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我小说网 > 穿越快穿 > 重回1988之IT女王 > 第42章 第 42 章
    盖电器的钩针镂空布其实也受到了极大的好评。


    两千套是第一笔订单,很快就有了第二笔和第三笔,加在一起也有四千多套。


    安夏把这笔订单交给陈勇和龚伟,让他们评估是否值得购入自动钩针机。


    龚伟看着订单,惊呼一声:“嗬,你这居然还有这业务,我还以为都是为国争光,发火箭上天,毁灭美帝呢。”


    “俗了不是?要是连最基础的饭都吃不饱,还想上什么天?快评估,给我一个准信,我好给人家回信去。”


    安夏的这个订单,给牡丹厂的两位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接单吗?


    厂里没有这个设备,要现买。


    而国内的现状是这种东西,都是阿姨奶奶一边闲聊,一边手上不停就钩出来了。


    家里有没有这种盖布,有多少,取决于家里女性成员的数量,以及她们的偏好。


    去买机织镂空布的人有,不多。


    国内市场注定不会很大。


    国外这批货如果能谈下来,他们对这种风格的追求又能坚持多久?


    这是一个严肃的投入产出性价比的问题。


    经过一番测算,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只是为了这批订单,还是算了。


    由于那个员工当时报价没当回事,瞎填了一个特便宜的价格,导致现在算下来,要是能做的话,利润比新购机器的费用要少很多,没必要。


    安夏表示理解,毕竟她还是牡丹厂的大股东,损害厂子利益的事情没必要干。


    但是把订单放着不管又很亏,现在正是刚刚起步的时候,每一笔交易都很重要。


    “你去打听打听,市面上做这种布的厂子,有谁能按时交货的,要是利润上面他们不愿意让步,我们公司补贴一点,尽量保证这单生意做成了。”


    销售组的成员撒开了往全国各地厂子里找能接订单的单位。


    大厂不屑于做这种活,许多销售员找过去,发现那些厂子都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镇办工厂,乡办工厂做这些的都少,许多厂子转行了。


    得再往下找。


    终于,有个销售员摸到了四川某处的村子,发现他们有一个村办工厂。


    那村子条件还挺不错,有路、有电,好几户人家都有电话和电视。


    “啊,你们要多少啊?”厂长耳朵上夹着烟,斜靠在椅背上,一前一后的摇着。


    销售员跟他说:“这是给国外客人做的,要五千套。”


    “噫……才五千……”厂长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他向销售员竖起两根手指。


    “你知道我们这边是多少起批吗?两万。”


    销售员与他争争夺夺,说了许多,又是国外客户又是打出中国风采啥的。


    厂长摇摇头:“哼哼哼,洋人知道我们厂,也是应该的嘛,我们厂还投拍了一部电视剧咧!”


    销售员打了个电话,向安夏汇报情况。


    此时已经有别的销售员找到可以供货的厂家,安夏便让他回来,别管这事了。


    这位销售员那是真敬业,老板都让他回来别管了,他还往南稍微走了走,在云南境的几个村子寻找城里人很少见到的东西:极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织物,还有农作物。


    每种样品他都带了一些回来,除了干货和织物,他还带了……


    “他们当地人管蘑菇叫菌子,炒腊肉炒辣椒,特别鲜,这几个蘑菇干我都吃过了,特别好吃。还有这个是鲜的,很好玩,你们看!”


    安夏从办公室里出来,路过茶水间,看到这个销售员兴冲冲地用小刀把一朵黄色的蘑菇切开。


    转瞬之间,那蘑菇的切口就慢


    慢被青绿色浸染。


    同事们发出惊呼:“有毒吧!”


    “没有,我在当地都吃过的呢!很鲜的,哎,要不,咱们今天中午就把它下火锅里吃了?”


    “……见手青?!!!”安夏认得这玩意儿,出名的见小人致幻菇。


    销售员笑嘻嘻地抬起头:“啊,安总,你认识啊!是不是也吃过。”


    安夏点点头。


    他又转头对其他人说:“看看,怎么样,我说没毒吧。”


    安夏摇头:“你们还是别吃了,这个菇是有毒的。”


    同事们不约而同,向后退了一步。


    安夏继续说:“加热不够就会中毒,在云南吃没什么关系,那里的医院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该怎么治。我们这边的医院,就算你坐急救室门口吃,可能都救不回来。”


    销售员只得十分遗憾的把蘑菇切成碎末末,以防别人误捡了去,再用纸包好,扔到垃圾箱里。


    安夏随口问道:“你说那个村办厂投拍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叫……《江湖恩仇录》?”


    安夏:“!!!”


    如雷灌耳,当年讨论这部剧的贴子,在当时最大的华人论坛“天涯”上连盖几十页,与周公子大战易烨卿并称“镇涯神贴”。


    安夏当初专门去找了这部剧看。


    男主叫李小刚,他的爸爸叫李大刚,父子弄得像兄弟。


    李小刚会自称“我是赫赫有名的游侠李小刚”。


    反派黑凤凰可能是后世各种反派的标准模板,经典台词:“哼哼,没想到吧,老娘黑凤凰又回来了。”


    总之是一个当时看着很雷,过许多年回味有种谜之搞笑的片子。


    最大的可取之处是在四川实景拍摄,拍了不少九寨沟和黄龙的风景。


    没想到竟然是个村办厂投资的。


    安夏忽然想到后世各种电视剧里的疯狂植入广告,如今还没有,可以考虑一下。


    此时的电视剧,都是精耕细作的路数,什么《红楼梦》剧组光是演员进行古典训练就要一年,《西游戏》就那么几十集,拍了三年……


    安夏觉得如果是都市剧,应该不用那么麻烦,拍摄速度也可以快一点。


    她通过钱台长打听最近全国有哪些拍摄电视剧的动向。


    正准备开机的几部,都跟她想要的不一样。


    钱台长跟她说了另一个消息:“沪市台引进了一个外国的喜剧,所有活动场景都在一个场景里,还有现场观众,总在笑。我看了他们试翻译的一集,还挺有意思的。”


    “叫什么名字啊?”


    钱台长回忆了一下:“正式的中文名还没定,英文名好像是叫……生长痛?”


    安夏听着这三个字,觉着腿痛……她眨眨眼睛,问道:“是《gropas》吗?”


    “啊,对对对,是这个名字,我就记着中文意思了。”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成长的烦恼》。


    安夏对这剧印象极深,因为爸妈特别喜欢,时不时的拎出来重温。


    一个七十年代的美国家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家里还有一个巨型双开门冰箱,儿女们那么多,一人一个独立的房间。


    爸妈看的时候,一直在说什么时候自家能追上他们家的生活水平。


    然而直到2022年,沪市的朋友高喊着要买双开门冰箱囤菜的时候,群里一句话打破了她对囤菜空间的憧憬:


    “我知道你买得起双开门冰箱,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冰箱吗?你家有这么大的地方放吗?”


    钱台长对那部剧的评价非常高,同时感慨:“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出一部这样的家庭喜剧。


    ”


    “啊……没有吗?”安夏茫然。


    她记得肯定是有的,《我爱我家》《家有儿女》不都是吗?


    印象里,《我爱我家》在前面,《家有儿女》很新了。


    《我爱我家》的导演大名,安夏记得十分清楚,当即便想办法跟他搭上了线。


    英导听说紫金电脑公司的老板找上了自己,觉得有点困惑。前一年,他刚刚担任了首都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顺便又演了《围城》里的赵辛楣,拿了百花奖的最佳男配。


    不知安夏来找他,是为了导演的身份,还是演员的身份。


    安夏与英导见面之后,直接问他知不知道沪市电视台新引进的那个美国情景喜剧。


    “知道,我也看了一集样片,挺有意思。对了,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个差不多的故事,叫《我爱露西》,也是个好玩的故事。我觉得,这种形势的电视剧,搁咱国家也一定受欢迎。”


    安夏鼓动英导可以先考虑筹拍一部类似的片子。


    英导很心动,但是又有些担忧,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国内还没有任何试水的片子。


    当第一个试水的人可能会一飞冲天。


    也可能会直接坠落崖底。


    英导犹豫道:“要不,咱们等沪市的那个生长痛先播了,试试水?反正都已经引进了,播出也就是今年底明年的事,咱们筹备不也得花点时间吗?”


    安夏见说服不了他,便换了个法子:“要不?咱们先拍一集试播片?你看人聊斋西游记都先放三集试试水的呢。”


    英导本来就有这个想法,只是试错成本太高,他不敢倾其所有砸下去,现在有人愿意全资赞助,亏了也不要他赔,那何乐而不为?


    安夏则铁了心要往里面掺紫金的广告,哪怕试行片质量不行,咱挑挑捡捡,后期做个整活剪辑什么的,就不信火不了。


    多少垃圾电视剧,是靠恶搞剪辑给盘活的。


    安夏当年的公司市场部,也就是拍个二三十分钟的视频,拼拼凑凑,能剪辑出一百多个买量小广告出来。


    她做为端内开发,跟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对整体操作流程非常熟悉。


    她对英导非常有信心。


    《江湖恩仇录》都能有这么多人看,以英导的才华,不可能还不如那个片子!


    安夏觉得自己挺能忽悠,没想到英导更能忽悠,才几天的功夫,他就把人都给攒齐了。


    齐了齐了,剧组第一次见面,编剧就当着安夏说了大实话:“我不会写啊……”


    英导“嗐”了一声:“这有什么?谁都不会写,放眼全国也没人写过,试试呗。”


    编剧是个老实孩子:“可是我连电视剧都没写过,只写过小品。”


    英导拍着他的肩膀:“小品好啊,写得快!咱们这片子啊,是边写边拍,剧本要得急,必须找快手,我听人说你的手特别快,跟蹿稀似的,随便酝酿一下,一会儿工夫就拉完了,站起来就走。”


    这个充满味道的邪门比喻把编剧给整懵了。


    安夏默默扭头。


    安夏做为全资甲方,对剧集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带上互联网,别的随便他们发挥,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好玩就行。


    没多久,第一集的剧本出来了,植入广告过于硬核,开局就是网页商品展示。


    说这家孩子开局就跟人在网页上聊上了,本意是交个高级笔友,结果对方拼命给他推销蔬菜水果。


    这孩子瞎跟人说要买,有一天有人来敲门,门一开,好家伙,几辆卡车在小区外面等着卸货,车上是几千斤的特产。


    经过了许多曲折,全家人各显神通,找单位的找单位,求饭店的求饭店,最后由批发市场包圆


    了。


    当时全国各大电视台刚好引进了一部乌比·戈德堡主演的电影,名叫《冒出来的杰克》,剧情就是女主在电脑上忽然收到间谍男主的聊天信息,引发的一系列后续。


    这集试播片的剧情不像电视剧,更像电视台的小有关。


    甚至片尾的镜头还放了一只狗坐在电脑前面,双爪搭在键盘上。


    意思就是“网络世界里,你都不知道对面坐着的是人还是狗”,刚好契合这个故事里小孩子捣乱的起源。


    试播集让很多工厂和公司见识到“原来互联网可以用来卖货”。


    让紫金电脑销售的员工在跟人开聊的时候,省了不少时间,免得还要解释半天,什么叫互联网,什么叫网上卖货,底层逻辑是什么,顶级设计在哪里,交付价值是什么,过程抓手在哪里……


    对于商人来说,这部片子的意义在于赚钱。


    对于其他人,特别是憧憬爱情的人们来说,网上瞎聊天,还能聊出个什么紧张刺激浪漫的邂逅,这是他们非常期待的。


    小雪收到了很多信件,都是问“买你们家的电脑,可以跟不认识的人聊天吗?”


    嗯啊哦……这不是电脑的事,这是中国电信的事。


    “看见没,人民群众都盼着呢!”安夏给软件部开会的时候,把那些“群众来信”放在桌上。


    聊天室软件的计划已经加入豪华排期。


    唯一的问题是软件部的兄弟们不理解这种东西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跟陌生人有什么好聊的啊!”


    “咱们不如做个点对点的?上网交给电信的钱,比打长途电话省。我往家打长途,一分钟要一块五,一小时得九十块钱,上网一小时全部加在一起才四块八。”


    安夏看着那个提出想做点对点聊天的员工:“想法不错,你想好要怎么做了吗?”


    “啊……这个……目前就是一个想法。”


    “那考虑过实现的路径吗?”


    “想过!”员工支楞起来了。


    他说了一堆这这那那的技术术语,旁边的同事听了连连点头。


    真是需求促进科技进步,十八倍的差价让连企鹅的抄袭对象icq还没有在以色列诞生的时代,就让一个中国人想到了。


    公司里有不少人都是外地的,他们平时不能回家,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去一趟,长途话费就是他们的痛点。


    “点对点的聊天程序,跟聊天室可以一起做。”


    “啊?”软件组长有点懵逼。


    根据安夏钦点的排期计划,多人聊天室的优先级比点对点聊天高多了。


    点对点聊天甚至都没有立项,只是几个员工在辱骂中国电信的长途话费时,自己琢磨出来的。


    他们甚至都没人看过《冒出来的杰克》。


    安夏推荐之后,他们才想办法找片源,在某录像厅门口看到立着的招牌写着今晚要放,结果看了两部高强度黄片之后,老板就要收摊走人,他们还跟老板拍桌子吵架。


    大有老板不让他们看这片,他们就要举报老板的意思。


    老板表示这辈子没见过这种要求,有人跑来午夜场的录像厅,居然真的是想看外面节目单上写着的片子。


    那玩意儿……是给警察看的。


    为了息事宁人,老板干脆把录像带借给他们了,让他们拿走,不用租金,不用押金……快!滚!!


    一伙人,大半夜的窝在公司的录像机前面,盯着女主的电脑屏幕,手里拿着笔写写画画。


    比上网课还认真。


    现在“中国货”已经有了留言板可能,他们打算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网页聊天功能


    。


    “网页聊天?能有聊天记录吗?”安夏看到他们递上来的项目说明。


    在安夏的记忆中,网页聊天,关了页面再重开,之前聊的一切就都没有了。


    “聊天记录?”程序员们完全没想到,世上还有聊天记录这种东西。


    在他们想来,网上聊天不就跟打电话一样,把事情聊清楚了,然后再签具体的文字合同不就行了吗?


    难道网上聊天还能做法律证据不成?


    “如果要存,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会占服务器的存储量,要是用的人多了,时间久了,对服务器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嗯……这样吧,你们开发两个功能,一个能存盘,一个不能存盘。不能存盘的免费,能存盘的收费。”


    这都能想到怎么赚钱?!


    “这叫差异化!占用服务器的人付钱,这不是很合理吗?”


    对,确实,特别合理。


    但是上线几天之后,从最终客户那里来的反馈不好。


    不是这个功能没人用,外国客户确实喜欢用,问题是商户们接不住啊。


    说西班牙语的人发过来一句:“ho”,商户直接懵逼:“我家小子跟我说外国人打招呼是hello,这个ho是什么?”


    更别提后面的话了,根本就看不懂,一堆曲里拐弯的是个啥啥啥!


    最终,还是留言板好用。


    他们把留言板上的内容发给翻译社的人,再请他们帮忙写好回复,直接发送电子邮件给海外客商。


    除了义乌、深、广,还有一些想要走出国门的大型企业都在“中国货”上挂了介绍。


    海博翻译社原本生意惨淡,不然马老师也不能跑到义乌去进货,就想倒腾点东西,至少能给老师们发出点工资来。


    现在生意不惨淡了,光接义乌的单子,就足够养活他们社里所有的人。


    当然,光有一个新木盆是不能满足马老师的,如同《渔夫与金鱼》故事中的老妇,还想要新房子、想当贵妇人、想当女皇……


    马老师找到安夏,与她商议如何扩大规模的事情。


    “能不能把我们翻译社的主页放在留言板旁边,这样想要联系我们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聊了。”


    嗯……


    安夏忽然顿悟。


    那个即时聊天功能,普通人用不上,咱可以跟马老师用呀。


    “中国货”上,再次上线了实时聊天。


    点开一个实时聊天,匹配的是三方:海外客户、国内供应商、海博翻译社的在线翻译官。


    系统自动接入后,会打出一个笑脸图标,做为欢迎。


    客户打出第一句话,海博翻译社的人会判断来客所用的语言,然后匹配对应语种的翻译者。


    国内供应商的人实时跟着,聊到产品性能、价格等等的时候,由供应,再由海博翻译社的人翻译为对应的语言。


    网上聊得差不多了,最后才是转入线下的签约环节。


    这项服务,海博翻译社收翻译费,海博翻译社和国内供应商向安夏交付沟通信息费。


    国内供应商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要支付一笔聊天记录保存费。


    刚开始没有人选择保存聊天记录,这笔钱还挺贵。


    直到有一天,海博翻译社的人把数字打错了,手一抖,报价两万,少打了一个零。


    国外客户见状大喜,当即就提出要订五十万件。


    幸好是阿拉伯数字,国内供应商也能看得懂,当即就提出异议。


    之后,好几家公司都买了聊天记录保存服务,预备着万一哪天翻译出错,好以此为凭索赔。


    安夏得知


    此事后,也觉得“中国货”上不能只有海博这一家翻译社。


    一家独大,缺乏竞争,少了那根绷紧的弦,就会出错。


    招商部门再次向全国其他翻译社进行招商,欢迎他们入驻。


    一时间,老牌翻译社、新成立的翻译社,连公司都没有,只是扎堆成团的大学外语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全都涌过来,想要找寻工作机会。


    公司里审核不了专业,只能审核公司资质,现在只收有公司背景的材料。


    不然,要是翻译出了偏差,上哪儿去抓个人去。


    要说马老师不愧是马老师,他适时打出了“招聘”的招牌。


    他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劳务派遣制度,这次招的不是正式员工,而是劳务派遣员工,也可以叫合同工,或者外包。


    未来有多少硕士毕业生都愿意进他手下公司里当外包。


    现在就有多少想赚点零花钱的外语人才愿意到他手下的翻译社里当劳务派遣。


    紫金聊天网页支持远程接入,只要家里有电脑有网络的个人,就可以在家里做聊天网页的实时翻译工作。


    马老师那会儿以一人之力,又是审核来应聘人员的翻译专业能力,又是琢磨怎么干翻其他翻译社,一家独大。


    他又跟安夏商量:“安总,你看现在网页上已经有二十多家翻译社了,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客户也不方便找,是不是……”


    “做竞价排名吗?”安夏脱口而出。


    百度搜索、淘宝直通车、微信的公众号搜索……凡是带搜索性质的产品,谁没这玩意儿,bat三巨头都一样。


    谁给的钱多,谁就能上。


    此时的马老师对这个名称还十分陌生,他来找安夏,只是本着一个纯洁的想法:做个评价系统。


    每笔交易结束后,不管谈成没谈成,客户都可以给翻译者打个分。


    翻译社里每个译者的分数加权平均排名,成为翻译社的分数。


    再按分数给翻译社排个一二三四五……


    “哦……你说这个啊。”安夏对这个评价系统特别熟,毕竟她网购、外卖这么多年,收到的“好评返现”小卡片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


    评价系统是得上一个的,不然这么多翻译社,国内供应商看着两眼一抹黑,总不能点名点将吧。


    安夏暂时不想上竞价系统,一共才二十多个翻译社,一眼就能望到头,跟之后动辙99+页的场面不一样,这个需求不是很强烈。


    但是可以干点别的。


    交了服务费的翻译社,都可以把自己社的照片和介绍挂在网上,被国内供应商挑选。


    追加一笔橱窗费,就可以出现图片+翻译社的名字。


    在一堆字里,突然冒出一张照片,那会非常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还有追加“字体加粗费”、“字体闪烁费”……等等各种费用。


    想把各种特效拉满,一个月要多交五百块钱的费用。


    这是土豪榜,打开“实时聊天”——“选择翻译社”之后就能看到。


    在角落里还有一个“看好评”。


    在这里面是自然榜,按评分来排序,当然,这个评分是求来的、哭来的、还是好评返现刷出来的,无法判断。


    “这也真是……想绝了。”程序员对老板在几秒钟之内就想到的花式收费法表示佩服。


    安夏笑笑:“收不了多久的,能收就早点收。”


    所以,安夏说这事不长久,她觉得,以马老师的悟性,他很快就会跟自己抢生意了。


    她得先利用马老师对当老师这件事的迷之热情,把他多稳着几天。


    马老师对搞评级那是真爱。


    他不仅与安夏


    合作,搞出了翻译社之间的评价体系。


    还搞了翻译社内部员工之间的评价体系。


    某位翻译官的翻译速度快、准确性高、客户满意度高,在社内的网页也会有一个展示。


    海博翻译社现在不仅承接实时网页翻译,还会接“代写书信、合同”等等业务。


    客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翻译官来做这些非实时翻译,如果实时翻译的时候遇上这些翻译官在线且空闲,他们也可以点选这些翻译官。


    当然,“这是另外的价钱。”


    安夏对这项业务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这要是像之前那样,给人把数字,或是某个重要用词瞎翻给翻错了,那会连累“中国货”网站的名声。


    为此,她也实行了保证金制度,想在网页上挂牌的翻译社,必须有交纳保证金,用来防止他们犯事之后,直接卷细软跑路,留个烂摊子给国内的供应商。


    几家大翻译社会有专人对在线聊天网页的翻译内容进行实时抽检,事后也会有人对聊天内容进行事后质检。


    小翻译社就做不到了。


    中间出了几起不是明显的错误,但是用词不那么准确的事件。


    尽管只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用错了,德语单词的阴性阳性中性弄错了这种事情,不过也挺掉逼格的。


    安夏几次要求他们从严抓质量,但是这种小翻译社,一般都是老板自己个人能力特别强,顺便带几个兄弟一起飞,忙起来,老板卷着袖子自己都上了,谁还有空管质量。


    “要是质量跟不上,就不要跟这家合作了,丢不起这个人。”安夏对国际部负责人说。


    国际部负责人也很为难:“可是安总,现在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实时聊天平均每小时会被唤起两三百次,每次平均二十分钟。


    现在一共二十五家翻译社,平均时段同时在岗的翻译人员只有两百人,要是有哪段聊天时间超过时间,或是发起聊天的人过多,聊天室就需要等待。


    我接过一个客户的投诉,他说他和国外客商等了半个多小时,都没等到翻译过来,他们只好留了邮箱地址,慢慢沟通。”


    安夏点点头,她召集所有挂牌翻译社的老板过来开会,再次要求他们从严抓质量。


    “如果翻译能力不行,宁可不要,也不要乱翻。要是小毛病不断,加在一起三次,就扣掉保证金!”


    大学扩招吧,人员质量良莠不齐。


    大学不扩招吧,连人都没有。


    头疼。


    安夏很思念网页翻译,虽然不管是百度、谷歌、有道还是必应,遇上长句子就经常翻得驴头不对马嘴,但连蒙带猜,努力努力,还是能稍稍理解那么一点点的。


    她问了一下开发网页翻译的可能,工程师们表示,只能翻单词,长句在逻辑上实现不了。


    何况中国人有语文考不及格的,外国人也会说病句,拼错单词,肉人翻译能凭自己的领悟理解一下,或者问清楚,机器人翻错了,算谁的锅?


    安夏把这件事的优先级排后,让网络项目程序部完成其他优先任务之后,记得再搞这个。


    就在安夏正在为翻译社的事情头疼的时候,忽然“中国货”又蹿上了新闻。


    报纸标题写的是《耶鲁女孩求学路》


    里面前半段是说这姑娘是个残疾人,腿脚不便,但是学习特别刻苦,家里是开电器修理铺的,钱不多。


    今年她在春季入学考试的时候,考了一个特别棒的成绩,获得全奖,去了耶鲁。


    后面说她家里在镇上开了一个电器修理铺,挺穷的,她就算是残疾,也得帮着母亲帮人缝衣服挣钱。


    后来因为紫金电脑的“免费体验互联网”点设在她家,所以,她得以拥有


    了电脑,还可以不用担心电话费,随便上网。


    于是,她就成为了海博翻译社的员工,远程接单,为商人们提供在线翻译工作。


    翻译赚到的钱,比她爸修电器、她妈缝衣服挣到的钱,要多很多。


    她的父母看到知识真的可以挣到钱,才没有让她像身边其他的同龄少女那样,随便找个愿意给彩礼的、活的、男的结婚。


    毕竟她翻译两个月的工资,比镇上的平均彩礼还高。


    家里人不干涉之后,这个姑娘自己不断努力,甚至还得到了马老师的亲自指点和资助,参加考试,拿到奖学金,成为传奇。


    一篇报道,宣传了海博翻译社,宣传了“中国货”网页,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没有见过这种不动声色的宣传,但是安夏可看过太多了。


    “味儿太冲,这个新闻……要不是马老师自己供稿,我把报纸吃了。”安夏扬起嘴角笑道,她在文章的角落里扫了一眼消息来源,果然看到了马老师的名字。


    不出所料,海博翻译社出名了,非常有社会责任感、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各种美名接踵而来。


    既然马老师开了一个头,安夏要是不接着来一波跟风宣传,岂不是很对不起自己。


    “中国货”要宣传,远程办公也可以宣传一波,还有“免费上网体验点”,咱紫金电脑也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好不好!


    要是没有咱的免费上网点,这妹子也没地方接单去啊~


    安夏跟风之后,连带着isp接入商和电脑提供商也紧接着凑上来,说自家服务多么好,硬件多结实。


    广告商们一个比一个努力,有电视台记者还亲赴“耶鲁女孩”家,拍摄她的工作场面。


    即使是出于保密原因打了马赛克,但是,观众朋友们还是看到了原来在网页上可以聊天?!


    开始有吃饱了撑的人联上了“中国货”网页,不为买东西,就是想问一句“翻译官是不是女同志呀?”


    这种人一开始就会被踢掉,有些人懂几句英语,开始还装模作样的问货,没多久就露馅了。


    骚扰一多,对供应商的正常经营生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占用了翻译社的人手。


    供应商们纷纷投诉,要求“中国货”网站说句话呀,想想办法呀。


    安夏早有准备,专门用来瞎聊天的聊天室早已建好,刚好可以拿出来公测。


    第一代聊天室,最多可以同时容纳三百人。


    聊天室的名字相当的耿直:缘分天空,e网情深,真情驿站,心灵港湾……


    开放第一天,所有聊天室都满了。


    技术部通过ip地址解析,看出国内当下巨大的贫富差距。


    大家都不知道要聊什么,进来的人虽然多,但最多说几句话,就不说了。


    还有一种情况:莫名其妙的就吵起来了,越吵越凶,从他们发言的速度来看,打字速度起码超过国内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当他们开始互相问候对方亲属的时候,管理员把这两人都踢了出去。


    “得有人起个头,引导一下。”安夏说,“得让人知道,在这个聊天室里能说什么?”


    网络项目组的员工每个人都背负了一个聊天室的引导工作。


    某员工进去说了一句:“求问,我今天做豆腐脑的时候,不小心糖放多了怎么办?”


    下面果然出现了:“豆腐脑跟糖有什么关系?”


    “你家吃豆腐脑不放糖啊?”


    “放糖还能吃吗……”


    另一个员工则比较硬核:“有人知道怎么把cpu超频吗?会不会烧啊?”


    还别说,真有不少人在下面帮忙支招。


    这个员工跟人瞎扯了一


    通,有个热心的人问他在哪个城市:我在电脑城摆摊,你过来,我免费帮你搞一下。


    其他瞎聊的就更多了。


    有一个男同事,刚进公司的时候是个翩翩美少年,后来沉迷公司的小零食,现在已经是个球了。


    他给自己起了个“紫魅妖姬”的名字:“今天好热呀,可是班上都没有人穿裙子,我想穿又不敢。”


    啧啧,下面对话记录疯狂往上刷,根本都看不清。


    安夏站在他身后,默默地看着这位初代互联网诈骗犯:“有人问你在哪里,晚上有没有空诶。”


    “哇!”紫魅妖姬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


    “男孩子出门在外,要注意保护自己。”安夏说完,又悄然飘走。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分出武林盟主和魔教教主。


    有几个气氛被带得特别硬核科技的聊天室里,偶尔会乱入一些来找“美眉”的id,聊天室里的常驻人口就会以无情的暴风雨之势,把他们喷出去。


    刚开始,这些聊天室里的人,主要是互相之间答疑解惑,或是分享刚刚知道的新科技。


    后来他们就不满足这一切了,网页聊天室无法进行保存,今天聊完了,明天想再回味一下,什么都不剩。


    甚至都不记得某个知识点到底是哪位大佬讲的。


    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可以保存聊天记录。


    虽然,可以开通收费保存聊天记录的功能,本室内的几位大佬也愿意出钱。


    可是,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想保存聊天记录,还想方便查找。


    技术总监向安夏请示是否需要调整工作人民群众特别想要这些功能:“想想想,都可以想……先想着吧,聊天室功能暂时不要动,你们的论坛引擎做好了没有?”


    “还在测试,我们会抓紧的。”


    安夏点点头:“你把老柯叫进来。”


    老柯,硬件项目负责人。


    安夏觉得他寂寞很久了,是时候考虑让服务器的硬盘容量稍微升个级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