“哎哟,咱从军半辈子,就没打过像今年这样的仗。”
田二郎也不搭理他,热得难受,大步走到河边,往河里一跳,游了两圈上岸,舒坦呐!
清扫北境的战争紧打慢打,从开春打到了入秋还没完,这时候新帝登基元年的恩科要开始了,洛阳城里涌入了许多读书人。
这日休沐,许久未出宫的周祈和顾佑安夫妻俩,换了身平民打扮,带着阿元去宫外凑热闹。
凑热闹嘛,自然要去人多的地方,一家三口走在街上看到一处热闹的茶楼,也就进去看看里面在说什么这般热闹。
这座叫文清楼的茶楼许多年前因一位状元题诗的缘故沾了几分文气,掌柜的会经营,时常邀文人墨客来茶楼相聚,茶楼里常年养着几位有本事的说书先生,慢慢的,这里就成了洛阳城里爱好玩乐又爱附庸风雅之人的最爱来的地方之一。
文清楼的掌柜对读书人高看几分,自然也是读书人心中的好地方,碰到洛阳开会试读书人进京都这样的大年,这里就成了外来读书人闲谈相聚之地。
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人却不是圣贤人,有些年轻学子甚至仗着自己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有资格指点别人了,在外跟人起争执也是常有的事。
周祈和顾佑安一进门就听到一个山东来的读书人高声议论,那书生说《素书》遵义篇有言: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诸公以为此句如何?
那书生义愤填膺道:“吾辈读书人苦心读书二三十年,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为君王,为天下百姓用尽毕生所学?那些连功名都无之人竟已越过我等入朝为官了,还身居要职,何其荒唐?”
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说的是人们公然通过宫中受宠的女子去请托办事,一定会导致天下动乱。私自授人官职,这样的人是轻浮且不可靠的。
周祈来了兴致,看热闹似的鼓动她:“夫人,这人骂你。”
顾佑安瞪他:“听见别人骂我,难道你脸上有光?”
阿元往前一步,气势汹汹得很:“娘亲,我去帮你骂回来。”
顾佑安一把把儿子拉回来:“你跟他骂什么骂,浪费力气。”
顾佑安扭头跟身后的刘忠说:“你去打听打听,这书生听了谁话才来这儿大放厥词的。”
顾佑安一手推动药材、粮食、盐、矿产等大宗买卖从内务府中分离出来,各自的国营司正在建,像药材司的司正胡菖蒲已来洛阳,但是还未正式授官,外头的人都是不知道的。
这个书生既能把这事儿拿出来说,指责她这个皇后私下授人官职,是乱政之人,自然是背后有人指点,妄图趁着恩科即将开考,读书人聚集京都之时,以舆论压迫她罢手。
刘忠低头称是,悄悄退出去办差。
那边,随身跟着的小厮已跟掌柜要了二楼一个半开放的雅间,那雅间有一扇窗是对着楼下大堂的,打开窗就能听到大堂内的说话声,清楚看清大堂内的人。
顾佑安牵着阿元走在前头,一上楼就看到一个老熟人,万景药行的当家人万富春。
万富春也认出了她,他看到她身后之人,连忙站起身行礼,行动间肉眼可见的慌张,把桌沿的茶杯都碰掉了,热茶浇在身上也不敢躲开。
周祈打量万富春一眼,长相一般,瞧着也不年轻,他问:“怎么不走?”
顾佑安笑道:“看到一个熟人。”
从万富春敞开的雅间门前过,顾佑安笑道:“万掌柜,过来喝杯茶?”
“我……草民,恭敬不如从命。”万富春嘴巴都不利索了,吓出一身冷汗。
见他这般形容,周祈没再多看他一眼,径直去旁边雅间内坐着,就是万富春进来,他当人家不存在。
万富春的叔叔曾是前朝的吏部尚书,几年前就已经致仕。万富春没了当官的叔叔给他借势,前些年他的万景药行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去年洛阳动乱,他眼看形势不好,带着家小跑回老家躲了一年多,上月才回洛阳,就听说药材行有大动作。
但是,刚才楼下那个书生指桑骂槐,真不是他授意的。
万富春想解释,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生怕自己越描越黑。
别人不知道皇后娘娘还能不知道么?他就是做药材行的,他还出现在这儿,其他人若是污蔑他,他真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见他坐立不安的样子,顾佑安笑道:“我知道你没那个胆子,放心,不会怪你。”
万富春松了口气:“您不怪罪就好,这事儿……我上月回京都才听到有人提过一嘴,没想到今儿在茶楼听到那个外地来的书生说起,我……”
阿元突然问:“你听谁提过一嘴?”
万富春嘴巴哑住了,这……人家告诉他内部消息,他也不能害了人家不是?
这位看年纪,应该就是太子吧,太子的话他不能不回,这该如何是好?
万富春连忙跪下来:“草民……草民……”
草民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阿元撇嘴,走到窗边往下头大堂看。
“爹,跟那个书生一桌的读书人,都是些人云亦云之辈,不是什么聪明人。”
周祈颔首:“他们考不中进士。”
变了装扮跟来的大太监孙璋,他的目光在楼下几个书生脸上略停留了一瞬,记住了他们的脸。
顾佑安抬抬手,示意万富春起身,笑着问他家里可好?洛阳城里做买卖可还好?
皇后赐座,万富春不敢不坐,他低头道:“自新帝登基后,洛阳城里安稳了许多,上头的官吏不敢狠欺压我们这些商户,收税也是按规矩收税,日子倒是比以往好过了许多。我们药行这边,跟松江城的药材买卖还做着,老样子。”
顾佑安点点头,这跟她和周祈制定的方针一样,今年才是头一年,北边南边都还未彻底平定,自然要以□□为主。
万富春惧怕皇帝皇后的身份,顾佑安身份高贵,性情跟以往比起来却没怎么变,略谈了会儿,万富春渐渐想起十多年前跟她做买卖的日子,说话也顺畅起来了,顾佑安从他嘴里知道了许多消息。
顾佑安投桃报李,也不介意告诉他:“大周国营药材司肯定要建的,药材司的大总管名为司正,却是个正三品的官儿,司正下面还有许多其他官职,你若是有兴趣,也可以去试试。”
“我,商户的身份,也没功名,可以去?”
“可以,又不叫你们治国,要功名做什么?你们懂药材行当里的事就成了。”
顾佑安又笑道:“这话也说不准,这才开始没那么多人才可用,等以后咱们药材行的读书人多了,择优录取,说不得以后要在药材司里做管事,大家也会比一比各自的功名。”
万富春听皇后这般说,心里道,家里几个小子还是要送去读书考功名才行。
茶喝了两盏,他们一家三口还要去其他地方,就先告辞了。
恭送皇上皇后太子走后,楼下那桌书生还在那儿酸言酸语,万富春皱眉,叫人把掌柜叫来,如此这般一番言论后,掌柜吓得不行,连忙下去叫人把那桌书生赶出去。
那桌书生被赶到大街上,更是气愤,可在这京都无人在乎他们的气愤,只有人暗中盯着他们,等着找出他们背后之人。
难得出来一趟,顾佑安跟周祈带着儿子回了趟娘家,在娘家用了午食才回宫,他们才回到祈安殿,刘忠就在门口候着。
顾佑安打发儿子去午歇后,走到周祈跟前,周祈正在看刘忠才送上来的暗报。
“献王府?我记得献王挺老实,没想到竟是他在背后传小话,这事儿也跟他不相干呐。”
周祈笑了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献王家虽没人在内务府当差,献王的妻族是徽州吴家,有名的大盐商,吴家每年给献王府要送不少钱财。”
盐业也要转国营,那些躺在盐山上发财的大商人以后就没有那样的好日子了,给大商户当保护伞的那些人也是如此。
“这事儿跟献王府利益攸关,跟其他收商户好处给人当靠山的宗室人家肯定也有相关,那些人都不说话,只献王冒头了?”
周祈笑道:“我近日不得空闲,这事儿还要你费心盯着下头的人查一查。”
顾佑安轻哼,道:“以前这些银子大都被大商户和给大商户当靠山的宗室们吃掉了,我费心把银子从他们手里掏出来,是谁得益?”
“你要强军,你要扩建官道,你要兴修水利,这些不要银子?”
“周祈,你要是不在背后支持我,事情办砸了你可别怨我。”
周祈忙认错:“怪我怪我,不该说玩笑话,叫秃子去查,无论查到谁,都从严从重处置。”
她身为皇后的权力,在外人看来,她的权力肯定是溢出太多了,内阁、朝廷、宗室这些人不敢放在明面上来说,那是因为周祈始终是她的最大支持者。
这一部分借来的势,终有一日会彻底握在她手里。
顾佑安狠瞪他一眼,狗男人!【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