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我小说网 > 穿越快穿 > 重回1988之IT女王 > 第54章 第 54 章
    有了证券和银行的经验,人保的项目接的时候很隆重,做起来其实不难。


    这几位领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只求稳定,简单,好理解。


    在报价之前,一位程序员对主管说:“如果不增加几个搜索项,将来他们要找单子都不好找,是不是他们提需求的时候忘记了?要不要提醒客户一下?”


    主管摇头:“你别管,这是客户的需求。”


    正直老实的程序员说:“可是以后他们要在几万几十万条记录里查某一个项目的保险记录,这可怎么查?”


    “怎么查?加钱查呗。”主管笑笑。


    “加钱……哦!”程序员顿悟


    现在报价就按客户自己提的需求来,客户一定会想尽办法疯狂压价。


    要是跟他们闹急了,就算不丢生意,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合作,这不利于团结友好的氛围。


    至于将来突然发现此前提交的功能里缺失了某项需求,而不得不火线加需求的时候,那价格就由不得甲方了,除非整套系统都不要。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程序员在做测试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个信用证全是大写字母,容易输错,咱们要不要给他们设定一个语法纠正?”


    可以说,他非常的尽职尽责。


    技术部开会的时候,他的主管把这事当有趣的事说。


    安夏听了却记在心里,“中国货”上已经零星出现几起诈骗事件。


    与平台无关,就是在信用证上做了手脚。


    从稍有技术含量的软条款限制,到毫无技术含量的故意写错单词……


    只要稍有不对的地方,买家就可以找借口赖掉这笔钱。


    受害者除了买家,也可以是卖家,还可以是银行。


    总之,就是只有不努力的骗子,没有骗不着的受害人。


    安夏让“中国货”网站加入安全提示。


    众所周知,长篇大论的安全提示是不会有人看的,只有刀子砍在身上之后,人类才能看得进字。


    不仅看得进字,还什么偏方都愿意信。


    于是,时常发生“某市民被骗后,相信有人可以替他拿回被骗款,又被骗了第二轮。”


    光放提示没有意思,不如放一个法律咨询算了,还能赚一笔钱。


    “中国货”说要找网上法律咨询的合作伙伴,应者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没资质。


    甚至还有一些“倒爷”跑来说要提供法律咨询。


    “什么资质?我就是资质啊,我跟外国人做了那么久的生意,他们的那点小九九我什么不知道……我的生意啊?香烟、白酒、皮草、红木,什么赚钱我就做什么呗……我被人骗过,也骗过人,对生意上的那些事啊,门清!”


    接待的同事应接不暇,来的没一个正经的。


    安夏本来想引入市场竞争,看看有没有能力强,收费便宜的律师事务所可以接,现在看来,确实没有。


    1979年才恢复律师制度,现在不仅没有司考,连律师法都还没有。


    第一次律考是1986年,两年一次,现在刚考了三回。


    这三回考过的人,本来就少,都去了君合律师事务所,或是进了企业,完全没有沧海遗珠。


    “跟君合谈谈吧,也许他们愿意合作。”


    虽然“中国货”上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法务,根本不用律所,需要律所的都是中小公司,不过好歹是个案源,万一他们有实习律师需要练练手呢?


    安夏最初的梦想是律所入驻,给她一笔钱。


    然后退而求其次,律所接到单子,给她分一笔账。


    而现在从君合律所传来的消息是:“让我们入驻,那咨询费是包月还是包年支付?”


    全国第一家律所就是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


    双方在利益分配方面完全无法达成共识,安夏也只得作罢。


    忽然招商部接到一个电话:“我公司的成立流程正在走,是否可以合作?”


    对方为表诚意,传真来各种手续正在办理中的证明,还有各位合伙人的资质证明。


    公司的名字叫方圆律师事务所。


    “可以先让他们试试,但不能以官方的法律咨询做招牌。让他们在网友留言区待着。”


    “中国货”的网友留言区里经常会有搞不清楚东南西北的人提问,问货怎么发,问单子怎么填,问怎么申请优惠……问什么的都有。


    法律问题极少,不少人觉得被骗很丢脸,就闷着不说。


    安夏忍不住找到方圆律所的老板:“你们得主动发点内容啊。”


    “我们发过法律科普文章,可是没有人看啊。”


    “那文章我看过,连我都读得吃力,你们得假装是个案例啊。就是有个人,怎么被骗了,怎么惨,然后你们再回复应该怎么处理,怎么预防。


    没人想听上课,但是没人不想听八卦。


    你们看中国货上卖什么的最多,就当自己是那个品类的卖家,引起共鸣……”


    拉近距离,才能聊得下去。


    版面逐渐繁荣,也开始有人私信方圆的律师询问一些法律事务。


    到他们正式拥有执业资质之后,咨询类业务稳定增长。


    “中国货”的网站运营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运营了,他们会自己讲故事。


    在报纸和杂志上,经常能看到他们写的软文,最近引入的法律咨询,也大书特书了一笔。


    “某地红木商人,根本就不懂缅甸语,但是却敢去缅甸进口红木,为什么?因为他们用了法律咨询,双方合同用两种语言写成,然后律师和公证处证明,两份合同文本的表达一致,真实有效。”


    “某地铁矿商人,意欲去某国开采铁矿,经网站风险提示得知,该国高层从不遵守契约,开采出矿石的山头可能随时被收回,他取消了这笔业务。”


    ……


    随着“中国货”的不断发展,不少小商家变成了中商家,中商家变成了大商家,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出现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库存。


    有一个制鞋工厂最近频频被投诉,说他们收了钱不发货,是想干什么。


    收货最慢的倒霉买家等了足足一个半月,坐绿皮车都能从中国最南走到最北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鞋厂质量很好,评价很高,还远销海外,按公司的规定,它应该直接被踢出去。


    “中国货”商务中心觉得它也许出了什么意外,比如家族内乱,导致最近没人管事了。


    他们介入调整,发现这个工厂不是不想发货,也不是没货。工厂老板家庭和睦,夫妻恩爱。


    商务中心的调查员到的时候,妻子还在给丈夫擦汗。


    这个鞋厂规模不大,现在忙得连厂长和厂长夫人都亲自上了。


    他们生产出来的货成箱堆在仓库里,有时候会出现各种原因的退货。


    符合再次销售条件的鞋子会算在库存里。


    可是它并不会出现在正常的仓库里,而是在退货库里,或者在质检库里,检完了再进退货库。


    也有可能货不全,一箱鞋子二十双,有一双不合格,就把不合格的扔出去,这一箱鞋子只有十九双。


    鞋子可能在五个不同的位置。


    每箱鞋子的数量可能是二十双,也可能是十九双、十八双……


    要发货的时候就得一箱一箱的打开来重新检查。


    这个工厂现在账面上有三万多双鞋。


    他们欠的没发货的鞋只有两万多双。


    按理说,怎么都该够的。


    现在全厂除了生产线上的员工之外,都在满世界的找鞋。


    生产线上的员工下了班,也得找鞋。


    安夏此时才知道,他们这么大个厂,在“中国货”上的运动鞋销量前三的厂子,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货物管理系统。


    安夏记得自己在发家初期就做过这种东西了,给周敬用的单机版销售管理系统。


    现在“中国货”上也有电脑版的联网系统。


    见到找上门来的商务人员,老板还很委屈:“别的厂子也这样啊,我们也没想到生意一下子做这么大,以前我们一个月也就卖几千双鞋,也就一仓库的事……”


    “那您为什么不用我们的销售管理系统呢?就算有一百个仓库,也可以详细查到哪笔订单的退货去了哪个仓。”


    “啊?还有这东西????”


    厂长迷茫地看着工作人员,又转头看着老婆:“你见过吗?”


    厂长夫人也用力摇头。


    商务人员打开笔记本电脑,给他俩看,卖家登陆进入系统之后,一排提示买家已购买,请尽快发货的通知。


    左边占了版面三分之一的大按钮写着:销售管理系统。


    “你们从来没点过?”


    两人用力摇头。


    现在轮到商务人员变得迷惑了:“那你们怎么发货的?”


    厂长夫人演示,点击“买家已购买,请尽快发货”,系统就自动跳转到了买家的收货信息。


    “等收到钱,就按这个地址发货呗。”厂长夫人觉得自己这么做没错。


    “那你们怎么点’已发货’?”


    厂长夫人更加懵:“啊?还要点那个?”


    商务人员震惊地点开销售系统,果然,自这个厂的鞋子开始销售以来,一溜排的“待发货”,没有一个“已发货”。


    现在反正没有物流追踪,买家就这么定定心心地等着收鞋。


    一点都不关心有没有发货。


    刚开始厂子生意不大,很快就收到了,所以也没有买家纠结这事。


    一个平均日销一千双鞋的厂家,在“中国货”上待了半年多,居然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用网站。


    五十多岁的厂长两口子尴尬地站在旁边:“对不起,我们都不懂怎么用,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些货我们会马上发出去的,就算不睡觉,也得发出去……不能让人家以为我们卷了钱跑了。”


    “哎,我们两口子都没念过书,要不是我儿子给我们注册,我们连这个网站都不会用……”


    “没念过书?那发货是……”


    厂长夫人演示了一下怎么发货。


    她知道某一行代表着地址和收货人,于是就把整个网页打印出来,然后找到那一行,用剪子剪下来,贴在发货单上。


    商务人员肃然起敬。


    他向公司通报了这个情况,本意是希望借调分公司的人帮他们赶紧把鞋找齐全了,把欠的货赶紧发出去。


    安夏却从中看到了一个“中国货”网站在对商家管理上的严重问题。


    现在商务中心只管招商,默认商户都会用网站。


    客服那边虽然有问必答,但前提是“有问”。


    数学老师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操作有什么毛病。


    现在看来确实没有,但规模一旦做大,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这个鞋厂。


    安夏希望“中国货”上的公司都能变成大公司,最好是能一家包下好几个海运集装箱。


    “对商户培训太不仔细了。”安夏对商务中心的工作表示不满。


    技术部紧急上线了一版更新的商户系统。


    这版的套路是从游戏组那里直接抄来的代码,所有登入的商户,将会与系统发生一分钱的交易。


    然后在系统有声的指引下,一步步的点击“发货”、“评价”、“库存管理”等等不同的页面。


    如果期间有几秒商户没有进行操作,页面上就会跳出一个电话的符号:“是否遇到问题了?请联系客服。”


    可以说是相当细致,体贴入微。


    不仅有电子版的引导,对于有些实在弄不明白的商户,也可以获得活的指导人员亲自上门面授。


    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公司的内网上有人提出异议:“国家扫盲班都没这么积极。”


    “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各地的分公司统一学习?那么多公司和厂都要派人下去,人力成本也太高了吧?”


    安夏回复:“这是投资。”


    这四个字看得人云里雾里,什么投资?收买人心吗?


    可是就指导一下,又不是保证他们能挣到钱,算什么收买人心。


    安夏并没有再做过多的解释,这涉及到她的防御计划。


    “中国货”现在生意做得太大,太好了,同领域却只有紫金一个公司在做。


    就算国内没有公司可以与之竞争,难道国外就没有吗?


    要论远程销售,国外早就玩得风生水起——邮购。


    给消费者寄送邮购目录,往来交易都通过邮政系统,这是网购的始祖。


    根据业内消息,已经有一个做了几十年邮购生意的公司转型做网上交易了,且已经获得在国内运营的许可,很快就会来到中国。


    商户的供货能力不是无限的,满足了一个网站,未必就能满足另一个网站。


    对于优质的商户,安夏自然要将他们牢牢地握在手里,让他们完全彻底的适应“中国货”的模式。


    很快,安夏的竞争对手就出现了,亚迅公司。


    它是个老牌企业,家底雄厚,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包括免运费,不管什么时候不高兴了都可以免费退货,对于商户也给予大量的支持,包括对于优秀商户进行单独推荐制度。


    对手来势汹汹,到处打广告,大有将“中国货”这个前浪狠狠拍死在沙滩上的意思。


    商务中心如临大敌,连开几次会,调整应对策略。


    都快到年底了,要是让竞争对手把市场份额给抢了,那大家的年终奖,明年的升职加薪都别想了。


    “你们公司的人都如临大敌,你怎么就下班了?”陆雪接到安夏共进晚餐的邀请时,十分惊讶。


    “我留下来又没什么用,论销售策略,他们比我熟,论系统升级,技术部比我强,我要什么没什么,什么都不会,杵在办公室里还吓人,干嘛不走。”


    “吓人?你们公司的员工不都挺喜欢你的吗?”


    “再喜欢,也是老板啊,开会的时候本来可以随便说的想法,看到我在,都得小心的斟酌句子,怕说错。没意思,我等着看他们交上来的结论就行了。”


    比安夏想的好一点的是,亚迅不屑于打价格战,只是在各种服务上提升,免运费和退货什么的,这种小事情,对安夏来说根本就不构成威胁。


    有商务总监提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退货条款跟亚迅对齐?”


    就算不超越,也应该跟竞争对手一样吧。


    随时随地,只要不高兴就可以退货。


    安夏摇摇头:“维持现状。”


    “他们啊,太傲慢……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商业周刊对安夏进行采访,问她对亚迅的进攻怎么看。


    安夏就差把“真诚”两个字写在脸上,一副欢迎友商的表情。


    “哦,我相信像亚迅这样一个有几十年远程购物经验的大公司,一定可以为我们这个行业带来新鲜的活力,带来国际先进的商业规范,我们做为后辈,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


    ……


    不过三天,安夏的预言就成真了。


    亚迅的退货量高达恐怖的90,就连日用品都没有逃过。


    “随时随地,不高兴就退款”的细则写明了,不管东西用没用,用了多少,都可以退。


    这在国外很正常。


    亚迅的高层也做好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用来应付退款。


    但是,万万没想到,刚买了一天的牙膏、洗发水……就能被倒得干干净净,消费者拿着外壳找过来,要求退款。


    如果他们要是能看到许多人寻呼机上的内容,肯定要吐血。


    很多人呼朋唤友:“今天一起去退亚迅吗?”


    亚迅咬牙挺着,他们在报纸上大张旗鼓打出的宣传口号,不能这么快就打脸。


    太不讲信用了。


    各大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此事,大叹国人没有素质,配不上这么高级的营销模式。


    “这会不会是亚迅的人自己写的公关稿?”陆雪问道。


    安夏一边看着电脑,一边用手指卷着垂在胸前的长发:“是也好,不是也好,都不会挽回什么。发这个稿子的编辑,说不定稿子一发,自己转头就跟朋友约’今天一起去退亚迅吗?’,所以我说亚迅太傲慢,想打入中国市场,却完全没有进行过任何调查。”


    在亚迅买东西很方便,可以足不出户,□□。


    但是,退货有点麻烦,需要亲自跑一趟当地的代理点,检查无误之后,才可以退货。


    在国外,代理点太远,很多人懒得干这事,跑这一趟来回折腾,还要排队填单子什么的,太麻烦。


    “国内不一样,我家旁边的老年人能为了鸡蛋便宜五分钱,成群结队地用月票坐公交车八站路。年轻人的出息稍微高一点,但是为了领一个免费气球挤两个多小时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安夏点击关闭新闻网页:“他们错就错在没先去印度。”


    “你是要他们的命吗?”陆雪笑着抓住她的一缕头发,用发梢在她鼻子上来回刮了两下。


    “只要不死,那不就百毒不侵了?毕竟我国对外资企业还算客气,绝对不会把人骗进去,然后突然就地立法,再用新法往前追溯,把公司一网打尽。”


    安夏夺回自己的头发:“你的关贸总协定谈得怎么样了?”


    “还是老问题,需要我国回答是不是市场经济。安大仙,你上回不是说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吗?结果呢?”


    “天机不可泄露。”安夏摇了摇手指。


    看到上个月的销售报表时候,安夏才发现圣诞节快要到了,“中国货”上出货最多的是圣诞用品,塑料树、槲寄生花环、圣诞老人的衣服……


    此时这些东西,应该已经进入了各个国家的商店里,被人买回家增加节日气氛。


    安夏想起自己对圣诞节有印象以来,似乎每一次圣诞节,都很忙。


    读书的时候圣诞节不是考试就是准备考试,工作之后,每个圣诞节都是公司在搞大型线上活动,程序员全员备岗,万一出了问题马上进行维护。


    其他岗位的人也得陪着,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万一系统真的瘫了,所有人,包括总监都要留下来接客户的投诉电话。


    现在线上交易部可以自己搞定一切,该扩容扩容,该找外援找外援,一套应急措施都是齐的,不至于还要她一个老板去操心这事。


    “圣诞节有空吗?我们一起出去镜湖公园逛逛?听说会举办冰雪主题的活动?”陆雪向安夏提出邀请。


    这里的冬天虽然会下雪,偶尔湖面也会结冰,但没有真正的冰雪气氛。


    镜湖公园这次是下了血本,专门准备的全套造冰造雪设备,现在已经在紧张施工中。


    安夏翻翻日历,发现那天没有重要的工作任务,便满口答应:“好呀。”


    然后,她就被论坛上的键政大师们吸引了。


    此时所有人都在讨论着北方那位巨大的邻居路会怎么走。


    其实不光是论坛上,街头巷尾有不少人也在聊着这事。


    很多三四十岁的人学的外语都是俄语,还有那段难忘的蜜月期,让国内许多人非常关心这件事。


    “啊,对了……”


    安夏在七月就安排做一个专题栏目,现在是隐藏状态,内部架构已经全部搭建好。


    项目组的工作人员以为她只是想跟着键政一把,拉拉论坛流量。


    现在时间快到了。


    最大的问题是公司没有人在莫斯科,不能第一时间拍到,那几位专家全家都已经搬到国内来了。


    安夏问陆雪有没有同事在,陆雪说有是有,但是就算在莫斯科看到什么,他们这种级别身份,也不可能随便拍了传到网上来。


    需要经过各种审核。


    唉……等通过审核,说不定新生的俄罗斯都可以抓周了。


    安夏要找的人得人在莫斯科,得有电脑,还得有网。


    除了留学生、专家、外交人员……对了,还有做生意的!


    安夏在自家的网站上搜索有没有人在卖伏特加之类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她找到了几个,其中一家生意做得还挺大,是个有商店认证的正经外贸公司。


    这家名为“贝加尔湖商贸公司”的“鸿雁”上收到一条陌生的消息:“嗨,你在莫斯科吗?”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12月25日,安夏还在忙着准备晚上的轰动新闻。


    中午,陆雪打电话问安夏晚上想去哪里吃饭。


    安夏才想起来:啊……好像上次答应陆雪去逛公园的。


    答应了反悔还是人吗?


    所以,安夏对陆雪说:“外面天寒地冻的,别出去了。”


    陆雪愣了一下:“那你想干点什么?……还是,你有事,要加班?没关系的,我可以自己干别的事。”


    “要是你不加班的话,来我公司?”安夏笑道。


    陪陛下读书这种事,陆雪已经不是第一回干了。


    别说陪陛下读书,陆雪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自己要被安夏拖去参与加班。


    加班就加班,加班感情深,陆雪下班后,买了一大束花带到紫金。


    “哇哦~~~今天是要求婚吗?”路过的吴凯看见,吹了一声口哨。


    陆雪所过之处,身后留下一片八卦群众的喧闹。


    安夏不在自己办公室,在新闻项目组。


    她打算靠今天晚上的新闻,将紫金论坛上的新闻版块拉起来。


    “来啦~”安夏看见陆雪,向他挥了挥手,对程序员说了几句什么,便向陆雪跑过来:“吃了吗?”


    “吃过了。”陆雪将玫瑰送到安夏面前,“圣诞快乐。”


    “啧,玛丽亚生孩子,你替她送一大把花,怪不好意思的。过一个月,你是不是还得替玛丽亚送红鸡蛋?”


    “……”陆雪万万没想到,安夏的反应是这样的。


    安夏笑嘻嘻地看着他:“走,去我办公室说话。”


    “不需要我做什么吗?”陆雪看着一排排的电脑,还有电脑上的那些编码,总觉得安夏叫他来是要干点什么的。


    “对,是找你有事。”安夏大大方方地在众人面前拉着陆雪的胳膊往办公室走。


    安夏将玫瑰放在办公室的花瓶里,问道:“你们有没有做过研究,如果卢布贬值,中苏之间的贸易关系会有什么变化,会不会我们进口更便宜?”


    “肯定会的,但是……即使贬值也不会贬太多,否则对全国经济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愿意看到。”


    1990年开始卢布就在缓步贬值,感觉不太明显。


    许多倒爷开始心思活络,贝加尔湖商贸的老板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往返边境。


    “一个轻工业不太行的国家,应该很需要轻工业产品。重工业那么强……不知道能不能用一件衬衫换一套机床。”


    安夏托着下巴看着目瞪口呆的陆雪。


    “哎,我快要饿晕了,开始胡说了。”安夏做了个鬼脸,让助理送饭过来。


    安夏一边吃饭,一边看着传过来的内容。


    她的手时不时就得放下筷子,双手敲键盘。


    陆雪实在看不下去了,坐在她身边,端起饭碗,拿起筷子,夹起刚才咬了一口的肉片送到她的嘴边。


    安夏愣了一下,转头看着他:“干嘛呀。”


    ?“一会儿饭该冷了,你忙你的。饭也别耽误吃。”陆雪坚持举着筷子。


    安夏笑着把肉片吃掉,眼睛盯着屏幕,稀里糊涂的也不知道到底吃了什么,就记得陆雪最后扯了两张纸给她把嘴擦了,然后还拿口红给她涂满。


    此时,线人的头像在“鸿雁”上闪动起来:“快开始了,红场全是人。”


    “他是谁?”陆雪问道。


    “内应。”安夏笑道,手下不停,打出一行字:“记得开连拍模式。”


    很快,第一张照片传了过来,莫斯科,红场,街上站满了人。


    “他怎么能传得这么快?”


    “他在红场旁边的古姆国立百货商店有摊位,隔着玻璃就能看到外面的人。”


    陆雪轻声:“这是……要变天啊……”


    “你肯定早就知道了吧,819到现在都多长时间了,就算有进口商品,也不会是用美元支付的吧,不然亏大了哦。”


    1991年12月25日19:38,飘扬了70年的旗帜自红场落下,换上了俄罗斯的三色旗。


    19:40,紫金论坛新闻版就出了全套照片。


    此时电脑上开着紫金所有产、鸿雁、中国货,或是论坛的人,电脑界面上都跳出了一个弹窗,提示这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此时新闻联播都已经结束了,也没有任何媒体报道这件事。


    只有紫金论坛有这个消息。


    没有人敢相信,虽然从去年起就有预兆,但是没有人相信,一个巨人,真就这样倒下了。


    “假的吧?”


    “为了哗众取宠,脸都不要了。”


    “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不是美帝派来的间谍啊,专门破坏我们两国关系的?”


    还有人努力挑照片上的错,说这一看就是拿了去年庆祝圣诞节的照片。


    又说怎么可能说解体就解体,连个预兆都没有。


    大清宣统帝逊位都要下个诏书呢。


    不管是真是假,这个爆炸性的新闻把所有上网的不上网的都吸引了。


    网吧老板本来以为今天应该是小青年出去逛街喜迎圣诞,最多几只单身狗打打游戏。


    谁料想到,晚上八点多,一堆人蜂拥而入,所有空机瞬间坐满了人。


    抢不到机子的人围在旁边看。


    屋子里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顶住!”运维工程师看着爆增的数据量快吓哭了,他们已经扩容了,可是看样子,顶不住啊……现在也来不及再扩了。


    然后……网站不负众望的挂了……


    那一天,许多人平生第一次见到了“502badgatey”。


    然后,这些人涌向了聊天室、鸿雁群,继续疯狂键政。


    “太可惜了。”安夏十分遗憾。


    如果是在云服务器时代,她可以早早地扩容,现在的扩容,就是真的要把服务器买回来,不可能扩太多。


    中国货交易系统对全体用户发出“卢布贬值风险提示”。


    尽管只有不到万分之十的商户与卢布使用者交易,但是这个提示,就显得“中国货”精准把握国际局势,并充分为卖家考虑。


    论坛组忙着嘤嘤嘤。


    交易组忙着回答收到通知的客户问题。


    安夏在办公室里研究,新闻版块的流量被拉上去之后,明天是不是应该约几位专家做做深度报道。


    嗯,军事专家还是经济专家呢?


    “你怎么知道的?”陆雪问道。


    “知道解体?”安夏笑道,“我不知道啊。”


    “那你怎么会今天爽约,还准备得这么周全?”陆雪看着从容浅笑的安夏,觉得她就像传说中的女巫,或者是希腊神话里的命运女神,对什么都把握得那么精确。


    “因为……我读书看报啊。”安夏耸耸肩。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八月就开始不对劲了,然后越演越烈,我认识的这个人……”安夏指了指还在传图片的那个id,“他说好多倒爷担心局势不好,都回家了。很多原来说好的交易都取消了。”


    “然后,他昨天跟我说,红场开始出现大量的人,气氛很不正常,我就让他今天盯着了。”


    陆雪看着那个人的头像简介:贝加尔湖商贸公司,主营:食品百货进出口。


    这种往来两国之间做生意的人,嗅觉最敏感。


    有些商人手眼通天,提前知道大事发生时间也不稀奇。


    很合理。


    陆雪点点头:“倒是我没想那么多。”


    “那当然,你都在想我了嘛。”安夏无耻地说。


    陆雪的脸颊一下子发红。


    “啊,真想我了?”


    “……我看看卢布汇率。”陆雪把安夏的键盘移过来,查看外汇市场对这件事的反应。


    反应,是地震式的。


    在解体两小时三十分之后,卢布对美元汇率暴跌20。


    “可惜……他们没有在线商店,不然我能把他们的店买空。”安夏十分遗憾。


    “后面还会继续跌的,”陆雪说,他并不是对政治不敏感,只是如安夏所说,这阵子他的脑子里就只有安夏,还有关贸总协定的那些文件。


    与重返关贸无关的国家不在他的眼里。


    紫金论坛新闻版瘫到凌晨两点才复活,此前准备好的一些从大报纸上搬来的文章也已经放上去。


    等请来的军事和金融专家的新观点出来之后,再替换下去。


    “要回去吗?我送你。”陆雪问道。


    安夏摆摆手:“早上六点俄罗斯版块就要上线运营,我得看了才能安心。我就在办公室里睡了,对了,现在也没车了,你一起吧,我这有两张床垫,明天从我这边回你单位近一点。”


    “一……一起?”陆雪惊讶。


    “你不愿意就算了。”安夏摆摆手:“我先去睡了。”


    “愿意愿意。”


    ·


    ·


    早上,陆雪听到闹钟响,然后他的腿就被重重踩了一脚,还没等他来得及反应,腿肚子又被重重踢了一脚。


    “什么东西……”始作俑者嘴里含含糊糊地嘀咕。


    陆雪把蒙在头上的毯子抓下来,望向睡眼朦胧的安夏,后者瞬间惊醒,睁大眼睛。


    “原来是你啊,对不起,我忘了昨天你在这边睡,疼不疼啊?”安夏赶紧伸手去揉被她又踩又踢的地方。


    “没事……”陆雪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那我先去上班了,你一会儿收拾完就去食堂吃早饭吧,我跟他们打个招呼。”安夏边说边打开办公室的门,刚好遇上助理要敲门。


    陆雪被人看见在安夏办公室里过了一晚上,脸上又开始发烧,连忙起来。


    助理非常淡定,就看了他一眼:“陆先生也在啊,那我再去拿一份早饭?”


    “没事,他一会儿自己下去吃。”安夏说着径直向“中国货”项目组走过去。


    陆雪匆匆收拾完,路过论坛项目组的办公区域的时候,他就明白为什么助理这么淡定了。


    不是业务素质过硬,而是见惯不怪。


    满地都是横七竖八的人,男男女女什么睡姿都有。


    与之相比,刚才陆雪躺着的样子非常的“端庄”,或者叫“安祥”。


    “中国货”项目组的成员们正在,对系统进行最后一次调试。


    早上六点,俄罗斯版块按时上线。


    一块画着皮草、手工艺页的最醒目位置。


    “卢布贬值,现在是购入俄罗斯产品的最佳时机。


    点击链接,欢迎选购。”

【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