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再次站在学校门口,孟繁的心情有些怅然,虽然还没有真正离开,但已经有过一次离开经历的她,心里知道今天就是她能以学生身份待在这个学校的最后一天。
这时候,初一初二的学生也都已经放了假,只有她这一届学生来学校处理最后的事宜,这会儿学校里只有零散的一些人,有人倚在护栏上看着学校,也有人在操场上转圈走动,在清晨的微凉下,感受着这个学校。
孟繁在学校站了一会儿,还是迈开步伐,走进了学校。
教室大门敞开着,里面只有三个人,见到她时,都笑着与她打招呼。
“孟繁,你的书没带走啊。”
“嗯,今天来带走,我先搬到宿舍里去,”孟繁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将所有的书都收拾出来,“之前来不及搬。”
“我们帮你一起,这么多书很重的。”
“对啊,反正我们也没什么事。”
三人都站了起来,一人一摞,包括孟繁自己,将所有的书都抱着,往宿舍走去。
他们当中也有男生,但这会儿的女生宿舍就是一个空房,男生进出也不要紧,便将她的书搬到宿舍,放到底下的空床板上。
“谢啦,这些东西放在这就行,待会儿我们结束了,我会自己过来拿的。”孟繁笑着道了谢,四人一起往教学楼走去。
这时候大家才有闲心聊天。
“孟繁你考上了吗?”
“考上了,到了嘉宁中学的分数线,之前填志愿的时候我就是按照学校顺序填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上,你们呢?应该也都考上了吧?”
早早来学校的这三人,平常的学习成绩都还不错,只要不是发挥失常,也都能考上高中。
果然,三人也都考上了。
“我也到了嘉宁中学的分数线,但我没填这所学校,因为它离我们家太远了,每周去学校不方便,就往下了一档。”
“我去春南中学。”
“我是三仁,可惜,我们都不在一个学校。”
四人一边聊一边走,一直到了教室里,也依然站在一起聊天,说着考试的成绩,说着学校的情况,也说着放假这些天的快乐。
中考结束还要高考,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每年寒暑假都有不少的作业,唯独初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完全没有任何作业,也是他们可以学生期间唯三能享受的大长假。
剩下两个长假是小升初的暑假和高中升大学的暑假。
聊天的间隙,来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人凑过来跟他们一起聊天,有的人则坐到了座位上,但随着人越来越多,也很快有了话搭子。
“孟繁——”
“来啦,”孟繁笑着拉住冲过来的王美佳,“我都跟人聊了好久,你怎么现在才来。”
“哎呀,早上起晚了嘛,我昨天晚上看电视剧看到一点多,早上被我妈骂着喊醒的,一觉醒来发现居然在那个点,吓死我了,还好没迟到,”王美佳挽着她的手臂,“你考上了吧,是不是,怎么都不打电话给我。”
“不好意思,我忘了,”孟繁连忙道歉,“不止我考上了,玉兰跟蒋秋也都考上了。”
“看在你们都考上的份上,就原谅你们啦,”王美佳笑着说道,突然眼睛一亮,立即挥手,“玉兰,你怎么来的比我还晚啊。”
“我们家出来就只有这个班车时间合适,别的都太早了,”孟玉兰快步过来,站在孟繁的另一边挽住她的另一只手臂,“我跟你们说……”
孟玉兰刚到,三人就走出了聊天大部队,开始单独私聊。
过了一会儿,蒋秋过来,四人小队集齐。
刚刚中考结束,蒋秋不像中考前那样严肃,她家里也让她看电视什么的,所以很快就接上了孟玉兰跟王美佳的话题。
孟繁这段时间虽然没有看电视剧,但她前世这时候看的多啊,自然也接上了话题,且说起了后面还没有播的结局。
在三人极力想让她剧透的情况下。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啊?”
“我不是在县城么,那里的报刊亭有好多娱乐圈杂志,里面有些杂志就会写全部的剧情,这个电视剧在别的地方台已经播过了。”孟繁说着,回忆着脑海里的电视剧细节,挑自己记忆深刻,且确定没记错的内容跟她们剧透。
不止四人聊的尽兴,其余同学也一样聊的尽兴,直到班主任过来,咳嗽一声。
热切的聊天氛围瞬间安静下来。
班主任笑了笑,挥了挥手:“时间差不多,都回教室吧,我们要分发毕业证,等该说的都说完,你们再聊。”
这话说完,不少人都惊了一下,随即想到大家都已经毕业,这才又笑了起来,甚至跟班主任开起玩笑。
孟玉兰班的班主任走出办公室,她快一步先回了教室。
孟繁等人也进了教室里。
如今的教室里,除了全部同学,便只有空无一物的桌子,所有人像之前一样,认认真真将双手放在桌上,听着老师讲话。
班主任面带笑容开口:“这次中考,大家发挥的都还不错,我们班一共有……位同学考上普高……”
最后的会议,班主任并没有长篇大论,说完该说的话之后,便开始一一喊名字分发毕业证。
“孟繁。”
被喊到名字的孟繁立即起身,快步走上讲台,拿到了她的毕业证。
她走下讲台时,王美佳依然在拿着自己的毕业证左看右看,等她下来,看了眼她手里的毕业证:“我们这就毕业啦?”
“嗯,毕业了。”
“突然有点舍不得,毕业了,我们就不能在一个班上课了,我肯定会想你们的。”
“我也会想你们,我会记得。”
“那肯定会记得啊,怎么可能忘记?”王美佳笑着说道。
孟繁也微笑,目光在教室里转了一圈。
一年两年可能不会忘,但三年五年,八年十年,慢慢地,这些一起在同一个教室里坐了的同学们的名字,就会从脑海中消失。
或许有一天会在路上遇到,但看着对方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却始终喊不出名字来。
“我有点害怕,”王美佳低声道,“我都习惯跟你当同桌了,不知道新同学是什么样的,要是新同学不好相处怎么办?”
“别怕,你的性格好,肯定能在新学校交到朋友,”孟繁说道,“其实我也有点担心,但总要往前走。”
“希望我们都能交到新的朋友。”王美佳握拳道。
“到时候我们约在县城里见面玩吧,”孟繁畅想着未来,“我们还是可以一起去逛街,一起去书店,一起吃好吃的。”
王美佳听着,脸上很快露出笑容,郑重点头:“嗯。”
这次的会议进程走的很快,没过多久,班主任就已经走完了该走的流程,但在他说完会议结束后,同学们依然怔怔地坐着,没有太多的反应。
“祝各位同学前程似锦,一路繁花。”
就在这时,班长突然起身。
“起立!”
所有人同时起身,就像之前每一次上课和下课时一样。
班主任也站直了,笑着看向所有人,在讲台上微微躬身:“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
再见不是结束。
孟繁走到老师办公室,轻轻敲了敲办公室门。
“老师们好。”
“孟繁啊,”科学老师先笑着开口,“这次中考,你的科学考的不错,看来之前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恭喜你啊。”
“英语也考的不错,中考的成绩,不都是蒙的吧?”英语老师说笑。
孟繁红着脸解释:“没有完全蒙,但有些题不太会的情况,我也蒙了一点点,还好成绩不错。”
“确实不错,比预估的要好,你能考上嘉宁中学,跟你自己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冲着她竖起大拇指,“最后的成绩总算是不负你的努力。”
“我也没想到自己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谢谢老师。”孟繁冲着办公室几位老师,深深鞠躬。
她自己虽然努力,但如果不是老师们用课余时间帮她讲题,她肯定不能考出这样好的分数,也上不了嘉宁中学。
鞠躬后抬头,她看到几位老师都微笑着看她,再次羞涩一笑。
走到班主任面前,将一直捏在手里的地址给他:“老师,这是我现在的住址,可以寄信的,麻烦老师到时候将录取通知书寄给我。”
“不麻烦,”班主任收好地址,笑着调侃,“你在最后一年学习提升这么快,以后我再教后面的学生,可有的说了,你会成为标杆哦。”
“也没有那么好……”孟繁不好意思道,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说了一句“老师再见”,便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办公室,王美佳、孟玉兰跟蒋秋都在外面等着。
“今天还有时间,我们还去镇上逛逛吧,孟繁你来得及去县城吗?”
“来得及啊,”孟繁看到几个朋友,脸上的不好意思很快散去,“不过在出去逛之前,还要去个地方,中考前我寄了稿出去,不管杂志社有没有收稿,现在结果都应该寄到了学校里。”
孟玉兰激动:“那是不是又有汇款单?!”
王美佳也激动:“我还没见过汇款单长什么样呢。”
“我有空,”蒋秋笑着接话,“可以一起走走逛逛。”
孟繁笑着走到三人身后,推着三人往前走:“走走走,反正我们有时间,今天不仅让你们看汇款单,还让你们看我是怎么拿汇款单取钱的,还有啊,如果真的寄了汇款单过来,我请你们喝奶茶。”
“好耶^_^”
“奶茶!奶茶!奶茶!”
第62章
“怎么样?有没有?”
“当然……有啦!”孟繁从信封里抽出汇款单,让三人自己拿着看。
这次的投稿并不只是一篇,而是一口气投了四篇,而且都是跟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相关的文章,不出所料,杂志社要蹭热度,所以她投稿的四篇文章,全部被收录。
“一共是八百块钱,好多啊,”王美佳激动道,“没想到你写文章能这么赚钱,我的天,我居然有一个当作家的朋友。”
“没有啦,说破天了我也就是个小作者,”孟繁不好意思道,接回汇款单,“正好今天的钱寄过来,走吧,我请你们喝奶茶,再请你们吃饭。”
“那也是你辛苦赚的,”王美佳在原地转了转,“我妈给了我中午饭钱的。”
孟繁一看,就知道她的想法,笑着碰了碰她的背,推着她往前走:“你自己的钱留下来买首饰、买杂志吧,而且我写娱乐圈文章能赚钱,像你这样期期不落都要买杂志的也有很大关系呢。”
“也是哦,那我就不客气了。”王美佳立即点头,随后用热切的目光看着孟繁,没有掩饰她对免费奶茶和免费一顿饭的期盼。
孟玉兰跟蒋秋对视一眼,两人也都点了头。
随后四人便出了学校,去买奶茶,去拿着汇款单取钱,然后再去饭店吃饭。
吃饭的时候,四人聊的很开心,就好像并没有即将到来的分离。
但终究会走到那一刻。
“到时候我们一定要约着到县城里玩啊,我肯定会想你们的。”
“我也会,一定会想念你们。”
孟繁跟孟玉兰一起,将蒋秋和王美佳送到镇上的车站,看着她们上了车。
看了一会儿之后,孟玉兰转头看着孟繁:“走吧,我去帮你搬东西,宿舍里那么多东西,要全部搬到县城可不容易。”
“没关系,我租的房子就在汽车站附近,到站之后拿过去很方便的,”孟繁跟她一起往学校里走,“你考上春南中学,你爸妈是不是很开心?”
“何止是开心啊,简直是恨不得全村通报,差点就办流水席了,就差钱,”孟玉兰笑着说道,想起什么,转头看向孟繁,“不过要不要跟你大伯母说你的事啊?”
“我考上普高的事吗?”孟繁问道,没有等待孟玉兰回复,就自顾自往下说,“这事没必要特意去说,她要是知道这件事,绝不会为我高兴,反而会庆幸一早把我赶出家门,毕竟高中的学费不便宜,她会很开心不需要出高中的学费。”
孟玉兰皱了皱眉,长叹一声:“这还真是她会说的话。”
“是吧,所以这事不用说,”孟繁笑了下,“算了,不提她,你什么时候去玩啊?”
“过两天就去,”孟玉兰说着要去玩的事,又高兴起来,“自从知道我考上了普高,我妈高兴的不行,说是帮她省了不少钱,所以等我去玩的时候,还能从她那里多拿点零花钱,我跟你说……”
两人开心聊着天,往学校里走去。
走进学校后,路过厕所,孟玉兰突然想到要去上个厕所。
孟繁正想着东西太多,要全部搬着走不方便,听到她这么说,连忙点头:“那你去吧,我在宿舍等你。”
“我很快过去。”
“不用,刚才我们在车站不是看到了去县城的车次时间么,下一趟还有一个多小时呢,慢点也来得及,正好我要理一理东西,把重的东西放进箱子里。”
孟玉兰听着,不再着急,点头缓步往厕所走。
孟繁则快步回了宿舍。
这时候学校里的人比早上更少,宿舍里更是没有人和东西。
她到宿舍之后,便立即唤出学习小屋,二话不说将最重的书丢进去两大摞,随后将学习小屋回收,从床底下拉出行李箱,将略轻的衣服拿出来,然后将剩下的书放进去。
要带去县城的东西包括她在学校的所有家当。
书、衣服、热水瓶、脸盆、床褥、被子……即便她已经往学习小屋里倒腾了两大摞书,剩下的东西依然很多,除了一个行李箱的东西之外,还有一袋子被子和床褥、一袋子衣服鞋袜,以及一袋子装着脸盆和热水瓶等东西的麻袋。
这些东西都不能少,不然孟玉兰得怀疑她的这些东西到底去了哪里。
等孟玉兰上了厕所过来,她的行李箱已经立了起来,剩下的东西七七八八也都装了袋,她看不到袋子里到底装了什么,只看这么些东西就觉得没问题,帮着把剩下的东西也都装了袋之后,拎着装衣服的袋子和装脸盆等东西的袋子往外走。
孟繁则拉着行李箱,将塞了被子等东西的麻袋放在行李箱上,穿过狭窄的床铺过道,走出了宿舍。
站在门口锁上宿舍门。
“待会儿到教学楼的时候要停一会儿,我把宿舍的钥匙和教室的钥匙还给老师。”
“嗯,那你去还,我帮你看着行李箱。”
孟繁费力拉着行李箱,扶着上面的棉被袋子,一步一步往教学楼的方向走,到了教学楼边上的时候,拿着钥匙去还给老师,又跟老师们道了别,随后重新走到通往学校大门的走道,跟孟玉兰一起离开学校。
“这么多东西,到了县城你要怎么搬啊?”
孟繁发愁了一秒,很快找到办法:“我到时候可以在县城汽车站附近找个三轮车,让三轮车拉我去住的地方。”
孟玉兰愣了下,随即笑了:“差点忘了那里是县城,什么都比镇上方便,那我就放心了,不用担心这么多东西你不好拿。”
因为手上带着东西,两人这次往汽车站走的速度很慢。
但还是走到了车站。
学校里的学生已经早早走了一波,这时候停靠在车站的客运汽车上并没有多少人,据售票员说等到出发去县城,路上也上不了太多人。
孟玉兰帮她把东西拎上车,得到售票员许可之后,一人占了后排的两个座位。
又因为车子还没到出发的时间,孟玉兰一直坐在车上跟她聊天,直到回村的客运汽车缓缓从远处开来。
“我走啦,”孟玉兰快步走到门口,回头与她挥手,“你要跟我联系啊,我们回头见。”
“我会联系你的,再见。”孟繁也冲着她挥了挥手,看着她走上回村的班车。
班车开走,孟繁依然将头伸出窗外看着。
“初中毕业了?”售票员问道。
“嗯,毕业了。”孟繁将头收回来,看向售票员。
售票员微笑:“你们现在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呢。”
孟繁眨了眨眼,随后笑开,再次看向窗外,见到了班车转弯前的屁股:“我们都努力考上了普高,未来一定会更好。”
再收回视线时,她心里已经没有了离别的伤愁。
她不能天天在学习小屋里看小说了,还是得抽出一些时间来,看看专业的书籍,哪怕只是看作文书,也不能一天到晚看小说。
孟玉兰离开没多久,她这趟通往县城的客运汽车也出发,往县城走去。
果然如售票员说的一样,这趟车的客人并不多,从出发到抵达终点站,车上的座位也一直没有坐满,所以孟繁一直都能占着两个座位。
下车的时候,售票员还帮她把东西搬了下去。
“这些东西你要怎么拿?有亲戚过来吗?”
“我想喊辆三轮车。”孟繁守着面前的东西,一个箱子,三麻袋东西,她思索着要怎么处理。
“那你在这等着,我帮你把三轮车喊进来,不然你自己拎出去,要费不少力气。”售票员说着,轻轻拍了拍她的肩,随后就去了车站外,没多久就喊了辆三轮车进来。
孟繁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连声道谢。
“谢什么,这对我来说就是举手之劳,”售票员帮她把东西搬上三轮车,又跟三轮车师傅叮嘱,“师傅,这是我侄女,你把人送到之后,可得帮她搬搬东西,这么些东西,她一个小姑娘可不好搬。”
“没问题,这都是小事,姑娘你去哪儿啊?”师傅问道。
孟繁报了地址,又报了楼层,主动道:“可以多加钱。”
“浪费钱,你爸妈给了你多少钱啊?”售票员拍了拍孟繁的手背,很快就往下说,“不过师傅辛苦,加一块两块也是应该的。”
师傅立即报了一个价格,随后看向售票员。
孟繁立即掏了钱出来,顺着售票员的话往下接:“我爸妈给了钱,不用姑姑给。”
“那你自己给,到家了给我来个电话。”售票员冲着孟繁眨了眨眼。
孟繁笑了,也冲她眨了眨眼,随后将钱交给三轮车师傅。
有了“大人”撑腰,三轮车师傅果然一点不敷衍,不仅将她送到,还帮她把最重的行李箱和棉被等一路拎到大门口,这才算完成这单,转身下楼。
孟繁竖起耳朵听了听,确定听到了下楼的脚步声,才从背包里拿出钥匙,打开房间大门。
行李箱推进去,装棉被的麻袋拎进去,装衣服的麻袋和装琐碎日用品的麻袋也拎进去。
锁上门。
然后连肩上的背包都不摘,直接唤出学习小屋,扑了进去。
感受着学习小屋里凉意,趴在地上眯上了眼睛。
张开双手双脚在地上滑动两下,整个人从心情到身体都静了下来。
滑了一会儿,她侧头,看了眼自己背着的书包,又动了动姿势,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背着龟壳的小乌龟。
唔……算了,小乌龟就小乌龟吧,反正没人看到。
她双手撑着额头,贴着地面,让地面的凉意透过手掌进入她的额头,两只脚开心地抬了起来。
——好舒服啊!
第63章
孟繁在学习小屋里趴了一会儿,直到身体和心里的热意都散去之后,才从地上爬起来,将背包放下,随后出去洗澡。 :=
刚走出学习小屋,又是一股热意袭来,但这就好像是她从一个开着空调的房间走到卫生间,热归热,倒也可以忍受。
洗完澡,又手洗衣服。
这套房子里有淋浴有马桶,但没有洗衣机、空调和冰箱等大件电器,衣服都得她自己手洗,好在夏天的衣服薄,也不脏,只要稍微揉搓就能洗完。
衣服洗完晾好,她看了眼还都放在客厅地面上的东西,直接拎着它们进了学习小屋。
学习小屋的温度适宜,不需要盖厚被子,但她在地上睡,还是稍显硬实,便把垫被和被子都拿出来,摊开铺在地上,全当垫被用。
然后把冬天的衣服都塞进袋子里,拎着出去,连衣服带袋子一起塞进柜子里。
之后又回学习小屋,将所有从学校带出来的书籍都一一整理,放到书架上。
事情做了不少,但每每看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太多时间,全部整理好之后,她满意地环顾四周,突然发现自己脚趾上凉凉的,低头看着自己脚上的袜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大脚趾破了个洞,脚趾头从袜子里伸了出来。
唔……
她动了动脚趾,看着手腕上的时间,带上钱包出门。
这会儿天气炎热,她不愿意走远,便只是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市场里,买了一打棉袜,买了一本可撕的日历,不然在学习小屋待久了,她怕自己忘了到底是哪一天,别的倒无所谓,万一错过开学时间,那就完了。
买完琐碎的东西,她又跟附近的人打听了一下县里图书馆的位置。
在她楼下坐公交车,只要三站路,就能到图书馆门口,办好相关证件,每次都能借三五本书出来。
不过三五本书她肯定是不够看的。
孟繁特意到公交车站牌的位置看了看,发现上面写了去图书馆的公交车到达这一站的时间,心里换算了一下时间流速情况,随后看了眼手表。
没关系,她按手表上的时间来就可以,它是跟现实时间一致的。
离开站牌,她又去买了足够吃好多顿的饭菜,拎着饭菜回了住处。
晚上的时间,她一直都在学习空间里待着,看书、吃饭、写字……写文章……孟繁握着笔坐在桌子边,开始思索着这个文章的脉络。
未必非要投稿《读懂》,她也可以投稿别的杂志。
相对于《读懂》偏现实向的风格,她的文章风格更偏向于故事类型,所以与其跟《读懂》死磕,不如多尝试别的。
正好因为上次《读懂》被退稿,她一口气买了好多其它类型的杂志,这段时间几乎都全部看完,对这些杂志的风格多少有些了解。
也不一定非得写长篇,平均两千多字的短篇可能会比较合适。
孟繁构思了几个悬疑故事,都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开始写起,比如说楼上总是传来的弹珠声,比如雷鸣电闪时,某些建筑墙壁上出现的诡异影像……既然是故事,自然可以纯属虚构,还可以故弄玄虚。
把握好节奏,她落笔的速度要比写之前几个偏现实向的故事都要来的快些,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能写出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
而这一个多小时时间,在外界只过了二十多分钟。
所以学习小屋的三倍时间,用来写故事也好爽!
写完一篇故事之后,她没有立即去修改润色,而是借着还有不少灵感,很快就开始写下一个故事。
直到她一口气写完三个故事,才回过头来,从
第一篇开始看,将故事进行润色,着重增加了一些诡异氛围的描写,和一些偏实际的描写内容,让故事看着更真实,也更有代入感。
全部润色完,又抄录一遍,花了她八个多小时时间,困得直打哈欠,但一看手表,现在才晚上八点多。
但在她这边,八个多小时相当于是从晚上六点到凌晨两点,怪不得她都开始犯困了。
孟繁又打了个哈欠,实在是撑不住,立即从座椅上起身,踉跄着走到今天铺好的床褥上,倒下就睡。
今天的床铺铺了一层床垫,又铺了一层厚被子,躺着软乎乎的,她睡的格外香甜,一直到自然醒来,迷迷糊糊地看向手表.
23:18
半夜……
不对,她现在在三倍时间里,是八点多开始睡的,那现在的晚上十一点多,差不多是睡了八个多小时,怪不得她觉得自己睡够了,原来是真的睡够了。
想着,她又埋头在被褥里躺了一会儿,清醒之后才爬起来,坐着伸了个懒腰。
起床洗漱吃饭。
深夜十一点多,外面一片漆黑,孟繁走出学习小屋,打开屋里的灯后,看了眼拉紧的窗帘,这才走进卫生间,洗脸刷牙。
该有的流程还得有。
洗完脸、刷完牙又上完厕所,她这才重新回了学习小屋,从昨天,不对,傍晚买的盒饭里挑了挑,拿了一份炒面吃。
这里的时间并不停滞,不过对她、对食物、对手表上跳动的数字,都有不同的停滞时间,所以盒饭在这里放久了,也是会坏的,她不敢一次性囤太多。
脑海中一瞬间闪过自己会不会老的更快的念头,但转念一想,即便真是这样,她在学习小屋里待着的时间也属于她,并没有浪费这些时间,即便是老的更快,那也是她的人生。
所以念头一闪而逝,她很快又重新看向时间。
明天往图书馆方向去的公交车七八点都有,七点四十或八点二十左右,现在十一点二十多,到明天那个点差不多八小时,也就是还有24小时的时间。
正好是“一个白天+一个晚上”,从现在到明天出发去图书馆,她还能在玩一天的同时睡一觉。
她坐在座椅上,拿出昨天写的文章,找到某本专门刊登悬疑小说故事的杂志,将杂志上写的投稿地址抄录到信封上,再将三个故事分别折好,塞进里面。
然后再拿了空白的纸,写了自己过往投稿给《读懂》的情况,添加过稿的筹码。
写完又黏上邮票,将信放在桌子的一角。
随后开始这“一天”的学习流程。
先练字,再背一遍单词,然后看小说……看小说的时间走的飞快,“一天”的时间自然也很快过去。
凌晨将近五点,又到了她要睡觉的时间。
……
“哈——”
孟繁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后,眯着眼看了眼时间,又眯了“五分钟”,折合现实的时间是一分多钟,这才起床穿衣服,然后离开学习小屋去洗漱。
随后回了一趟学习小屋,将之前写好的投稿信拿出来。
夏日的清晨略显凉快,洗漱完之后,她背上背包,带上钥匙出门,将信件投进邮筒,在楼下等了一会儿,很快就等到了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上,她看向窗外的景色,眯了眯眼。
虽然学习小屋里时间走的慢,但偶尔也要出来走走看看,还是不能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小屋上。
她双手撑着车窗边缘,吹着迎面而来的,微热的风,闭着眼睛,靠在手臂上趴了会儿。
“下一站,市图书馆,要到图书馆的请提前按铃。”
孟繁睁开眼,起身快步走到门边,抓着栏杆,按了一下上面的下车按钮,伴随着叮咚的声音,公交车的速度缓缓降低,直至停在市图书馆的站点。
车门打开,她快步下车,抬头看了眼偌大的图书馆,笑着拉了拉背包的肩带,轻快地走进了通往图书馆的台阶。
拿到图书馆证的条件不高,很快,她就拿到了图书馆证,但就如同之前打听到的一样,每次借书最多借五本。
这样的话,她估计很快就能把书看完,甚至没准还得每天来一趟。
思索着时间,她拿着图书馆证进了里面。
市图书馆里面的书目品类极多,大到各种专业书籍,小到不同类目的小说和儿童绘本类书籍,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才刚刚出版不久的小说。
甚至她还在其中看到了之前在书店里看过的一本小说。
图书馆里的人不少,但因为图书馆很大,所以只在书架中走动,并不能看到许多人。
孟繁摸了摸鼻子,小心翼翼环顾四周,见周围的人不多,从书架里抽出两本感兴趣的小说,抱着它们小心翼翼走出书架。
在偌大的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人更少的地方,也就是安全楼梯间。
图书馆里的楼梯很多,在内部就有上下的楼梯,边上的这个楼梯间是消防安全楼梯,她特意站着等了一会儿,都没见任何人过来走动,这才抱着书走上顶层,小心打开这边敞开靠墙的大门,整个人躲到门背后,然后将学习小屋的入口覆在这扇门背后。
再通过这扇门,进了学习小屋里。
回到自己的地盘,孟繁立即脱了鞋和背包,将它们放在门口,只穿着袜子快步走到椅边,坐上去躺了下来。
长出一口气后,她满足地拿起从图书馆拿来的书,躺着开心看起来。
第64章
“咕噜噜……噗……”
孟繁站在图书馆的卫生间里,低头将嘴里的清水吐出来,又掬水洗了把脸,这才直起身,站在原地伸了个懒腰。
她早上八点多到图书馆,找到了书之后就进学习小屋去看,现在十二点多,看似只过去了三个多小时,实际上她已经在图书馆里看了将近十二小时的书,这会儿出来,只觉得脑袋都晕乎乎的。
看书看太久了。
还是不能一直待在学习小屋里。
她再次张开双手撑了撑全身筋骨,动了动脖子。
左右从她现在的住处到这里,也就三站公交车的路,且在这里也能进入学习小屋,那她每天来一趟也没关系,不然一天到晚待在屋子里,她怕是会发霉。
简单漱口,又洗了把脸,她走出图书馆,到附近的小饭馆里吃饭。
这个点已经过了吃饭高峰期,小饭馆里的人不多,她点了一碗凉面,吃面的时候坐在小饭馆里看了会儿电视。
一定要说的话,她对电视的兴趣其实比对小说要大,但现在播的这些电视节目不管是综艺还是普通电视剧,她前世都看了个遍,实在是没有新鲜感。
小说却不一样,她前世初中毕业后就没怎么看书,别说是专业书籍,小说也是不看的,偶尔看着,还会觉得犯困,是这辈子需要专心学习,才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而对比相对枯燥的专业书籍,小说有趣得多。
所以现在她看小说,不仅不会犯困,还格外兴致勃勃。
吃过面,她回了图书馆,这时候也没有着急进入学习小屋,而是在图书馆的一些展览室里闲逛欣赏,打发时间消食的同时,也活动一下看了一天书的身体。
又走过一个馆,她听到热闹的声音,便好奇过去凑热闹。
没能挤进人群,她只看到前面的脑袋,好奇询问身旁的人:“这是在做什么?”
“在送字,据说是市里书法协会的一次活动,”边上的人说道,指着不远处挂起来的字幅,“那些就是书法协会的人写的,别说,写的是真好看。”
孟繁踮了踮脚尖,也看到了挂在上面的字,“哇”了一声:“真的哎,写的好好啊。”
看了一会儿,前面的人散去一些,她总算是挤进了人群,看着正在写的字,也跟身旁的人一样,伸手去讨。
正在写字的人写完手上的一张,递给其中一人后,抬头笑着询问:“有没有人感兴趣,也要来试试的?写完可以拿走哦。”
“我我我。”
“我来我来。”
孟繁身旁很快有人举手,她看过去,发现说话的人明显是小学生,立即跟其他人一样都露出了笑容,看着小学生被选中,有模有样地握住毛笔。
别说,小学生写的字是真不错。
可惜她虽然学了一阵练字,但主要练的还是硬笔字,毛笔字她大概知道握笔的方法,只能说她能写,不能说她会写。
光是这一笔一捺,估计她落笔能跟小学生都差出十万八千里。
“诸位要是喜欢练字,这里有练毛笔字的套装,包括书法协会编写的练字技巧,还有墨块、砚台和毛笔……”
孟繁走出人群,看着手上拎着的毛笔字套装,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
突然恍然大悟。
她还说呢,这什么书法协会怎么这么好心,还在这里免费送字,原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卖东西。
就这些东西,花了她188块钱。
她从袋子里拿出书法协会特推的练字技巧,翻开看了看,用手指代替毛笔,在空中练了练,感觉还真有点用处。
可算是有点用的,不然她肯定要回去退掉。
算了,她重新拎好袋子,大不了带回去练练毛笔字,左右她这段时间除了看书也没别的事,抽出点时间来练毛笔字,可以放空大脑,那也行。
不过有了这一次的“强制推销”,她不敢再继续在图书馆闲逛了,直接拎着袋子去了之前拿过书的图书区,又拿了两本小说,到了图书馆上层楼梯间的老地方,进了学习小屋里。
之后一段时间,她每天都保持一致的节奏。
清晨走出学习小屋,第一时间先去洗个澡,然后出门坐公交车到图书馆,拿了书偷偷溜进学习小屋。
在小屋里看书、练字、背单词、吃饭……偶尔出来上个厕所、吃个饭,顺便还能在白天的时候,睡上完整的“八小时”觉。
傍晚离开图书馆,买上足够吃三四五六顿的饭菜,坐公交车回去,到家之后继续进学习小屋忙碌。
一天24小时,虽然不能当72小时用,却至少能翻个倍再多一些时间。
时间多,她做任何事都不着急,不管是看书还是练字,都慢悠悠来,争取把书看透,同时写字的时候也尽可能写透。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她虽然一直在每天早上出门前撕着日历,却逐渐忘了一些事,只顾着规律地过日子。
直到又一天到图书馆时,听到了有人在讨论录取通知书的事。
录取通知书!
之前回校时,她把自己在这边的地址给了班主任,却没有给联系方式,所以就算录取通知书已经从班主任那边寄出来,她也不知道。
这些天来去匆匆,她完全没时间去看楼下信箱里的东西。
不过现在知道这件事,她也不好回去,一直等到了傍晚回去时,才打开住处楼下的信箱,从里面拿出了两封信。
一封是班主任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还有一封则是她之前寄出的稿件,人家寄回来的回信,里面薄薄一层,打开后果然是汇款单。
这次她寄出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就两三千字,对方杂志给了她千字七十的单价,七千多字凑了个整,寄了五百块过来。
比《读懂》少,但有比没有要好。
看完汇款单,她又打开班主任寄的信,打开后果然看到了她的录取通知书,和一应入校事宜。
要求在8月17号到校,查看分班名单,携带录取通知书、缴费单,办理入学登记手续。
随后领取军训服、课本,住校生还需要领取寝具。
从8月18号开始,进行为期十天的军训,军训后放三天假,9月1号正式开学。
孟繁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入学须知,开心地将小小的录取通知书攥在手里。
她都不知道,高中居然要这么长时间的军训,还有什么分班名单啊之类都完全不懂,不过没关系,这一世她有的是时间去慢慢搞懂。
她笑着合拢录取通知书,转身要去公共电话亭打电话,随后皱了皱眉,看着手上的录取通知书和汇款单,又看着不远处的电话亭,还是转了身,先回了趟家,从学习小屋里拿了银行卡之后,到了银行。
她银行里现在有一万块存款,买个手机是没问题的。
不过她舍不得,所以只提了两千块。
然而等她拿着钱走到手机店之后,眼前却跳出了熟悉的虚拟面板。
【恭喜宿主,触发“限时返现”活动,十分钟内全部开销,可抽取返现倍数,最低0.5倍】
早知道她就多拿点钱了!
不对……她看着提示框最后的“最低0.5倍”,这个“限时返现”的活动是有最低倍数的,万一她花了一万块,就抽出0.5倍奖励,那她就只剩五千块了。
而且现在的手机其实功能很简单,这时候花一万块买的手机,在功能上可能还比不上几年后花两三千买的手机。
等智能机出来之后,手机的更新迭代更是快速。
所以还是算了。
她压下心底的冲动,还是拿着两千块走到了柜台边。
“您有什么需求?”
“我想买个一千多块钱的手机,好用一些的,能上网的有吗?”
“有,这里有一款新努牌手机,刚出的……”
孟繁皱了皱眉:“我想看品牌的。”
“那你看这款诺亚牌的手机,这是大牌,刚出的,它支持GPRS网络,能上网,而且这个翻盖多漂亮啊,适合你这样的女孩子用,拿出去人家都要多看你几眼,对了,它还有拍照功能,内存也很大,如果你觉得内存不够,还可以加内存条,就是价格可能稍微贵一点,要两千二,不过这牌子很好,如果你预算足够,买这款手机会更好一些。”
诺亚是这时候出了名的好品牌,两千二也还算合适。
孟繁算了算自己手上的余额,除了刚刚提的2000块,还有平常就放在身上的二百多零花钱,加起来正好两千二。
“便宜点吧,两千一。”
“行吧,两千一就两千一,我给您包上。”
孟繁拿出两千块现金,又从背包里拿出钱包,一块两块开始点一百块。
售货员小姐姐看着她认真清点现金的模样,几次都抬头看她。
“正好一百块。”孟繁将摞成十堆的硬币小心翼翼推过去。
“好的,那正好啊,两千一,我给您开发票。”售货员小姐姐笑着说道,淡定将一百块硬币收起来,放进抽屉里。
钱款两清。
孟繁拿到了新手机,拎着袋子进了隔壁办理手机卡的营业厅,摸出八十块硬币的现金,办了一张手机卡。
这次的开销,一共2180元整。
她就坐在营业厅,将手机卡插进去,操作着手上的手机,同时等待活动结束的通知。
充进手机的话费,应该也算在消费范围内吧?
【十分钟已到,宿主开销共2180元,是否现在抽取返现倍数?】
[是]
【恭喜宿主,抽到三倍返现】
【返现已发放至钱包】
三倍返现,是6540元。
第65章
孟繁将背包抱在怀里,打开背包拉链,果然看到背包里大了好大一圈的系统钱包。
不枉费她天天背着包,每次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来自系统的返现惊喜,再没有什么比存款增加更令人感到开心的事了。
6540块钱好大一摞,只有伸缩自如的系统钱包才适合它,这笔钱的入账,也直接让她的存款又上了一个台阶,到了15000往上。
这下应该是真的不用发愁学费和生活费了。
她重新拉上背包拉链,再次将它紧紧抱住,随后继续把玩手上的手机。
刚才她也是在玩,不过那会儿主要是瞎玩,实际上是在等待奖励到账,如今奖励已经到账,自然可以抽出时间来关注她这辈子第一台手机。
手机是传统的翻盖手机,打开后除了接打电话的按钮,还有收音机、照相机、曲库等功能,以及手机界面上一个大大的浏览器标志。
而在手机界面的右上角,写着清晰的“GPRS”。
这是几G来着?
孟繁在脑海里想了好久,还是想不到,但反正这玩意儿不是3G,连3G都不是的网络信号,可见它的速度会有多慢。
不过她也没打算用手机连多少网络信号,花钱买品牌贵的手机,主要是希望它能耐用,反正在智能手机出来之前,这些非智能手机都大差不差。
看完信号相关,她从包里拿出抄写着电话号码的簿子,将自己的本机号码抄上去,随后打了上面的一个电话,一边打一边走出营业厅。
“喂?”
“老师,我是孟繁,录取通知书我收到了,谢谢老师。”
“才刚寄出去就收到了啊,收到就好,”那边响起笑声,“到时候你要上高中,如果有什么事找我,只管给我打电话,家里没人,你打学校办公室电话。”
“嗯,如果有事,我会打的,”孟繁说道,虽然她并没有打算让老师们帮什么忙,“对了,老师,我刚买了个手机,这是我的手机号码。”
“买新手机了?你要省着点用钱啊。”那边的班主任立即说道。
“我没多花钱,而且我在这里找了工作也在挣钱呢,”孟繁眼角的余光扫了眼手上的手机,睁眼说瞎话,“我买了个最便宜的,反正能打电话就行。”
“这样啊,那也好,以后沟通方便。”
两人说了会儿,孟繁再次道谢之后,便挂断电话,随即往孟玉兰家打电话。
孟玉兰现在也在家,是特意在家等录取通知书的。
“你的通知书寄到了吗?”
“寄到了,先寄到班主任那边,然后寄给我的,刚刚收到,”孟繁笑着与她说好,“我们通知是17号就要去学校,然后18号开始军训,你们呢?”
“我们是18号到校,19号开始军训,”孟玉兰那边响起翻看纸张的声音,“果然被蒋秋说对了,我们今年暑假也只有两个月。”
“是啊,我还以为可以休息两个半月呢,”孟繁笑着说道,“对了,我买了个手机,你那边能看到我的电话号码吗?”
“不能啊,快快快,你报给我,这样我有事就可以给你打电话了,”孟玉兰立即说道,“你居然买手机了,我都看不到!”
孟繁将自己的手机号码报给她,随后说道:“这不是方便联系嘛,不然都是公共电话亭,有事的时候都找不到人。”
那边孟玉兰记好电话,突然大声嚷了一句:“妈,孟繁买手机了,我能买吗?”
遥遥地,从电话那边响起另一阵怒吼:“买你个大头鬼!”
“哦,”孟玉兰并不难过,再次将话筒凑到嘴边,“我妈不肯给我买,那到时候就只能我给你打电话了。”
孟繁失笑:“行,那你有事给我打电话,我有电话,到时候我们一起约着出去玩会更方便。”
“我也这样想,不过我现在就是好奇,不知道你买的手机是什么样的,你能跟我描述一下吗?让我馋一馋?”孟玉兰认真说道。
“就是普通的手机……翻盖的……是诺亚牌……”她这边几乎每说一句,孟玉兰那边都要“哇”一声,让孟繁都觉得自己买了一只了不得的手机。
“下次……下次等我们开学之后,我们一起到县城玩,然后你把手机给我玩一会儿呗?”孟玉兰的声音比之前大了些,显然这会儿正贴着话筒在讲话。
“行啊,到时候给你玩,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孟繁说着,突然想起什么,“手机里有那个贪吃蛇的小游戏。”
“这个我想玩,之前我拿别人的手机玩,就给我玩一会儿,我俩关系好,你肯定能给我多玩会儿,那我们就说定了,你一定要给我玩,”孟玉兰激动道,“怎么办,我现在就开始期待跟你见面的那天了。”
“哈哈,那就这么说定了!”
跟孟玉兰打完电话,孟繁又分别给王美佳跟蒋秋打了电话,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她们,全部都通知到位之后,她合上手里的翻盖机。
虽然这翻盖机机型古早,但确实用处不小,可以让她的朋友们都能主动联系她。
她笑着在手里颠了颠手机,随后将它攥在手里,再往银行走去。
该存的钱还是得存进银行里。
她现在有学习小屋,存钱确实方便,但有的时候如果在外面,去取钱消费,比她在大马路上钻进学习小屋里拿钱,要方便些。
这次到手的六千多块,她往银行里存了6300块,让银行卡里的存款凑了15000元整,手上还是剩了200多块零钱,以及一张500块的汇款单。
今天时间晚了,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关门,没法取钱,她打算明天下午的时候到市图书馆附近去兑,兑出来的钱也不存进银行,就放在背包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她除了存在银行里的钱之外,还能有700多的零花钱。
现在她出门在外都背着背包,但只要到了家,或者是到图书馆,没过多久她就会进入学习小屋,几百块存在背包里,并不用担心被人摸走。
不像之前在学校,那时候确实是不方便时刻都背着背包。
存完钱,她将银行卡仔细放到背包里,录取相关通知和通知书本书,以及汇款单,也全部放进包里,随后才去饭店里吃饭。
吃饭的时候,她全程把背包抱在怀里。
吃了一半之后,她开始点餐。
“老板,要地三鲜、小炒肉、蒜香排骨、番茄炒蛋、麻婆豆腐……再要八份饭,打包带走。”
“你要的菜有点多,得稍微等一会儿。”
“没事,我还没吃完,你慢慢做,我慢慢吃。”
“好嘞,稍等。”
后面的时间,孟繁吃的很慢,直到她吃完一会儿,老板才将所有的饭菜全部做好,装进打包盒,用大袋子装着递给她。
孟繁这段时间点菜比较多,所以特地会选择不同的饭店点菜,偶尔也会在图书馆附近的餐馆里点餐,再找机会偷偷丢进学习小屋,所以这老板并没有多说什么,将饭菜递给她收了钱,便又进了后厨。
她则拎着一大袋子饭菜回了屋里。
再出来的时候,手上拎了一袋子吃光的一次性餐盒。
楼下的垃圾桶原本只有一半的垃圾,她这一袋餐盒丢进去,直接让垃圾桶满了起来,虽然这是“虚满”,但她依然下意识皱了皱眉头。
照她现在的这个吃法,一天能用掉九顿饭的一次性饭盒。
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污染环境吧?
孟繁转身,回了趟家里,再下来的时候,手上拿了二百块钱,到了附近专门卖生活用品的店里。
“大的饭盒要十个,小的饭盒也要十个,筷子拿一包,还有电饭煲拿一个,对了,这个袋子,给我拿三个吧。”
炒菜她不太会,但煮饭可以。
她可以一口气多煮上一些饭,盛出来装进饭盒里,需要的时候吃一盒,跟在饭馆里打包是一样的。
这样的话,她可以直接在饭馆里打包菜就可以。
一个大饭盒装进去的菜量至少是平常菜量的两份,她也不用像之前一样,每次都要拎这一大袋一次性餐盒装的饭菜回去。
不过既然是要用自己的饭盒装,还要自己煮米饭,她还需要买洗洁精、大米。
再买点小包装的咸菜,偶尔煮粥的时候可以吃,不仅方便还省钱。
这段时间的饭量太大,她平常默写单词和写字到账的钱已经不足以覆盖她日常的开销,毕竟现在她的情况,相当于一个她要养三个她,难度确实不小。
两百块钱换到了手上的两大袋子琐碎的东西。
没关系,虽然今天花的钱多,但以后她可以少花点钱。
孟繁拎着东西走上楼梯。
之后她要去“打包”的时候,就带上自己的饭盒,跟老板说每个饭盒装满菜,一天三顿,早餐吃油条烧饼馒头,中餐晚餐两顿饭,一顿饭只需要消耗半盒菜。
这样的话,她每天最多只需要装三大饭盒的菜,就能满足她在学习小屋的吃饭需求。
扣掉早上出门那顿,直接在楼下吃新鲜热乎的早餐,中午那顿她会走出图书馆在图书馆门口吃,晚上那顿她可以回来,在这边楼下吃,最多只剩下“两天的饭菜量”,也就是在学习小屋里需要吃的饭菜。
所以她每天打包需要装两大盒菜就可以,偶尔不想做饭了,也可以拿着大饭盒去打饭。
一下子就省事了!
第66章
“还能变大吗?”
孟繁站在学习小屋里,看着面前陡然扩大的桌子,忍不住再次提了条件,话音刚落,桌子又比之前大了一圈,足够放下她这段时间放在桌上的各种书、学习用具以及笔墨纸砚。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幕,是因为这段时间她天天练字,但实在是懒得每次收笔墨纸砚,就想着要是桌子能大一点,一直都有笔墨纸砚的位置,那她就不用次次收起再摆放。
想着也说了出来,结果没想到刚说完,桌子就开始伸长伸大。
看着再次变大的桌子,她张开双手比划了一下,将桌上的各种东西都重新摆放了一遍,然后不仅有了专门的小说区,还有读书区、写字区,甚至写字区还可以分为毛笔字和硬笔字,这样之后练字,她只要挪动椅子,而不需要动桌上的东西。
摆放好这些东西,她转头看着学习小屋里的柜子,走到柜子前,尝试着对它也说了一声变大,然后它也变大了,直接多了一排柜子。
这下好了,之后再买新书,也有足够的地方可以放,而不需要她去花钱买柜子。
两个月的暑假被她当做四五个月来用,时间过的漫长且遥远,她也没有浪费这些时间,每天除了看小说之外,还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看名著、作文书和英语故事书,再要背单词、练字,时间十分充裕。
又一天早上,她在学习小屋里也是刚刚醒来的状态,起床洗了个澡之后,打着哈欠下楼。
“小姑娘天天这么早出门,是干什么去啊?”
“我去图书馆看书,”孟繁站定,与面前租她房子的人说话,看着对方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样,问道,“是有什么事吗?”
“这……”对方搓了搓手,“实在是抱歉,有些事我也没想到,那个……就是房东他们不是要回来么。”
“嗯,”孟繁点头,想到最早的交谈,“你放心吧,8月15号左右我会搬走的。”
“不是不是……”对方看着她,“就是,你能不能8月初就搬走?人家房东家的孩子不是要回来读书么,觉得这屋子太旧了,孩子住着不舒服,就想着早点简单装修一下,八月初装修,正好晾一个月,九月开学搬进来,所以……”
“但我们合同签了两个月,”孟繁硬气道,“就算有什么纠纷,我们也得按合同上来,这事说破天了也是我有理。”
“对对对,当然是你对,这件事房东那边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决定退你一个月房租,只要你愿意在八月初搬走。”对方连忙说出条件,然后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她。
“一个月房租,”孟繁迟疑,“但我还想在县城里好好学习呢。”
其实也不是不能一早去学校附近租房,可她还没看够书,图书馆里的书多,想看多少就看多少,她偷偷溜进学习小屋里看也不会被发现。
“这样,水电费也不收你的,行吗?”对方再次说道。
孟繁意味深长地看着对方。
这会儿能立刻这么说,意味着房东一早就提了这个条件,对方却没有在之前就告诉她。
对方假装没看到孟繁打量的目光,自顾自往下说:“这是房东能给出的最好的条件,实在不行你就住到八月中,到时候你可没有这么好的便宜可以占了。”
少住半个月,能省掉一个月的房租费和水电费,孟繁觉得这样的条件还算可以,左右她迟早都要搬去学校所在的那个镇上,不差这半个月。
之前之所以选择来县城,主要是她不知道自己能考去哪所中学,现在既然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早点去安定下来也好。
“那行吧,我答应了,”孟繁点头,“不过从现在到八月初没几天了,你先把房租退给我,这两天我收拾收拾东西就搬走。”
对方早有准备,立即将提前准备好的350块钱递到她手里。
“再签一个协议,证明钱已经给你了,”对方递过提前准备好的一式两份协议纸,“签完咱们就清了。”
“再写一条水电免费。”孟繁从包里拿出笔。
“成!”
对方确实急着要她退租,且已经跟房东说好,合理的条件都愿意答应,很快,双方就达成协议。
两份协议一人拿了一份,对方又问:“那你继续去图书馆,就不打扰你了。”
“不去图书馆了,我要去找新的住处,”孟繁看了对方一眼,“好早点搬出去啊。”
对方笑了两声:“哈哈哈,小年轻就是不一样,说干就干,一点都不拖延。”
孟繁抿了抿唇,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虽然提前退租这件事不太厚道,但对方确实退了房租,还免了水电,算是做到仁至义尽,没必要过多纠缠。
正好现在时间早,她可以去一趟嘉宁中学所在的嘉宁镇。
走出楼,孟繁先去吃了个早餐,随后并不像之前那样去公交站台,而是往附近的汽车站过去,买了最早一趟去嘉宁镇的班车。
从县城到她老家所在的镇,需要一个多小时,而从县城到嘉宁镇,只需要半个小时。
同样是镇,两个镇的繁华程度大不相同,老家小镇上的市场只有一些小小的店铺,而这边的镇上却有一家连锁超市。
从车上下来,两边有大大小小的店铺,奶茶店、饰品店、服装店、水果店应有尽有。
时间还早,孟繁没有着急去找房子,而是先找到了学校的位置。
学校离这边的下车点不远,走路只需要十几分钟,所以平常周日学生过来的时候,过来逛街会很方便。
正值暑假,学校门口只有一个保安守着,孟繁在门口站了会儿,这才环顾四周,寻找附近居民区的位置。
随后在学校左边步行三五分钟的路程,见到了一片居民区。
夏天天热,但清晨这会儿还算凉快,小区里有岁数大的人坐在树下乘凉,只是这些人都没有房源。
转了一圈再没有找到人,她只能走出小区,又往边上走了走,看到了一栋五层自建小屋,楼上还挂了“出租”的横幅。
这个位置离隔壁的小区近,离学校也近,应该是一直都有在出租屋子,且出租的对象要不就是老师,要不就是学生和家长,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坏了名声,不然坏名声传到学校里,以后都不好做出租生意。
孟繁的思绪转了一圈,走过去敲了敲门。
“谁啊?”里头响起女人的声音。
孟繁松了口气,大声说话:“你好,我看到你们这边有房子出租,我想来租房。”
“这时候来租房?”里面的人低声嘟囔,随后打开房门,看到孟繁的时候,立即笑了,“是嘉宁中学的高中生吧?”
“能看出来吗?”孟繁低头看了看自己。
“你这个岁数,肯定是高中生,快进来,怎么现在来租房啊?”对方笑着将她迎进去,“一般都要到十几天之后才会有人来租房。”
“我想着早点过来,能租到好一点的房子,不然好房子都让人挑走了,”孟繁并不吝啬夸赞之词,“你们家位置这么好,肯定紧俏。”
“可不是么,这你可猜对了,我们家的房子紧俏的很,但暑假这会儿总是情况特殊一点,来来来,快请进,我跟你说,你今天可来对了,今年六月份那会儿,学生高考结束,几户人家刚搬走,我们就开始装修房子了,到现在通了两个月风,住进去刚好。”
房东热情地带着她进屋。
这套房子是独栋房,但可能是因为一开始造房就想着出租,所以特意把楼梯建在屋外,每层还有单独的走廊,就跟宿舍似的。
五层楼的房子,每层都有三间屋子,前后通透,上楼之后可以直接从走廊进入,不需要进入任何一个房间。
房东带她看的房子一共三间,两间在四楼,一间在五楼。
四楼的两间一间在走廊内侧,一间在楼梯口,五楼那间也在楼梯口。
格局都差不多,小是小点,但都带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厨房里可以用煤气灶不说,甚至还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因为房子刚刚装修好,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看着就让人感到舒适。
“我们这里住的都是像你一样的高中生,很多陪学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住在这里,你也一样,这屋子你看着小点,但住两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里的房租是多少钱一个月?”孟繁问道,这房子也就比她之前在县城租的九百多的房子差一点,比她租的350那套要好多了。
对方笑了笑:“我们这里不是按一个月算的,你知道的,这要是按月来,寒暑假我们就亏了,按年,一年三千块。”
孟繁看她。
她依然微笑,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愿意讲价的意向:“我们这房子确实是好,三千不算贵,而且你看这装修,崭新崭新的,别的地方可找不到,而且又在学校边上,黄金地段呢。”
孟繁没去看别的地方,但对比这个人家自住的农民房,隔壁的小区房装修可能没有这里好,且人多眼杂,她的情况特殊,还是在这里方便一些。
“三千可以,但不是从今天算,从八月一号开始,可以吗?”孟繁问道。
“可以可以,”这次房东点了头,“那你要定哪间?我给你留着。”
“四楼靠里面的那间吧,我先给你五百块押金,”孟繁说完,见房东满意点头,才提出自己的条件,“我搬进来之前麻烦喊一桶煤气,再把窗帘换成遮光的深色窗帘。”
房东答的十分爽快:“没问题!”
第67章
五百块押金付了,直接相当于是一个多月的房租,房东二话不说就将房间的钥匙交给孟繁,也不说什么给她留着的话,默认她已经租下了房子,还表示虽然时间是从八月一号开始算,但她要是想要提早搬进来,也没有任何问题。
孟繁也觉得这里的环境好,但她在县城,去图书馆方便,每天可以看大量书,要是搬到这里来,怕是不太方便。
或者去书店多买点书看?
就是去书店买书的话,花的钱多了些,毕竟她看的书是真不少。
从嘉宁镇再到县城,她走出车站,并没有第一时间回住处,也没有去书店,依然去了图书馆看书,拿了好多本小说,接下来几天时间里,除了日常需要练的字之外,其余时间全部都用来看小说,一口气看了个爽。
沉浸在小说里的时间总是走的飞快,感觉她还没有看到多少本小说,就已经到了七月的尾巴。
县里图书馆这边的图书证她可以一直拿在手里,什么时候有需要,也可以过来看,甚至她也可以将图书借出去,只要在限定期限内还回来,她的图书证就能一直有效。
县城到嘉宁镇只有半小时车程,距离并不算远,她这两天去嘉宁镇,到17号正式去学校报道,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中间来几趟这边的图书馆还书,也不是不行。
确定还是要来图书馆借书看书,她特意在这里找了几套厚厚的大部头书籍,它们不仅厚,价格还贵,借了这几本,至少这几本书的钱她不用再花。
而等到了三十号这一天,她在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踏入书店大门。
这时候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哪怕是早上和下午,只要站在屋外,就能感觉到从地面涌上来的热意。
而书店里冷气嗖嗖,刚走进去,就感觉到了沁凉,让人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儿。
孟繁在门口拿了辆小推车,推着它在各个书架边走动,每拿一本书,都要翻过来看一眼背后标的价格。
遇上有开封的书,她还会翻开来看看里面的内容。
价格合适,书的类目合适,内容她也感兴趣的,才会放入购物车,同时她手里还拿着专门的记账本,本子上记下了她丢进购物车里每一本书的价格。
而在记账本的另一栏,则写着每丢进去一本书后的总价。
算的这么清楚不为别的,她只盼望着今天能有好运降临。
不管是什么样的返现模式都行,只要能让她返现,就算是限时返现只抽到0.5倍,她今天的选购就不亏!
遇上没人的时候,她整个人会靠在购物车上,双手并拢着,对着购物车里满车的书祈祷。
“拜托拜托,来一次返现活动吧,什么样的返现活动都可以,我这么热爱学习,给我一次好好学习的机会。”
说着话,她顺手从边上的书架上取出几本高中的教辅书丢进购物车,以证明她是真的想要好好学习,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购物车里那些小说和杂志。
这家书店的规模其实没有图书馆边上的那家书店规模大,但谁叫它就在汽车站附近,离她住的地方也近,即便书店规模小一些,里面的书籍大体都是齐全的。
孟繁走的缓慢,一边走一边看,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并不瞎选,而是只挑自己喜欢的,以及对之后的学习有用的书。
同时每挑一本书,都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希望返现”。
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恭喜宿主,触发“限时返现”活动,十分钟内全部开销,可抽取返现倍数,最低0.5倍】
只有十分钟时间!
如果不是早有准备,不管她在什么样的环境,都来不及拿到足够多的钱购物,也选不到更多合心意的货物。
但她今天已经准备了好久!
孟繁的嘴角一下子就翘了起来,立即低头看了眼手上的记账簿,看了眼上面的价格,立即推着小推车,到了不远处的书架,将之前不是很感兴趣,可买可不买的书也都丢了进去,随后快步推着推车往收银台走去。
“这么多?”
“麻烦快点,我赶时间!”
收银的声音和孟繁的声音同时响起。
收银立即回应:“好的,我们尽快为您结账。”
说完,她立即喊了同事的名字,对方立即走过来,从购物车里将书一本本取出来,放在柜台上,这样一来,柜台小姐姐只需要拿着书扫码就好。
全程只用了三分钟时间。
“您好,一共是2015元,我这边可以给您打个折。”
“不用打折,你给我送些赠品吧,”孟繁立即道,打开背在身前的背包,从里面取出一沓两千块人民币,又数出15块零钱,推了过去,“结账。”
虽然十分钟时间还没到,但这情况下肯定是先结为好,早结早放心。
收银员笑了笑,手速飞快地替她结了账,比她还怕她会反悔。
结完账之后,收银员也微弱地松了口气:“那您稍等啊,这边给您打包,我去给您找一些赠品。”
“好的。”孟繁点头,乖巧地站在一旁,算着这次能拿到多少倍的返现。
这次的活动只有十分钟时间,就是做好了不给她太多准备功夫,但没想到她一早就准备好了一车的货物。
明天就要去学校所在的小镇,那边没有大型书店,她想要多看书,怎么着都得买新书。
所以她特意准备了两千块现金。
从绑定返现系统之后,她拿到的最低返现倍数是0.5倍,每次她触发“限时返现”,都有可能抽到0.5倍返现。
【十分钟已到,宿主开销共2015元,是否现在抽取返现倍数?】
[是]
【恭喜宿主,抽到0.8倍返现】
果然!
孟繁捂着心口,她就说距离上次抽到0.5倍都过去那么久了,总要出现低于1的倍数,这次果然就出现了,还好她没舍得滥花钱,这次更是抱着就算没有返现活动,她也要买书的决心,取了两千块现金。
0.8倍返现,是1612元,纯亏405元。
还好她在取钱最后一秒犹豫了,不然当时要是拿了三千块,那她今天要亏六百多。
不过仔细一想,实际她也是赚的,毕竟在这个活动出来之前,她已经做好这些钱都自己掏的准备,对比全部自己掏的缺口,她还净赚1612元,这样一算,她瞬间开心起来。
相当于她只花了四百多块,就买了价值两千多块的书,怎么算都很划算!
孟繁的嘴角再次翘了起来,直到目光扫过那一大堆的书。
无奈扶额。
光想着花钱,忘了两千块的书有这么多。
正想着,去找赠品的收银员回来,一只手拎着一个装满了东西的塑料袋,另一只手则拉着一个小推车。
“看你是学生,特意为你找了一些学习用品类的赠品,中性笔啦、圆规啦、尺子啦,还有别的一些东西,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你买的多,都送你了,”收银员笑着将塑料袋递给孟繁,又拿过另一只手的小推车,“这个小推车也送你,是我们书店的大赠品,你往里装一些书,拉着会轻不少,剩下的书你再拎着,方便带走。”
小推车的容量不小,孟繁买的书,将近一半都进了小推车里,剩下一半分袋子装着,让她拎在手里。
直到她走出书店,都能听到身后温柔的声音说着“慢走”。
孟繁忍不住昂首挺胸,她今天也是一个大客户呢!
这样的骄傲没有坚持多久,她还是妥协于这热乎的天气,等到了住处,要往楼上走的时候,每一步都极其艰辛。
她只能庆幸自己有个学习小屋,这些最重的书籍都可以放到学习小屋里,不然她真得发愁,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些书搬到学校那边去。
不过要不是有学习小屋,她也不会在今天这样大规模地在书店里扫货。
总算走到住处,她长出一口气,立即开门进屋,然后跟之前回初中学校,再回来时那样,一头钻进了学习小屋里,享受着小屋里的凉爽舒适。
缓过来之后,这又开始新的忙碌。
先是将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打包装好,又抓紧时间拎着饭盒,到楼下的各个饭店都打包了一些饭菜,然后回来洗澡。
好在她这两天不用洗床单被罩。
毕竟她已经找到了新的住处,且确定新住处里有洗衣机,这种情况下她才不会选择手洗床单被罩这样的大件,自然是全部丢到洗衣机里去。
做完这些,是晚上八点多,她打算明天趁早七八点就坐车去嘉宁镇,这样一算,她还剩十二个小时休息时间。
在有限的12个小时时间里,进入学习小屋里享受了36小时的快乐。
休息一天一夜,她第二天走出学习小屋的时候,整个人精神饱满,完全没有昨天的疲惫感。
这就是时间充足的快乐。
孟繁开心地在心里想着,带上她的行李,一个行李箱,一个装了棉被和草席的麻袋,还有一个书店赠品小推车,一步一步走楼梯下去。
直接就遇上了早就等在楼下,租房给她的人。
她没有跟对方多说,将手上的钥匙还给对方,然后拉着行李箱和小推车,喊了辆三轮车,让人把她送到车站。
到车站后,买了最近的一趟汽车,坐上了去嘉宁镇的班车。
新的开始,正式启程。
第68章
“小姑娘你来啦,进来进来,我帮你拎。”房东大姐格外热情,说着话就帮孟繁将最重的行李箱接了过去,然后往楼上走去。
孟繁则拎着小推车和麻袋,跟在她身后,耳边听着房东大姐的叮嘱。
煤气罐已经安好了,窗帘也换上了遮光帘,这栋楼每间屋子的电表都是分开安装的,每个月使用多少电费,由租客自费,水费便宜,到时候会按照住的户数进行均摊。
两人一起走上四楼,经过外面的走廊过道,到了最靠里的那一间,推开门,正好看到阳光从外面透进来,将整个房间照的通亮。
行李箱放在客厅里,房东大姐回头与她说话:“之前你给的五百块押金,我给你算在房租里,我这里虽然是按年算租金,但也不用一次交一年,你交半年,再给我一千块租金,然后付了这煤气罐的钱,就安心在这住。”
房租之前就已经说好,孟繁自然没有异议,再看着眼前的屋子,也是越看越满意,虽然可能她每次过来,都会睡在学习小屋里,但这样一个干净的环境,也能让她心情舒畅,且这屋子的窗户也很大,朝向不错,冬天天冷了,她还能在窗户边躺着晒晒太阳。
“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东西放在这,我去一趟银行,把钱取出来给你,”孟繁收回目光,看向房东大姐,“然后我们签个协议?”
“要的要的,高中生就是不一样,想的很周到,你放心,我这里的协议都是你们学校老师帮忙拟的,肯定不会有问题,”房东大姐爽快点头,“那你在这里安定下来,之后你不说话,我肯定不会来你房间,有什么事你随时找我,我基本都是在家的。”
孟繁点头,又跟她一起出了门,锁门的时候,她下意识看了眼房东。
房东大姐立即明白她的意思,笑道:“你放心,我那儿的钥匙平常都锁保险柜里,留那一把是万一你以后出门没带钥匙,可以来找我开门,不然得叫人来开锁,还得多花钱呢。”
孟繁心里还是不太放心,但想着门锁在屋里可以反锁,她人在里面的时候反锁上,外面的人自然进不去。
至于她不在家的时候,屋子里的贵重物品肯定都在学习小屋里,即便有人进去,也拿不走她的贵重物品。
想通这一点,她并不多说,只是笑道:“这样好,不用怕哪天出门忘记带钥匙。”
“可不么,有的人就是丢三落四的,我这里要是不留钥匙,估计三天两头得找人来开锁,那不是麻烦更多么。”房东肯定点头。
两人一起下了楼,孟繁再往街市上走去。
高中学校附近自然是有银行的,而且还不止一家。
不过孟繁出来,并没有去银行,毕竟昨天返现回来的1600多块钱还都在她背包里放着,只是小心为上,每次都要到银行取钱花用,总比随身放着几千块要安全些。
正好她也还需要买些日常的生活用品。
之前在县城待着,虽然也能做饭炒菜,但那里毕竟不是长久的住处,她实在是懒得备齐,如今搬了过来,她至少要在这里住三年时间,有些东西总是要备一些的。
锅碗瓢盆都不能少。
于是乎逛了一圈再回住处,孟繁手里又拎着好几大袋的东西。
房东见怪不怪,在她付清房租和煤气罐的钱之后,又帮她把东西送到四楼。
环顾四周后,贴心询问:“现在天气热,你要不要买电风扇?之前的租客离开,留了个电风扇,你需要的话,可以便宜卖给你。”
学习小屋的温度适宜,孟繁并不需要电风扇。
但现在这天气,她不用电风扇在屋子里应该是待不下去的,所以她点了头:“那电风扇多少钱?”
“便宜,十块钱就能卖给你,你等着啊,我去给你搬上来。”房东大姐乐的卖出个用不着的二手电风扇,快步下楼去把电风扇搬下来,随后收了孟繁十块钱,乐滋滋地下楼去。
这电风扇是二手的,但可能因为之前也是学生用的,买的是比较好的牌子,就算是用了三年也还算新,要不是带走不方便,估计也不会留下。
孟繁将插头插上,打开电风扇吹了会儿风。
她折腾了一上午,现在已经十点多了,温度慢慢上来,屋子里都是热腾腾的,导致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
站在电风扇面前吹了一会儿,也没有带来太多凉意。
还好她可以进温度适宜的学习小屋。
孟繁去洗了个澡,出来后擦干头发,随后坐在电风扇面前,让它充当了一会儿吹热风的吹风机,拿出手机打电话。
那边接起电话的速度很快。
“喂。”
“是我。”
“孟繁——!”孟玉兰激动地在那边喊话,“你怎么知道我在家,我在外面玩了好多天,昨天刚刚到家。”
“这么巧啊,我不知道你在家,只是想跟你说个好消息,”孟繁背对着电风扇,“我今天刚刚搬到嘉宁镇了,就在学校附近。”
“这么快搬了?不是说要等到半个月之后吗?”孟玉兰惊讶道。
孟繁大概跟她说了情况。
孟玉兰在电话那边忍不住“啧”了一声:“怎么这样啊?”
“虽然是这样,但我省了半个月房租,还省了水电费,将近二百块钱呢。”孟繁坐在凳子上伸长了腿,左右脚分别在地面上敲击着。
“这么说的话,还赚了,”孟玉兰很快也开心起来,“所以你现在在学校附近,租好房子啦?”
“租好了,不仅租好了,这房子还很不错呢,比我之前在县城里租的房子要好,”孟繁握紧了手机,“你接下来还要去别的地方玩吗?要是不去的话,可以来我这边的,你坐早班车出来,我们到县城集合,逛一天之后,晚上到我这里住,玩几天再回去。”
中考结束之后,她忙不迭搬家到县城,之后自己一个人在县城,每天都两点一线,日常的活动除了看书就是写字,有机会的话,她也想四处去玩玩。
“可以吗?你那边可以住吗?”孟玉兰激动问道。
“可以啊,我这里有一张一米八的床呢,还有啊,独门独户的,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孟繁笑着说道,“反正你来,我这里肯定能住的好。”
“别说了,我都羡慕你了,等我一下,我去问问我妈。”孟玉兰连忙道。
说完,那边响起话筒落在桌上的声音,然后是孟玉兰大声跟她妈妈的对话。
“妈,我想去找孟繁玩几天。”
“怎么要玩几天,你不会打扰她吗?她不是要上班?”
“没有啦,孟繁现在已经搬到嘉宁中学附近啦,不耽误她的,我想去跟她一起玩,可不可以嘛?”
“你是去嘉宁镇,还是去县城?”孟玉兰妈妈又问。
“先去县城嘛,方便,然后再跟她一起到嘉宁镇玩几天,她在那边租了房子,可以住的,”孟玉兰对妈妈撒着娇,“我想去玩,好不好?”
“行行行,不然你总在家吵我,烦死个人,”孟玉兰妈妈答应了下来,“不过你去找孟繁,可不能再花她的钱,我多给你点钱,吃用你自己算清楚。”
“我一定不花她的钱!”
那边应下,脚步声离话筒越来越近,随后孟繁听到那边拿起话筒的声音:“我妈同意啦,那我们约好明天早上见,我坐明早五点多出发的那趟班车,先去县城,然后傍晚我们一起坐车到嘉宁镇,再在那边玩几天。”
“行,那我们明天见。”
所以就算初中毕业了,她们也依然可以一起玩。
孟繁笑着挂断电话,没有去约王美佳跟蒋秋,主要是这次她跟孟玉兰约的是在县城玩了之后要到嘉宁镇来,到时候没带上两人不太合适。
打完这通电话,她的头发几乎已经被电风扇牌的吹风机吹干。
又坐着拿手机玩了会儿手机自带的贪吃蛇游戏,等头发彻底吹干后,就进了学习小屋里。
饭菜昨天就已经准备好,吃过午餐后,她也依然在学习小屋里待着。
从十二点一直到晚上六点,六小时时间,正好她在学习小屋里待十八个小时,睡一觉醒来。
重新安定下来,她这一觉睡的十分安稳。
闲着没事,她开始整理提前拖进来的东西,将它们一一分门别类,在学习小屋里待了六小时,现实时间到八点,温度降下来一些后,才将整理好的东西搬出学习小屋,安置在外面的屋子里。
到了夜晚,这栋楼热闹了一些,打开窗户能听到外面传来的说话声,而且这会儿温度也正好。
她打开门,到走廊上,感受着周边吹来的凉风。
楼下房东听到她这边开门的声音,在院子里躺椅上抬头,看她站在走廊,笑着打招呼:“小孟你休息到这时候,吃过晚饭了吗?”
“吃过了,晚上煮了面吃,”孟繁趴在走廊护栏上说话,“晚上咱们这里还挺凉快的。”
房东垫着脚摇了摇躺椅:“那可不,就是白天热一点,晚上可舒服了,你也可以出来走走。”
孟繁直起身,张开双手活动筋骨,抬头闭眼享受自然风:“在这里也挺舒服的。”
第69章
从老家村里出发,到县城的班车是固定的,一天总共就只有四趟车,两趟上午,两趟中午,两辆车来回开,到达县城汽车站的时间自然也固定。
孟玉兰坐的是最早的那一趟车出来。
而嘉宁镇这边是个略大的镇,从附近不同的小镇出来到县城,都要经过这个大镇,班车车次不少,孟繁掐着时间坐上了到县城的班车,还比孟玉兰早到一点。
不过时间也差不多。
她抬起手腕看了眼手表,估摸了一下孟玉兰那趟班车过来的时间,就等在靠边的阴影处,直到一辆班车缓缓驶入。
“孟繁。”
孟玉兰透过车窗喊她:“我一眼就看到你啦。”
班车缓缓停下,孟玉兰第一时间从车上冲了下来:“你来那么早啊,我还以为得等你一会儿呢。”
“嘉宁镇那边过来快嘛,不过我也就比你早一会儿,”孟繁笑着说道,看了看她的模样,“你这个月是不是胖了?”
“哎?”孟玉兰低头看着自己,捏了捏自己的胳膊和脸,“好像是有点,我这个月吃的可太好了,所以应该是胖了,感觉你也胖了一点点,不对……”
她伸出手,比了比两人的身高:“你好像是长高了。”
“哪有长这么快的?”孟繁失笑。
“那可能不是这个月长高的,应该是这一年,但我之前一直跟你见面,所以没太大感觉,”孟玉兰认真道,“这一年你是不是长高了?”
“我没量过身高哎,”孟繁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想起刚重生那会儿的期盼,就是希望吃好能长高,“走,我们去商场逛,顺便去量一量身高和体重。”
“好哇,”孟玉兰笑着点头,挽着孟繁的手臂,“我这次带了不少钱出来呢,我们去吃顿好的,再买些好看的首饰。”
两人今天的时间充足,便没有只在车站附近逛,而是坐公交车去了离这里有些距离的一个大商场。
商场里开了空调。
刚一进门,孟玉兰就发出舒服的喟叹声。
“这空调好舒服啊,不像在家里开电风扇,风都是热的。”
“是吧,我都把电风扇当吹风机用。”孟繁附和道。
“我也一样嘿嘿,”孟玉兰说着,立即看向四周,“我想喝杯奶茶。”
孟繁立即伸手指:“那儿。”
“今天我请你喝奶茶,你都不知道,放假这段时间我都馋死奶茶了,之前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也没得喝。”说着,她立即跑去卖奶茶的店铺,看着奶茶列表犹豫。
县城这边奶茶口味比她们镇上要丰富一些,价格也略贵,要三块钱一杯。
孟玉兰坚持要请客,孟繁没有多说,两人很快就各挑了一杯奶茶,随后插上吸管,一边喝一边在商城里闲逛。
这个商城也是她们今天在县城唯一逛的地方。
按孟玉兰的话说,与其去外面晒太阳,不如在这里舒舒服服享受空调。
逛了半天,两人就在商城里找了家店坐下,等饭菜的时候她还捧着手上已经喝完的奶茶杯:“这绝对是我放假这两个月最舒服的一天。”
“只是吹空调?”孟繁笑着问道。
“当然啊,这还不够舒服吗?我都想不到还有比这更舒服的情况了,不过家里也还好,我总是在桥洞里待着,倒也没有那么热,”孟玉兰说着,微微低了头,将下巴靠在奶茶杯上,“所以今天的快乐和舒服,也是因为出来玩吧。”
她之前说的好,要买这买那,实际上遇到东西都舍不得花钱,所以两人一上午的逛街就纯粹只是逛街,走走看看而已。
孟繁这段时间每天的生活都很固定,脑子每天都在动,好不容易有一天能不动脑子休息休息,她也觉得舒服。
饭菜上桌,她拿了两双筷子,一双递给孟玉兰:“下午还逛吗?”
“我还想去看看饰品店,”孟玉兰接过筷子,“早上的时候我看中一串手链,真的很漂亮,虽然要二十块钱,但我还是想买。”
孟繁记得她早上在饰品店里拿着一条手链看了好久,结果走的时候却没买,本以为她是放弃了,没想到是舍不得。
她没说要送,只是接话:“是你早上看的那条吗?我也觉得很好看,不然待会儿问问老板,看我们买两条能不能便宜。”
孟玉兰立即高兴起来:“好啊好啊!”
两人吃过饭,孟玉兰迫不及待要跑去饰品店看那串手链,被孟繁拉住,两人商讨了一番如何讨价还价的手段,最终成功以30块两条的价格买到了手链。
一条净省5块钱。
刚买完手链出来,孟玉兰就拉着她要再去买奶茶。
“我请客,我们再喝一杯吧。”
“还是你请客,那你这算是省了还是亏了?”孟繁无奈,笑着将手链戴在自己的手腕上。
“那不一样,省归省,花归花,你帮我省了五块钱,我们买两杯奶茶才六块,相当于我们买奶茶就花了一块钱,这不是赚了?走吧走吧,我想喝。”孟玉兰硬是拉着她往奶茶店走去。
孟繁正要说话,突然觉得孟玉兰算账的这个逻辑很相似。
想到她买了两千多的书,就抽出0.8倍返现时,也是用的这个逻辑。
不过虽然两个逻辑有异曲同工的感觉,但她坚信,孟玉兰之所以会想出这个逻辑,绝对是因为她想喝奶茶了。
果然,到了奶茶店,孟玉兰看也不看奶茶口味,直接就说了想要喝的奶茶,可见这个口味的奶茶,她已经在心里惦记了好久。
“快点,你也选一杯,说了我请客就我请客。”孟玉兰说着,拿了钱出来,“啪”一下落在柜台上。
孟繁失笑,只能跟着选了一杯奶茶。
外头天气热,这个商城里虽然开了空调,但冷气也没有开那么足,两人刚吃过饭,正是热的时候,这时候来一杯冰奶茶,感觉不差。
等待做奶茶的时候,孟繁思索下午要怎么逛。
两人已经在商城里走了一上午,下去再逛,也还是这些地方,或者可以找个地方坐着聊聊天?
正想着,又触发了新的活动。
【恭喜宿主,触发“限额返现”活动,三小时内开销500元整(仅限服装鞋袜品类),可获得1倍返现】
“我们下午去哪儿?”孟玉兰拿起做好的奶茶,递了一杯到孟繁手里。
“我想去买点衣服鞋袜什么的,之后开学了可能没多少时间出来买。”孟繁的目光从虚拟屏幕上移开,1倍返现意味着她接下来买的500块衣服,纯粹白拿。
孟玉兰不疑有他,很快就点了头:“行啊,那我们去买衣服。”
五百块的衣服鞋袜,主要是夏秋外穿的衣服,和夏秋的睡衣。
这次活动足足三小时,时间上十分充裕,但还是在倒计时结束前半小时,买齐了五百块的东西。
孟玉兰不知道情况,被她买买买勾出买东西的欲望来,也挑拣着买了几件衣服,最后两人双手都没有空着的。
三小时时间一到,孟繁得到奖励,默默开口:“差不多了,我们走吧,再晚怕赶不上班车。”
孟玉兰回神,看着手上大包小包的东西,立即惊醒,拉着孟繁就往外走:“走走走,这里有毒,让我忍不住花钱买这么多东西。”
孟繁在心里说了句“不好意思”。
毕竟她花钱买了东西,系统会报销,孟玉兰花钱买东西,却是切实花了钱。
所以临走出商场,她特意给孟玉兰买了杯奶茶,当做是“赔礼”,理由是礼尚往来。
一天三杯奶茶,孟玉兰依然喝的开心,主要还是年轻,这要是年纪略大一些,都消化不了这些奶茶。
坐上去车站的公交车,孟玉兰松了口气,喝着奶茶缩了缩肚子:“我妈给的钱,已经花差不多了,接下来几天得省着点用。”
“那我们在家吃饭,花不了几个钱,”孟繁说道,“我那里还有面条,到时候丢点瘦肉,煮点小青菜,一天三顿都花不了多少。”
“这可以有,到时候我来煮吧,我可会煮面了。”
公交车到了汽车站,两人坐最近一班车到了嘉宁镇,时间还没到五点。
想着要省钱,她们直接在嘉宁镇附近的菜市场买了点菜,随后才往孟繁如今的住处走去。
到住处之前,先到了嘉宁中学。
“这就是嘉宁中学啊,感觉是新建的,好漂亮啊,”孟玉兰站在门口张望,“可惜我成绩没你好,没跟你考到一所学校。”
“现在也好啊,至少我们都考上了,”孟繁说着,指向不远处,“那里就是我现在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等晚上天凉一些,我们可以过来这边逛逛,不知道可不可以去里面参观,要是可以的话,我们还能去里面走走。”
“那待会儿我们过来走走,这样的话,我也是见过好多所高中的人了。”
两人走过嘉宁中学,到了孟繁租的地方,一路走到四楼,路过走廊到了里面。
刚打开门,孟玉兰就“哇”了一声:“我的天,这里的环境也太好了吧,你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还有冰箱、洗衣机、空调,马桶居然也有,住在这里一定很舒服!”
“我没骗你吧,就是很好,所以我搬进来就给你打电话了,我们一起在这里享受享受。”
其实这里的环境没有去年寒假时她住的那地方好,那地方的空间毕竟会更大一些,但一想到自己接下来三年住的是这样的好环境,她就觉得心情舒畅。
“莲蓬头哎!我可以在这里洗澡吗?”孟玉兰站在卫生间门口,扒拉着浴室门问道。
“可以啊,我教你怎么调温度。”
第70章
“你这里的洗衣机中间都不用把衣服拎出来甩干的吗?”
“这是全自动洗衣机,家里用的那些需要提前拎出来甩干再洗的,那是半自动洗衣机,”孟繁跟孟玉兰两人站在洗衣机面前,欣赏着洗衣机的工作,“有这个洗衣机,以后洗衣服就不用我自己动手了。”
“真好,那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呢,”孟玉兰的手放在洗衣机上,感受着洗衣机的震动,“不过我可以把衣服带回家去洗。”
“这可以,特别是冬天的衣服,要是在学校里洗可太不方便了。”孟繁由衷道,她觉得洗衣机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洗衣机之外,空调和冰箱也是伟大的发明。
之前上学的时候,她连冬天的衣服都要自己洗,每次都觉得麻烦,这里有洗衣机,也是她愿意多花钱住下的原因。
让洗衣机洗着衣服,两人去煮面吃。
提前买好的菜色都一一切好,打开煤气灶直接丢进锅里煮,没过多久,一锅喷香的面条就出了锅。
“你在这里租房子,要租多久啊?不去住校吗?”
“我还是租在这里吧,平常方便,我东西多,像是这个被褥,如果住校,学校还要发一套,东西放不下,这里的租金虽然贵一点,但要是住校的话,每年寒暑假都要为了搬家的事发愁,也挺麻烦的。”
孟玉兰皱了皱眉头:“也是,哎,住校的话,寒暑假你肯定是要离校的,每半年得折腾一回确实挺麻烦,但是租一整年的话,房租应该不便宜。”
“嗯,所以我想多写点文章赚钱嘛,”孟繁一口一口吃着面,“之前在县城,我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看了好多好多书,之后应该能想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这样的话能多赚点钱。”
虽然返现系统时不时都可以给她带来一笔钱,但写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收入来源,她没打算放弃。
原先在初中的时候,她还担心过上了高中会没时间写文章,可现在她有三倍速的学习小屋,想要抽出写文章的时间并不难。
“那你这样挺累的,既要学习,还要兼顾写文章,”孟玉兰再次皱眉,开口骂了句,“都怪你大伯母,你在外面受苦,她倒好,占着你的屋子用的心安理得,气死我了!”
这大概是每次提到孟繁赚钱这件事时,孟玉兰都要提及的话题。
她只是笑了笑,跟着骂了两句,出了气之后,开始说别的话题:“你在这里住几天,等你回去那天,我们再一起去县城,明后天的话,我们就在嘉宁镇这边走走。”
嘉宁镇这边也有大大小小的店铺,简单逛个街没什么问题。
孟玉兰再次开心起来,很快点了头,虽然她手上没钱了,但逛街她还是喜欢的。
“那等傍晚的时候我们出去逛。”
聊着天的时候,两人都吃完了面,孟玉兰去洗碗,孟繁则从架子上拿了几本书,放在桌上,待会儿可以看。
有朋友在,她也要休息休息,没打算去学习小屋。
等天气稍微凉下来,两人便出了门去走动,聊些琐碎的家长里短。
一直到晚上睡觉前,两人也依然聊的兴奋。
孟繁一觉睡醒,感受着从遮光帘里透进来的光,在床上翻了下热乎的身体,还有些不太习惯。
虽然电风扇吹着,但她习惯了在学习小屋里的舒适温度,突然回到正常的夏天温度,多少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还好这附近山和树比较多,晚上的温度相对会凉一些,睡着并不会觉得太燥热。
她看了眼身旁,没见到孟玉兰,眯着眼打了个哈欠。
正想着不知道孟玉兰去哪儿了,就听到了有人用钥匙开门的声音,抬头果然看到孟玉兰站在门外。
孟繁揉了把脸,含糊道:“你怎么起这么早啊。”
“哪里早了,这都十点多了,你这屋子太黑,我醒了好几次看见黑乎乎的,都以为时间还早,结果实在是睡不着才发现不对,都十点了,”孟玉兰进门,打开窗帘,“这要是窗帘透一点,哪会睡这么晚?”
“这么迟了吗?”孟繁惊讶,立即看了眼时间,“可能是我们昨天晚上聊太晚了,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
“对啊,话说你这窗帘也遮的太严实了,”孟玉兰走到床边,将手上的豆浆和包子递给孟繁,“醒来有点饿,实在是不想做饭,就出去买了点吃的,就是卖早餐的地方有点远,都在市场里。”
“学校里有食堂嘛,学生还都是住校的多,这里不好做生意,”孟繁咬了一口包子,“窗帘我特意让房东换的,就是想要在双休的时候睡个好觉,是不是能睡好?”
“确实,外面的光完全进不来,不过你到时候开学了,可不能因为这个迟到。”孟玉兰说笑着,吸了口豆浆。
“那不能,到时候我肯定要用闹钟的。”孟繁摇了摇头。
到时候她肯定是睡在学习小屋里,外头的时间十分钟,她能在里面多待三十分钟,这要是迟到,那真没天理。
不过她本身很有自制力,每次睡到八小时就能自然醒,估计这次是真的放松了,才睡那么久。
她又吃了两口包子,感觉电风扇的风又热了起来,转头拉开床头柜的抽屉,从里面拿出遥控器,打开了空调,将温度调到26℃。
这一动作让孟玉兰下意识“哎”了一声。
“享受享受,”孟繁推了推她,“快去把窗户和大门,还有厕所门都关上。”
“这得不少电费吧?”孟玉兰表示震惊。
“可是我热,而且我们白天都不出去,一直不开空调我更不舒服,待会儿我还想好好看书呢。”孟繁眼巴巴看着她。
“反正花的是你的电费。”孟玉兰立即起来,去关了窗户和大门,又把厕所门关上。
随后坐到了床上吹风。
空调开了一会儿,温度没有降下来,但电风扇吹的风已经凉了。
孟玉兰双手放在小腹前,安详闭眼:“好舒服啊,我以后有钱了,也要装空调,然后在夏天的时候,天天开空调在屋子里待着。”
孟繁伸手戳了戳她的胳膊:“书。”
孟玉兰瞥了她一眼:“你就懒吧!”
说着,她还是站了起来,从不远处的柜子上拿书,不仅给孟繁拿了一本,也给她自己拿了一本。
随后两人同时挪了挪身后的被子——因为没多的枕头,两人昨天直接把棉被当成了枕头用。
动作一致之后,两人对视笑了笑,再几乎同时翻开了手上的小说。
之后不管姿势怎么变幻,两人都没有放下手里的小说。
直到肚子开始叫。
“妈呀,都下午五点多了,我们怎么看这么久,时间居然过的这么快?”孟玉兰震惊道,“怪不得我肚子好饿,明明感觉好像刚吃过不久。”
“还是煮面吃吧,这个方便,”孟繁揉了揉眼睛,“这顿我来。”
冰箱里的菜是昨天刚买的,今天也还能吃,本来这些菜是留着中午吃的,没想到一直留到了晚上。
“冰箱也好用,空调也好用,要不是费电,我真的羡慕你的日子,”孟玉兰也起了身,帮着处理菜,“就是太舒服了,时间过的好快。”
“是空调舒服,还是看小说沉迷?”孟繁手里拿着挂面,一把一把往锅里放。
“肯定是两者都有,不然太热了,我看小说也沉不进去,”孟玉兰看着孟繁的动作,“应该够了吧,差不多了。”
“有点饿,再多放一点点吧。”孟繁又抽了一小把面条出来,丢进锅里煮。
不出意外煮多了。
两人吃的又热又饱。
还好屋子里空调开着,电风扇吹着,热意很快散去,只剩下饱了。
吃过饭,两人又在屋里待了会儿,孟玉兰继续看小说,孟繁则拿出了纸笔开始练字,这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今天也不能停。
随后等到七点多,两人关上空调出了门消食,顺便在嘉宁镇逛街。
夏天天气炎热,其他人也跟她们一样昼伏夜出,这个点到嘉宁镇的市场里,可以说是人潮涌动。
“孟繁,那边是那个大头贴,我就听说过这个,没想到这里居然有,我们去拍些大头贴吧!”
孟繁前世的记忆里,大头贴出现的时候,她已经上了班,那时候手上有点钱,又爱臭美,就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去拍大头贴。
只是后来时间久了,大头贴也随着屡次搬家,不知道丢到了什么地方。
“走走走,今天多拍几张,我请客。”
“这……”
“你不是没钱了嘛,而且这大头贴是我们俩一起拍的,我花钱理所应当嘛,到时候别跟你妈说,”孟繁拉着孟玉兰走进大头贴的店里,“我们合影留念。”
“那……那我……我就不给钱了?”孟玉兰手上没钱,却实在是不好意思。
孟繁没有跟她多说,只拉着她拍照。
最后两个人越拍越兴奋,都开心的不行,自然收获满满。
付钱的时候,孟繁都没让孟玉兰看到,直接就掏钱付清,随后直接拉着她出店。
孟玉兰在嘉宁镇这边一直待到八月五号,两人一直都昼伏夜出,白天开着空调在住处休息,晚上则出来走动闲逛,逛逛看看,就算是什么也不花,也都觉得开心。
最后要走,是孟玉兰拿孟繁手机打电话回家报平安的时候,被她妈妈催着回。
回去自然没什么事,只是贴心的家长总是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打扰别人。
孟玉兰自然舍不得回去,但也不得不回,而她表达不舍的方式,是在两人一起去县城的车上,及等车的时候,玩了全程的贪吃蛇。
“等我到家给你打电话啊,以后我也会经常给你打电话的。”
“等你开学了,十一我们还约着一起出来玩,到时候喊上王美佳和蒋秋她们。”
孟玉兰算了算时间,趴在车窗上瞬间开心:“十一很快哎,那我们到时候见,拜拜。”
“拜拜~”【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