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麻醉药品逐渐被注入患者体内,相应的血生化结果也出来了。
由于一开始的判断是进行性血胸,最初的b超显示也仅有肺部的异常阴影,因此这场手术严格来说应该属于胸外科,并不是专注于心脏手术的温棠的强项。
胸外科在收到急会诊的消息后,也马上安排专业的医生来接手后续的治疗。
温棠见胸外的规培生已经着手消毒准备开胸,便打了个招呼准备离开。她留在这里帮不到什么忙,不如继续去现场帮忙抢救新送来的病患。
“老师,患者的颈静脉好像有点怒张。”在她一脚踏出抢救室的时候,洛冉突然叫住了她。
温棠闻言眉毛微皱,不敢掉以轻心,转身回到患者身旁。
伴随着患者费力的吸气与呼气,颈部静脉出现明显的鼓起与回落,深吸气时颈静脉怒张尤甚。
观察患者颈静脉的同时,她握住那只纤细惨白的手腕,患者的血压控制还算可以,手腕处可以感受到动脉的搏动,但是随着吸气的发生,脉搏却随之显著减弱,这是临床上典型的“奇脉”。
虽然胸腔积液时也会出现“奇脉”的体征,但联合颈静脉怒张,却让温棠不得不多想。
“颈静脉怒张,存在奇脉。”她一边拿起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带上,一边吩咐洛冉,“去催一下刚刚做的ct结果,要他们快点送过来。”
本该有力的心跳声如今十分微弱,像草原上远方传来无力的搏动声。
温棠微微叹了一口气,低血压、心音遥远、静脉压增高,这是典型的beck三联征,也是心包压塞的重要体征。
这代表,患者可能不止胸腔内的脏器或者大血管存在损伤,心脏也有可能被穿透。
但是目光所及处,患者的身前却不见明显创口,她用一贯不带任何情绪起伏的声音询问旁边的护士,“她后背的伤口大概在什么方位?”
“肩胛骨内侧。”专业的护士马上给出回答。
“先别急着开胸,做个床旁超声心动图。”温棠制止了胸外规培生进一步的动作,解释道,“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心包压塞。”
胸外科的规培生稍加思索,马上明白其中的诊断依据,点点头说:“好的老师。”
趁着护士去把机器推过来的空隙,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您为什么说同时存在,会不会患者胸腔内其他脏器没有出血,血压的异常可以用心脏穿透伤引起,持续性失血所以补液无法改善血压,同时进一步出现心包压塞?”
温棠不擅长主动与人打交道,但是作为一个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却一直是有问必答:“首先,患者入院时的检查结果我看过,心脏区域未见明显异常,而肺部的阴影却明显可见,这证明患者早在心脏穿透伤发展成心包压塞以前,胸腔内就已经出现出血现象。”
“其次——”她接过护士手中的仪器,一边头也不回对着推门而入的洛冉说,“洛冉,你说下你的判断吧。”
“啊?好的。”洛冉楞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在进行胸腔穿刺时,未凝固血液量很大,不符合常规意义上心脏穿透伤的认知。而且我观察过,最初患者并没有颈静脉怒张的现象。所以说,患者在心包压塞尚未进展恶化时,已经出现失血过多的表现,这证明其胸腔内一定有第二个伤口。”
她耸耸肩,打开一旁电脑的医院内网,进入对应的检查结果界面,“而这一点,ct的结果也很明显,右肺和心包均有出血。”
“啪啪啪——”不知从何处突然出来一个穿着洗手衣的男医生,此刻正起劲地鼓掌。
“不错呀,温棠你带的这个学生很不错。”他冲洛冉挑挑眉,“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胸外,我介绍我们科主任给你,到时候咱俩就是师兄妹。”
温棠斜睨一眼来人,她也认识,胸外科的李衡,也是本科她的直系学长。
“不用去你们胸外科小洛现在也是科主任的学生。”她指着屏幕问,“来看看,超声心动图还看得懂吗?”
李衡摸着下巴思索道:“脏层、壁层间有无回声区,剩下的就看不懂了,我又不是心外的。”
“右心室流出道变窄,室间隔向左心室偏移……”温棠面色不善,“可以确诊心包压塞了。”
说着,她抬头看一眼吊儿郎当走到凳子上坐下的男医生,“李衡,这场手术得合作。”
李衡见温棠给出判断,收起脸上的嬉皮笑脸,正色道:“开胸以后,你们先处理,再换我们。”
温棠看向床旁的引流管,鲜红的血液仍顺着透明管道滴落,不到一个小时,胸腔内引流出的血液已经达到200ml。
胸腔内的出血仍未停止,虽然看起来骇人得很,但这种情况下,心包填塞随时有可能引起心脏停跳,风险更高。
她没有多说什么,一边看着洛冉正中打开胸腔,一边在护士的帮助下换好手术衣。
原本鲜活的心脏如今十分肿胀,每一次搏动都让人担心这只装满了水的“皮囊”会不会彻底涨破。
心脏被彻底暴露后,温棠看着注射器内红色的液体,头动也不动地说:“等下切开心包后,你把腔内液体吸引掉。”
洛冉立刻回复:“好的。”
待心包腔内积存的血液被逐渐引流后,温棠修长的手指轻柔地进入心包查探,慢慢分离各种粘连在一起的组织。这一步看着简单,却要时刻注意手下的力道,以防撕裂心肌。没过多久,她额头上便沁出一层薄薄的汗水。
等到洛冉用温盐水冲洗心包腔时,温棠长呼一口气,后退到一旁的凳子上休息片刻。
李衡看着洛冉的操作,认可地点点头:“这姑娘,颇有你当年的架势啊!”
“什么?”她瞥了他一眼,“小姑娘比我厉害,刚刚也多亏她观察到患者的颈静脉异常,不然等拿到ct结果后再……”
想到这里,温棠心中升起一股后怕的情绪,即便说她拿到影像结果后马上回去抢救并不算违规,可这样子却是平白给患者增加风险。于她来说,法理可容,道德难安。
好在直到最后缝合结束,也没有再出现别的意外,温棠对着李衡点点头:“我先回急诊,后面交给你了。”
“放心吧。”李衡虽然看起来轻佻随意,但专业能力没得说。
温棠之前和他合作过,虽然那时双方都只是跟在导师屁股后面的小跟班,但这让她敢放心把后续交给他。
再回到急诊大厅,急救车与警车的到来没有那么频繁,之前躺在各个角落的患者也被分别交给不同医生治疗。
温棠帮着处理了几位患者后,在晨光熹微之际,急诊再次恢复到往日的氛围,这时李衡也给她发消息说刚刚的患者已经被推入重症监护室。
她紧绷的情绪有些松懈,熬了一整夜的疲惫趁虚而入。
她不知道刚刚经手的、乃至所有被送到华大附院的患者能否度过危险期,又能否在出院后恢复如常。
尽人事听天命,这是她一贯安慰自己的方法。
医生不是神仙,做不到起死回生,也做不到对每种疾病都有救治方法,她能做的,只是竭尽自己全力,去和患者一起努力博取那一线生机。
心外科从来都是手术风险很大的科室,有些人成为心脏医生是因为这样很酷,毕竟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每次手术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不是其他科室可以比拟耳的。
温棠已经快要忘记她成为心外科医生的初衷了,术中的刺激与平淡并不能对她的激素分泌产生太大影响,因此手术成功对她来说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感。
那是为什么呢?
她看见有位中年妇女哭着来分诊台找护士核对信息,终于,她找到了抢救成功的女儿,母女俩在晨光中相拥而泣。
如果能少一些生离死别,倒也不错吧?
……
慢悠悠走回办公室,宣传处的人已经在门口等着。
这种大规模抢救对任何医院来说都是很重大的事件,如今抢救结束,宣传处的人当然要把这件事报道出来,这也是医院实力的一种体现。
温棠虽然已经十分疲惫,仍耐着性子去回答每个问题,本来今天是她们组手术日,为了给抢救让路,部分情况没那么危急的病人由主任谈话,把手术时间改到下周,她现在才能坐在办公室喝着咖啡回答问题。
宣传处的人也知道这些参与了抢救的医生熬了一夜,只问了几个关键问题便告辞离开。
温棠今天的第一场手术被安排在下午一点半,于是上午便干脆躲在办公室里休息。
不知道睡了多久,有人轻轻敲响办公室的门。
温棠睡眼惺忪,起来打开门,却见到一个出乎意料的身影。
“洛冉同学和我说你还没吃饭,我就给你送过来了。”诗南乔举起手里的打包盒,笑意满满。
“你今天不上班吗?”温棠失笑道,把人带了进来。
诗南乔自然地把角落的凳子搬到桌前,和温棠面对面坐着,把打包的饭菜一样样拿出来。
红烧鸡腿,水煮鱼,辣炒包菜,小青菜,还有一小盒西瓜……
温棠越看越眼熟,终于忍不住问:“你这菜,哪里买的?”
“啊,不明显吗?”诗南乔拿出最外面的打包袋,指了指那行蓝色的小字,“华都大学附属医院,就你们地下负一层的食堂。”
一时之间,温棠不知该不该夸她坦诚。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有卡,去负一层打饭比你便宜?”
“我知道啊。”诗南乔理直气壮,“但这样你可以节约下楼的时间,吃完直接去手术室。”
温棠吃了口饭,选择忘记其实科室可以点餐上楼,并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无语。
“唉呀,我这不是上午不在台里嘛,等下次带你尝尝台里的饭。”
菜还没吃几口,便又听见诗南乔兴奋地说:“哇塞,你上你们医院公众号了,好厉害!”
“让我看看写了什么。”诗南乔点击链接进入推送,“急诊第一线,各科室医生组成的抢救团队……其中,心胸外科的医生无疑是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存在……心尖上的刀客,与死神搏斗者……”
推送发出前,相应的文字稿件也发给过她征求意见。但同样的文字从诗南乔嘴里念出来的时候,温棠心中感到些莫名的羞涩。
好像什么事情换到诗南乔身上,都会引起她额外明显的情绪波动。
“就是配合医院宣传,没什么大事,快吃饭吧。”温棠夹起一筷子鱼递到诗南乔嘴边,“张嘴,吃鱼。”
“好吧,不念了。”诗南乔嘴里嚼着鱼肉,含糊不清地说。
推送的文字内容有限,自然不能把每位参与抢救的医护全都写进来,只好挑了几个综合实力出众、形象良好的医生放进去。
吃完饭没多会,温棠就匆匆去了手术间。
诗南乔本就是趁着午休时间过来,自然也回电视台继续工作。
自从上次的节目一炮而红后,便有不少人主动向节目组投递资料,其中还有不少小有名气的明星。
她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份简历,转头联系了那位来华都进修、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风湿免疫科医生。
如果说心外科是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从发展伊始便一直在外科乃至整个医疗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风湿免疫科便是内科这座原始森林深处神秘的麋鹿,曾经许多相关疾病困扰人们终身,却始终无法确诊。即便在如今的华国,仍然有部分人对此不以为意。
这次她联系的采访对象,便是一位致力于向大众科普的风湿免疫科医生。
同样地,在正式录制节目以前,她需要和对方沟通好,并确定好最终问题。
四号楼一楼咖啡厅里,诗南乔向那位走进来的女生伸出右手:“黄医生您好,我是诗南乔。”
黄怡温柔一笑,微微颔首道:“上次的《一对一》我看过,诗小姐提出了很多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终于有机会见到本人了。”
午后阳光正好,灿烂而炙热的阳光洒进咖啡厅的实木地板上,吧台处手磨咖啡的香气悠长持久,一切看似都那么和谐、美好。
诗南乔和黄怡聊了很久,久到日暮沉沉,两人才确定录制时间并分开。
直到这时她才有空拿出手机,就在她习惯性地打开微博浏览最新消息时,却惊讶地看到一个热度持续上升的词条——
“年仅27岁的博士毕业生,究竟是‘学术新星’还是‘科研妲己’?”【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