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好,我来拿身份证。”
“叫什么?”
“孟繁。”
“等一下啊,找到了,这身份证前天刚到,”派出所的人帮孟繁找出了身份证,递到她手里,“慢走啊。”
“好。”
孟繁拿着身份证点头,转身走出派出所,将身份证捏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未满18岁的身份证,有效期只有5年,前世她没有着急,是过完年之后才来拿到的身份证,拿到的身份证也与现在手里这张不一样,主要是身份证上的照片不一样。
这一世她早有准备,提前穿了合适的衣服拍的身份证,而不像前世那样,临到要拍的时候才发现衣服不合适,不得不穿了派出所里准备的旧衣服。
她看着身份证上稚嫩的脸庞,将它好好地放到背包深处,抬头快步往学校走去。
重生一世,自然不会与前世相同。
到了学校之后,她正要去宿舍收拾东西离开,突然想到了件事,去了趟学校的收件室,这时候收件室里也在准备着关门,她趁着关门之前,在收件室里找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来自于娱乐圈杂志的,还有一封则来自于《读懂》。
期末考之后的第一个惊喜,她上次寄出去的娱乐圈故事和投稿给《读懂》的文章都被收录,娱乐圈故事投稿三篇,收了两篇,给了两百块钱,《读懂》寄出去一篇,收了一篇,给了一百五十块。
两边加起来,足350块的收入。
汇款单到手,她又快步跑出学校,去邮政储蓄银行将钱取出来,这才揣着新鲜出炉的350块钱回宿舍。
这时候学生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剩下两个同学在宿舍里等家长来接。
孟繁到宿舍的时候,两人的家长正好也到校。
“孟繁,你走的时候关门啊,我们也走啦。”
“好,来年见。”
孟繁目送两人和她们的家长一起离开,从床上将被褥打包取下来,又从床底下将需要带的东西取出,装进编织袋里。
这次去县城,她要在县城里住一个月,得临时租个房子。
所以被褥要带,席子要带,衣服鞋袜要带,她这个月还不能闲着,因此书本和寒假作业都得带着。
东西满满当当装了两个编织袋。
就这样,宿舍里还有一些可带可不带的东西被她舍弃,依然留在宿舍里。
县城的情况她是熟悉的,特别是这时候的情况,她格外熟悉,前世初中毕业之后,她好几年都在县里打工,为了找到物美价廉的房子,更是跑了好多个地方,这时候出去,遇上过年前低峰期,她要找到只租一个月的合适房子并不难。
用布带将编织袋绑起来,她一手拎了一个袋子,缓慢走出宿舍。
将宿舍大门锁上之后,拎着两个袋子,一步一步往校门口走去。
走了一半,身后传来疑惑的声音。
“孟繁?”
孟繁回头,是她班的音乐老师:“吴老师。”
“真是你啊,你家里人没有来接你吗?”吴老师看向校门口,没见到外面有车。
“我去车站坐车,”孟繁说道,“那里有班车。”
“哦——”吴老师作为音乐老师,同时教着好几个班的音乐课,并不知道班里同学的家庭情况,看了眼孟繁手里的编织袋,“这么多东西要带去车站也不容易,你把东西放我自行车上吧,我给你带过去。”
“那太麻烦了,会不会耽误老师的事?”孟繁有些不好意思。
“这耽误什么,都在镇上走动,再远的地方我骑自行车,也就是一脚的事,”吴老师走下自行车,“你扶一下车子,把东西放上去,这两袋子东西,你一个人拎到车站那边去,可累得很。”
孟繁这才答应下来:“谢谢吴老师。”
两人一起将两袋子东西都放上自行车,之后一左一右推着自行车,往车站的方向过去。
期间两人聊了一些话,但因为彼此都不算太熟,吴老师并没有问起太多有关孟繁家庭的事。
很快,就到了车站。
吴老师直接将孟繁送到了去往县城的车上。
一般来说,县城的学生是不可能到镇上读书的,但这辆车通往县城,却不代表只通往县城,到县城之前还有许多个村镇站点,吴老师也只以为孟繁的家在那个方向,将她送上车之后简单说了两句,就骑自行车离开了。
孟繁在心里松了口气,这时候吴老师要是问她自己去哪里,她真不好说,反正实话实说是肯定不行的。
她拎着两个编织袋,走到了车的最后面。
“去哪儿?”
“南院。”
“五块。”
跟之前一模一样的对话,孟繁从口袋里拿出一早就准备好的五块钱,放到售票员手里,随后转头看着窗外。
这个时间去县里的人数不紧凑,到开车时,车上都没多少人,后面随着路过的村镇越来越多,车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都没有影响到孟繁。
直到车子抵达县里,开进汽车站内。
她走在最后,拎着东西下车,还没下去,就跟人堵在车门处。
“先让人下去,着什么急啊,”售票员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好好在车站里等呗,还有半个多小时才开车。”
“这不是东西多嘛,”站在车门口的人有些赧然,“待会儿跟人一起出来,东西放不下。”
售票员大跨步下车:“东西放车后头去,你们还是回车站里去啊,要检票的。”
“哎哎,好好好,我们这不是怕待会儿一起出来,耽误人家走路。”站在底下的人快步跟着售票员去后头。
车门处的空间空出来,孟繁这才能拎着东西下车。
两袋子东西不轻,她慢慢往车站门口走去。
汽车站门口有许多拉客的人和车,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还有小货车,甚至还有人举起横幅在招工人的。
孟繁差点过去,转念一想她来县里只是想租房待一个月,来县里打工只是她的借口而已,并不是真的要打工。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县里租房,而不是在镇上租房,那不是因为镇上熟人太多了么,到处都是沾亲带故的人,她但凡在镇上多待几天,消息就能传到她大伯母耳中,一点秘密都不会有。
县里就不一样了,地方大人多,就算遇到出门在外打工的老乡,人家也基本只能认识村里跟自己同辈的人,她这个小辈不说,人家就算觉得她跟谁家的有点像,也不敢认她。
她的目光扫过招工的大牌子,心里满是无奈,谎话说的多了,差点连自己都忘了真正的原因。
孟繁看向那些骑着三轮车的拉客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的是她记得的一些招租的小区。
在如今这个工人普遍工资才只有1000多的时代,房租几百块就能租到还算不错的房子,一百块一个小单间,两百块大单间带阳台,要是能有个三四百块,这单间里还能有卫生间和厨房。
前世她刚到县里的时候,拿着1000的工资,租着100一个月的房子,每个月900块开销,觉得这日子舒坦的不行,再没有比这更畅快的日子。
这时候再拿着前世熟悉的小区,她却先划掉了价格便宜的群租房,转而看起来一些才新建不久的楼房和电梯房。
【恭喜宿主,触发“限额返现”活动,一小时内开销999元整,可获得1.5倍返现】
【倒计时:1小时,59分59秒……】.
999,怎么不凑个1000块!
孟繁快速收好手里的纸条,抬手对着其中一个正在揽客的人力车师傅招了招手。
对方与她一眼对上,瞬间看到她身旁的两个袋子,快步下车,主动拎起两个袋子:“小姑娘去哪儿啊?”
“望新园小区,4块钱,去吗?”
“去!”
望新园小区离车站不远,正常只要2块或者是3块,孟繁带了两大袋东西,给4块不高不低。
师傅完全没有要跟她讲价的意思,立即拎着袋子放上三轮车,再将孟繁迎上去,很快上车踩踏板往小区的方向过去。
“小姑娘你去走亲戚啊?”
“我有急事,麻烦快点。”孟繁说道。
师傅不再啰嗦,连忙点头:“好嘞,一定尽快到地方。”
说快也确实快,不过五分钟时间,就已经到了目的地。
孟繁请师傅将她的东西放在门卫处,这才将这趟的4块钱给他。
等师傅离开之后,孟繁看了眼坐在门卫室里面一动不动的保安,又看了坐在小区树下休息的阿姨和奶奶们,拎着编织袋走进小区。
直接询问:“阿姨,奶奶,我想在咱们这个小区租个房子,请问你们有认识的人要出租吗?”
其中一人抬头:“小姑娘你要租多少钱的?”
“差不多一千块的房子。”
对方眼神亮了亮,偏头高声喊:“妈,妈——你过来帮我看下孩子,这小姑娘要租房,我带她去看房。”
老人拎着菜篮子过来。
女人从老人手里接过篮子放在一边,将孩子推到老人怀里,指着孟繁的两个行李袋:“妈,这小姑娘的行李你也给看着,王姐之前留下的那套房子,我带她去看看。”
“去吧去吧,”老人坐在花坛边,“孩子这儿有我呢。”
“行,”女人应声,转头拉了拉孟繁的手臂,“走吧,你跟我来,你要一千的房子还真是来咱们这儿合适,我跟你说,我们这儿的房子在整个县里都是数一数二的,簇新簇新的房子呢,我给你看的这套房子更是好,里面还配备的各种电器,什么冰箱、洗衣机、空调,连抽油烟机都有,我们还是电梯房,现在县里电梯房可不多。”
孟繁连连点头。
她就是知道这里有个新建电梯房,才在触发活动后,第一时间就来这里看房。
毕竟好房子总是会搭配另一个属性——贵。
第24章
“这房子朝向很好,人家装修了本来打算自己住的,但装修期间去市里照顾孩子了,后来装修好,这房子就一直空在这,你看看,这床垫,这沙发,还有这些电器都是新买的。”
房子是两室一厅的房子,主卧房间,次卧书房,还有厨房卫生间。
冰箱、洗衣机、空调、抽油烟机,以及卫生间里的热水器都一应俱全,甚至房子的朝向也很好,这个时间站在阳台处,阳光正好进来,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温暖舒适。
“你觉得怎么样?要不是这房子好,我也不好意思喊高价。”
“价格高一点可以,就是我租的不太久,就过年租一个月。”孟繁实话实说。
对方犹豫片刻:“一个月也行,你在这住一个月,等过了年到租房的高峰期,正好找下个租客,那房租你能接受吧,也不要你太高的价格,凑个整,就一千块钱。”
见孟繁不说话,对方继续碎碎念:“这房子是真的很好,咱们这小区里,都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房子了,好多人为了买房子已经掏空了家底,都没钱装修,不像这家,不仅装修了,还装修这么好,要不是我家也买在这,这房子我都想租了。”
“价格稍微低一点吧,九百九十五行不?”孟繁问道。
“九百五是有点……九百九十五?”对方惊讶问道,“你愿意出九百九十五,那怎么不凑个整?”
“九百九十五行的话,我们可以签合同。”孟繁没有给对方说太多话的机会,她就要九百九十五,多了少了都不行,万一对方看她可怜,给她往低了报价,那她就完不成活动任务了。
“行行行,这哪里还能不行,合同之前就打印出来了,就差写上价格和租房的期限,你等我一下,我这就去拿。”说着话,对方却下意识看了眼孟繁。
孟繁意识到对方目光中的意思,主动开口:“我正好去楼下拿行李,一起下去吧,等签完合同付完钱,再交接钥匙。”
“正好,我们待会儿一起上来,你先下去等我一下,我去抱孩子,让我妈帮你拎行李。”
“没事,我就那两袋行李,拎上来很快的。”
孟繁跟她一起走出房间,进入电梯下行。
她抬起手表看了眼时间。
距离“限额返现”活动结束的时限,还剩下半个多小时,足够她签订合同付款,之后只要她不出去,没有任何额外的开销,就算成功。
带她看房的大姐家住在二楼,到二楼之后她下去,孟繁一个人下到一楼,电梯停稳,走出没多久,身后已经传来脚步声,是大姐拿了合同之后,直接从楼梯处跑了下来。
之后便带着她出大门,先去抱了孩子,然后麻溜地让她妈帮孟繁拎了一袋行李。
老人好奇心重,忍不住多问几句:“小姑娘你一个人租房啊?你看上去还很小,多大了,你家里人怎么忍心让你一个人出来?”
“家里人知道我在这里租房的,”孟繁随口瞎说,“我还在上学,就来住一个月,到县里学习班补课。”
一个月的学习班也是学习班,她一个人在外面没什么事,平常也还是写写字、做做作业,顺便复习整个初三的内容,怎么不算是学习班呢?
“那怪不得你只租一个月,”大姐抱着孩子率先进了电梯,按了7楼的按钮,“你要去学习班补课,找好了吗?说起来咱们这附近还真有几个不错的学习班。”
“确实不错,”孟繁点头,囫囵给了一个“对”的答案,“县里的资源,肯定要比别的地方要好。”
因为有学习班这个名头,大姐对孟繁出现在这里租房没有了疑惑,带着她重新进了屋里,将合同递给她。
“日期跟金额你都自己填吧,这上面还要写什么大写的繁体数字,我都不大会写,你是学生,你来写。”说完,将纸笔都递给她。
孟繁点头,将合同放在桌上,握着笔写字。
练了几个月的字,她现在写字不说是信手拈来,却也写的通畅,不像一开始那样一字一顿,如今流畅落笔,写出来的字都很好看。
大姐在边上看着,看着她落笔写的字,忍不住道:“好学生就是不一样啊,写的字也这么好看。”
“我没有那么好。”孟繁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一个学渣伪装成学霸,多少有些虚假宣传的意味。
“你还特意来县里上课,怎么不好,肯定是好的,而且你看你,写大写的繁体数字都写这么快,就是厉害。”大姐毫不吝啬夸奖之语,“你家里人也好,还愿意出钱让你在县里租房子住,免得你休息不好。”
孟繁没有再解释太多,不然人家问起她家里人的情况,她都不知道该怎么编。
写好合同,两人都看了看,最后签字落笔按手印。
孟繁从衣服内衬的口袋里拿出一个大钱包,从里面点出九百九十五块整,交到对方手里。
对方又清点了一遍,确定没错后,将一式两份的合同给了她一份,顺便将钥匙放到她手里:“接下来一个月,这房子就租给你了啊,等你要走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得来看过,不要怪我事太多,我也是替别人看的房子,房子有个什么差错,我承担不了。”
孟繁点了点头。
对方又解释:“不过这房子崭新的,刚装修好,你一个小姑娘住着,基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安心住下就好,别担心,要是有什么事你随时喊我,我住在201,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一个人在里面锁好门,反锁之后把钥匙插门上,这样别人从外头就开不了了。”
孟繁听着对方絮絮叨叨说着关心的话语,没有打断她,认真将她说的话都记在了心里。
租房的安全事宜她都知道,但人家毕竟是好心,不好打断。
直到对方说完了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她再次点了头,直接表示自己已经将她的话都记住了。
“小姑娘就是好啊,听话乖巧,”大姐笑盈盈地看着孟繁,“该说的都说了,你记住就好,没记住有什么事,你找我就行,对了,这屋里有电话,我把我家的电话号码给你,你这儿有急事,随时打电话给我。”
大姐在屋子里找纸张。
“电话号码报给我吧,我脑子里记一下。”
“读书人就是聪明,行,我把电话号码报给你,0XXX——”
孟繁记了一遍,又说了一遍,确定没错之后,大姐才带着孩子跟老人一起离开,临走的时候又回头叮嘱,让她一个人在屋里时注意安全。
孟繁点头,将人送走,随后将门关上。
怕待会儿自己就忘了电话号码,她快速打开装了书的编织袋,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空白的本子,将电话号码写上去,随后将本子放在电话机旁边,免得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放好书之后,她将袋子里的衣服被褥等东西都拿出来。
天气正好,这里又有洗衣机,她打算洗一洗床单被套。
不过在这之前,她先将席子和被褥都抱到了主卧里。
主卧床上放了张一米八宽的弹簧床垫,她手上的席子宽度只有90厘米,正好占了一半的床铺空间。
放下之后,她看了看,最后还是将席子挪开,卷起来靠在柜子旁,将床单和被褥直接放在床垫上,将被单和床单抽出来,打算用洗衣机洗洗。
刚抱着东西到卫生间,站在洗衣机面前,她犹豫了一下。
用电也是要花钱的,这个限额返现活动,会不会包括电费?如果这也包括的话,她这会儿洗衣服,岂不是功亏一篑?
等下次“限时返现”的时候再试试吧。
今天等半小时,活动结束后再洗,不能冒险。
她将东西放在边上,开始收拾东西,先将衣服都一一从编织袋里取出来,放在卧室的柜子里,鞋子放在入口处。
然后是书本,都放到书房里。
书房并不单单是书房,这里还有一张宽度一米二的小床,同时也是次卧,如果家里有客人,正好可以住在这里。
如今孟繁只有一个人,这书房的小床就没必要使用了。
她将所有的书本都靠在书架上,又将寒假作业和试卷等都放在桌上。
两个编织袋的东西清空,落在这偌大的屋子里,显得她东西格外稀少,但总算不用像在学校里那样,所有属于她的空间都放上东西,都还嫌不够。
这会儿时间也还没到一小时整,她又磨叽了一会儿,直到提示音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限额返现”活动,获得1.5倍奖励】
【返现已发放至钱包】
孟繁立即拿出了系统赠送的钱包。
大概是这笔钱数额太大,原先只有她手掌心那么小的钱包,在这会儿突然变成了巴掌那么大,钱包里面更是鼓鼓囊囊,哪怕还没打开,她都觉得异常欣喜。
打开钱包,里面是一大摞的现金。
她坐在书房里,将钱包里的现金都倒在书桌上,一张一张开始清点,最后点数足数的1498.5元。
她又拿出另一个钱包,从这次得到的钱数里抽出零碎的8块5毛钱,换了一张完整的10块钱进去,凑够了1500块钱。
这笔钱放进自己的钱包,钱包里又鼓了一些。
孟繁轻轻敲击着书桌桌面,伴随着不成调的节奏,心情十分愉悦。
过年这一个月,她住到了这样好的环境里,不仅没花钱,还赚了一笔将近500块钱,这一世的这个年,她注定是要过的比前世要舒坦的。
第25章
结果孟繁还是没有用洗衣机洗床单被罩,这次不是因为电费的问题,而是天色已晚,这时候洗床单被罩,即便洗衣机有甩干的功能,从现在到她睡觉的几小时时间里,床单被罩干不了,她晚上只能盖光秃秃的棉絮。
左右这一学期都用了,不差一两天,还是等看哪天天气好再洗,早上早起洗掉,晒上一天就能干了。
她将床单被单又抱回到卧室里,将被单摊开放在一米八的大床上。
好在床单的尺寸总会相对大一些,铺在床上即便不能铺满整张床,也能覆盖大部分面积,她晚上睡觉不会有什么问题。
之后再将被单也套回到被子里。
洗衣机依然运转起来,不过这次洗的并不是床单被单,而是冬天的衣服。
卫生间的门关上,洗衣机的轰鸣声没有再传出来,孟繁回到书房,拿出纸笔,开始今日份的写字任务。
半天考试,小半天搬家,等她写完手上的一页字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五点多,敞开的窗户将邻居们饭菜的香味引了进来,刚刚打开寒假作业的孟繁,握着笔坐在椅子上呆了一会儿。
最后实在忍不住,将手里的笔放下,起身拿起钱包就要往外走。
路过卫生间时,她看着紧闭的卫生间门,想起自己写字之前还洗了衣服,又将手上的钱包放在入户的柜子上,打开卫生间门,将洗衣机里的衣服拿出来晾晒。
晾了衣服之后,她才重新回到大门处,拿起钱包和钥匙出了门。
小区就在汽车站附近,边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餐馆,孟繁找了一家小店,进去点了一碗三块钱的青菜肉丝面。
不久,她的面上桌,边上有客人喊住转身往厨房的老板。
“老板,你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再过两天就回家。”
“这么早啊,我们还要上一礼拜班呢,你们回家了,我们岂不是没地方吃饭了。”
“这也没办法,平常我们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好不容易过年能休息,肯定要多休息几天,”老板笑着与客人说话,“你们平常上班,好歹周六周日至少能休息一天,我们不一样,一年四季,除了过年之外都得开工。”
“自己对付一口呗,也没几天了,”边上有客人接话,“回去过年嘛,大家都要理解理解的。”
“每年都这样,你这么年轻,今年第一年出来上班啊?习惯了就好,多买点菜,再买点挂面,饿了自己下碗面,对付着就能过去,实在不行挂面下水,放点盐跟味精,也不是不能吃。”
“正好再多省点钱,给家里人买点东西。”
……
孟繁一口一口吃着面,耳朵里听着大家聊天说话。
过年意味着团圆,意味着轻松和惬意,所以大家都盼着回家过年的这一天,小餐馆的人在说起过年时,语气中都带着轻松和愉悦,让她也有些心生向往。
但很快,她就会想到记忆里最后一次回家过年时的情况,瞬间就将向往的心压下。
不是所有人过年跟家里人团圆都是快乐的,但不跟家里人同样也能快乐。
让她选择,她肯定要选择快乐的后者。
吃完面,她起身走出小餐馆。
外面的天色已经一片漆黑,路上亮着路灯,不远处有五彩的霓虹夜灯,仔细一看,那居然是一条夜市。
她环顾左右,不少人都往夜市的方向走去,便也将手揣进兜里,一步步走向夜市,落到了被五彩的霓虹夜灯笼罩的夜市街上,被带着笑的招呼声笼罩。
“床单被罩年前大促销啊,马上就要回家过年了,都便宜卖,床单被罩,不要你一百块,也不要五十块,只要二十块钱,还送你一对枕套,包便宜的,不便宜过年你来找我!”
孟繁跟着拥挤的人群,站在了卖床单被罩的摊位前。
周围四处都是叫喊声。
“我要我要。”
“我也要,给我拿两套。”
“我要三套!”
“我……我要一套。”
孟繁的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只花了二十块钱,选了一套她觉得好看的天青纯色被套,再带着附赠的枕套,避开周围叫喊声的洗脑,努力挤出了人群。
走出去之后,她心里有一点后悔。
毕竟学校里的要求是床单被罩都要一致,所以宿舍里只能用学校分发的那套床单被罩,她买了这一套,使用的次数并不多。
但她确实也缺一套可以换洗的床单被罩。
反正才二十块钱,买就买了吧,等今天回去,先把这一套洗了,这样就算明天天气阴沉,这套床单被罩晒个一晚加明天一天,明晚就能套上使用。
她将东西夹在手臂上,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她才发现,这会儿还真是年前大清仓,不少摊位都在低价出货,耳边偶尔传来同样逛街的人的对话声可以听出来,这时候的低价不少都是真的。
当然,也有趁这个机会涨价的,但高价的都是些过年急需的东西,对联、灯笼,衣服鞋袜,价格都不低。
衣服鞋袜她之前就买了,这次不用再买。
这些东西过年不便宜,好一点的也不便宜,等下回再遇到“限时返现”的时候,她再买需要的日常衣物,会更划算一些。
一条夜市街不长不短,她逛了逛,就看到了夜市街的尾端。
就在她想要折返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在角落里的摊位,摊位的位置比较偏不说,上面还只亮了一盏昏黄的灯,要是不仔细看,差点就忽略了摊位的存在。
不过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她看到了摊位上的一些首饰。
孟繁上前,走到摊位面前。
“看看我这儿的首饰,都是特意去小商品城精心挑选批发过来的,价格都很便宜,两块钱一样,你随便挑随便选。”
“每一样都是两块钱?”孟繁拿起一条手串,跟之前在镇上集会时,孟玉兰买的那条几乎一样,不过那条手串,孟玉兰足足花了八块钱才买到。
虽然两条手串有一点细微差距,但显然其中的六块钱差价也是存在的。
“对,都是两块,你只管挑,”摊主的岁数比孟繁大不了几岁,可能是才做生意不久,看上去有些局促,“你放心,这些都是我挑来品质特别好的那种。”
两块钱一样确实不算贵,赚也能赚。
孟繁习惯性讨价还价:“我要是多挑几样,能不能给我便宜点?”
“最多……一块八。”摊主咬了咬牙。
孟繁点头,挑了三条手链,三条项链,四对耳夹。
摊主喜笑颜开,立即拿出珍藏的包装袋:“我用这个袋子给你装,这个也不便宜的。”
孟繁付了十八块钱,看着她认认真真一样一样将首饰装进小塑料袋里,随口问道:“你一直都是这个价吗?”
摊主愣了愣,低声道:“之前稍微贵一点的,这……我挑了好久嘛,但一直都卖不出去。”
孟繁恍然,怪不得这些首饰的价格这么便宜。
“我觉得吧,或许你可以去买一个大灯泡过来,”孟繁看着摊主认真的动作,“你的摊位在这个角落里,本来就不显眼,又用这样昏暗的灯光,更不会有人注意到你。”
“可是我从下午开始摆,天亮的时候也没卖出去啊?”摊主疑惑,看着孟繁若有所思的表情,立即道,“你能教我怎么做吗?我可以这就去买灯泡的!”
“你信我吗?”孟繁问她。
“感觉你应该会很有想法,”摊主连忙道,“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一种直觉。”
孟繁这才点头,让她去买了大灯泡,黑布和一些小的白色灯泡。
摊位上就有用电池可以连接灯泡的装置。
摊主将东西买回来之后,她先用黑色的布将原本的摊位盖住,然后将所有饰品分类摆放,一部分用大灯泡照射,另一部分用小灯泡从上往下照射,将原本普通的玻璃钻照的似乎在闪闪发光。
效果显而易见。
摊主激动地看她:“你好厉害啊,你都可以直接摆摊了!”
“这很简单的,只要有一个人这么做了,就会有人跟风,最重要的还是挑选首饰的眼光,我觉得你的眼光很好,”孟繁将东西都放好,拎着对方包装好的饰品起身,“好了,这样的话,你之后可以报价稍微高一点,或许能卖出去。”
“谢谢!不然这些饰品我送给你吧。”摊主将刚到手的钱又拿了出来。
孟繁摇头,直接后退几步:“不用,我已经砍了价,现在这个价格不贵的,你继续卖东西吧,我先回去了。”
这边再没有别的摊位,她转身就往回走。
身后的摊主喊了她几声都没有喊住她。
走到夜市中间时,她回头看了一眼,原本无人问津的摊位上,居然站了四五个人,似乎都在看那些首饰。
孟繁心里大喜。
虽然不是她自己摆摊,但这个摆摊经验可是她自己逛多了夜市总结出来的,既然是首饰买卖,肯定要让人看到,且喜欢才会花钱买。
看到和喜欢是两个并列条件,缺一不可。
她可真聪明啊!
孟繁回头,忍不住哼起歌来。
【恭喜宿主,触发“学习及格”活动,在下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考试中,科学和英语达到及格分,可以得到1111返现奖励】
啊?
她这次期末考,英语和科学没及格???老师批试卷这么快的吗?
第26章
孟繁猛地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突然大大地松了口气。
还好只是个梦,不然也太可怕了,要是像梦里那样,她的英语和科学都只考十几分,那她还考什么高中,直接收拾收拾毕业去打工得了。
她就算成绩差一点,也不至于只考十几分。
孟繁坐在床上缓了缓神,想着昨天收到的新活动,起身穿鞋,拉开了卧室的窗帘。
今天的天气很好,完全没有阴沉的模样,她站在窗户边看了会儿,随后快步走出卧室,将昨天晚上洗好晾在客厅阳台上的床单被罩都摘了下来,挂到了窗户外面去。
这时候的阳光,已经将窗外的晾衣杆笼罩在内。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晒上一天,晚上自己的被子就能换上新的床单被罩。
晒好之后,她看了眼晾衣杆和窗台之间留有的一些余地,回屋从卧室里翻出一块旧毛巾,将窗台擦了一遍,随后去洗漱,洗漱完后这边正好干了,又去卧室,将卧室里的被子抱出来晒。
被子抱出来在阳台上放好,她趴在被子上,点出系统消息,果然在上面看到了“学习及格”活动,这说明她昨天不是在做梦,而既然是“及格”活动,就意味着她期末考是真的没及格。
这活动怎么完成啊?
孟繁撑着脸,愁的不行。
重生回来之后,初中和小学的知识大多数都已经被她遗忘,数学和语文还好一些,语文毕竟日常用到的情况会更多一些,本身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她要重拾不难。
数学的基础在加减乘除,初中数学的难度也还没有脱离基础,再加上她手上还有蒋秋给的从初一到初二的错题集,只要一点点循序渐进,总能学到一些。
科学和英语的难度实在是太高了,哪怕她重生回来已经学了半学期,考试的时候也是连蒙带猜,大多数题落笔时都没有什么把握,考不及格其实在意料之内。
她整个人往前塌了点,赖在被子上,眼睛无焦点地扫视着小区内。
突然,她眼睛聚焦,看到了昨天带她来看房子的大姐,想起了自己昨天找的借口。
她说自己是为了上补习课才来的县里,也不是不能补习啊,只要完成及格任务,就能拿到1111的奖励,而她的水平就算这次没能及格,一百五十分的试卷,也应该能有个五六十分吧。
如果只有五十分,那她只要再拿到四十分,就能到及格线。
想着,她立即转身,回卧室换上衣服,穿上厚实的棉袄和棉鞋,从一堆书里挑拣出英语和科学的试卷和习题册等,抱着它们,拿上钱包和钥匙出了门。
到了楼下,往大门口走的时候,她直接遇上了租房的大姐。
“去上课啊?”
“对,”孟繁回的理直气壮,“我要去补习班。”
说完,她与对方点了点头,快步往大门的方向去。
身后还传来对话声。
“那小姑娘就是你说昨天来租房的那个,就租一个月?”
“人家还是学生,来县里上补习班的,只租一个月不是很正常,像她这样的小姑娘租房才好嘞,不吵又不闹,还不会把房子弄的脏兮兮的,反正过年这个月也基本不会有人出来租,让她租一个月,等她走了再找新的租客刚刚好,过年这个月的时间也不浪费。”
“这倒也是哦,租房子最怕就是房子被糟蹋了,而且小王那房子还装那么好,等过了年再有人来租房,也得好好挑人。”
“那肯定的,人家要货比三家,我也要比三家的,不能辜负王姐的信任。”
身后的声音随着孟繁的远离,越来越轻,直到完全听不到为止。
走出小区,她有一瞬间的茫然,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虽然前世毕业之后,她有好些年都是在县城里生活的,但对于补习班这种事,是丁点儿了解都没有,偶尔在路上看到,也只是看一眼就过,完全不会放在心里。
这时候她也不知道能去哪里找合适的补习班。
不过转念一想,既然是补习班,自然要针对性地面向客户群体,她想要找初中的补习班,去中学附近找是最合适的。
想着,她立即向门卫询问了附近中学的位置。
往那边走了片刻,就看到了一些门口贴着纸或者是牌子的补习班,全科补习、单科补习,初一、初二、初三补习课,类型十分丰富。
她找了一家看上去还算干净的补习班,带着钱包走进去。
“你好,请问你要咨询什么?”
“有单科补习吗?要一对一的那种,”孟繁问道,“我的基础比较薄弱,想要从初一开始打基础,有没有合适的老师?”
“你要补习多久呢?”
“就寒假这一个月,平常我没空。”孟繁实话实说。
“好的,你稍等啊,我去帮你问问看,寒假这时候,我们的老师也是比较忙的,你要一对一的单科补习,可能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前台也实话实说,进了里面,帮她去询问情况。
不一会儿,前台走出来:“不好意思,我们这边排课比较满,可能没有合适你的课程,但我们这边的老师可以给你推荐,或者你们面对面聊一聊,可以吗?”
“可以。”
孟繁跟着对方进了里面的教室,很快就有人走出来,戴着眼镜,穿着朴素,一看就是老师的模样。
对方在孟繁面前坐下,直接询问:“听说你要补单科,还要从初一开始打基础,主要是补哪两门单科?对于补习的价格,你有多少预算?这么问你,主要是因为我是老师,我的一些同事教学能力很出色,但他们都不愿意来补习班,或许我可以给你推荐合适的老师。”
这样也好,她只是想要补英语和科学,要是能有单独的老师教她,确实会合适一些。
“我的预算可能会比较有限,单科一个月三四百,每天上两到三小时的课程,主要是学英语和科学,”孟繁一一说着她的情况,“因为我是在镇上读书的,所以只有寒假这一个月可以补习。”
说完,她想着对方的话,又加了一句:“我在这附近租了房子,老师可以直接去我那儿给我授课。”
“好,这样的话,我尽量给你找女老师,会合适一些,”对方点了点头,还是具体问了价格,“可以是每天上两小时,一个月四百块吗?我们现在说清楚,待会儿我去给你聊的时候,会更好谈,你知道的,这个价格不算太高,但因为是你提供场地,或许会有老师愿意接。”
对方说的很诚恳,孟繁点了点头。
不过想到最终及格后,1111的返现,再加上她补习之后,学习成绩的提升,价格略高一点也没问题。
“也可以多两个小时,四个小时八百块,我想好好学习。”孟繁没想到补习这么贵,还是咬了咬牙报价,希望在这一个月里多学点知识,花钱就花钱,好歹花了钱之后,还能返1111元。
对面的老师点头:“可以的,那我去问问我同事,你在这里先坐会儿。”
说完,对方起身走了出去。
随后前台给她带了一杯水进来。
孟繁喝着水,看着这个补习班的环境。
前台忍不住搭话:“怎么要一对一的呢?这种情况价格会更贵,小班教学效果也挺好,价格还低。”
“我也想,但我基础太薄弱了,还得从初一开始,小班教学不太适合我,”孟繁歉意地笑了笑,“要是我成绩还不错,肯定选你们的小班教学。”
要不是英语和科学都是从初中开始学的,她还得从小学开始补。
小班教学要是有用,她也不至于上了半学期课,期末考试还在连蒙带猜。
前台见无法说服她,转身走出小会议室,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之前跟她聊的老师走了回来。
“你这个一对一教学还挺合适,我帮你联系了两个老师,都是女老师,她们的教学水平很高,就是放假了,实在不愿意面对许多学生,听说你只有一个人,都愿意教,”对方说着,将一张纸放在她面前,“这是两位老师的电话号码,第一位是科学老师章老师,她选下午教学,每天四小时,一个月八百块,第二位是英语老师冯老师,她选上午,每天三小时,一个月六百块,这个时间和价格可以吗?要是你也觉得合适,可以把地址和电话号码给我,从今天开始,她们就能去教你。”
“今天吗?”孟繁看了眼时间。
现在是早上八点半,从九点开始教学,十二点结束,九点半开始,十二点半结束,时间上还来得及。
下午可以从一点半教到五点半。
“我可以的,”孟繁点头,“那要麻烦两位老师。”
她把目前的住址和电话写在白纸上,递了过去。
递过去的时候,她仿佛只是随口地说了一句:“钱的事,我让家里人跟老师说,到时候签个短期的合同。”
“应该的,这样的大事,肯定需要你家里人在场。”对面坐着的老师没有任何怀疑。
第27章
补课合同就签一个月,不用特别正式。
孟繁回家之后,直接拿了一张空白的纸,按着昨天签的租房合同,模仿着用正体字写了补课的协议,约定补课时间是从现在到开学前,中间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算。
她写完合同没多久,就有人敲响了她家的门。
透过大门上的猫眼,她看到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女老师,应该就是早上要来给她补课的英语老师。
她开了门,立即喊了一声:“冯老师你好,我是孟繁。”
“你好,”冯老师看着屋里,“进门需要换鞋吗?”
“不用的,直接穿鞋进来就好,我们在客厅里上课,”孟繁将人迎进来,“我家里人正好有点事出去了,说让我们直接上课就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拟好的协议就放在桌上,冯老师一眼就能看到。
“行,你这有确定要定点的时间吗?”冯老师问道,“我早上来的时间可能不一定。”
“都行,我早上七点多就起床,八点之后冯老师随时来,我们随时就能上课,上完三小时的课程就可以。”孟繁带着冯老师到提前准备好的桌子面前,先去给她倒了杯白开水,随后也坐了下来。
冯老师抬起手看了眼手表上的时间,跟她报了时间,随后道:“你需要一对一补习的原因是因为基础不够好,那我先给你测一下基础,回头按照你的基础,给你制定补课的课件,先从听写开始吧。”
孟繁点头,立即拿出了一早准备的空白习题册,打开圆珠笔笔帽,准备落笔。
冯老师就站在她身旁,用标准的口音开始报单词。
开始比较简单,就算孟繁重生之前把相关的知识都忘差不多了,也能默写出来,但越往后面越难,直到她完全写不出来的时候,冯老师也停止了听写,继续下一步摸底。
三小时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孟繁觉得这个时间似乎还要更短一些,似乎是“嗖”一下就过去了。
“我给你布置一些作业,你今天完成它们,明天过来我会检查,”冯老师说道,“你的基础确实有些薄弱,一个月时间补不了太多,也得看你的悟性,我尽可能挑一些与中考相关性比较大的内容交给你,这样你中考的时候能多抓点分数。”
“好的,谢谢冯老师。”孟繁立即起身。
“你家里人还没回来?”冯老师收拾着东西,仿佛只是随口问道。
孟繁却立即知道了她的画外音,将放在一旁的协议拿起来递过去:“我家里人说了,要是老师要走的时候还没回来,咱们直接签协议,按上面写的六百块,年前付三百,年后开学前一个月结束,再付剩下的三百。”
这时候其实签不签协议都不要紧,她已经确定对方就是英语老师,实力如何她分辨不出来,但她觉得挺好,至少听进去许多内容。
冯老师接过协议,直接在上面签了她的名字,随后把协议还给她:“明天我过来的时间不确定,但应该会在九点前过来,你不用特意等我。”
“嗯,寒假这一个月我都要好好学习,起床洗漱吃饭之后,就待在屋子里写作业,不会走动的。”孟繁说道,言下之意,她会一直在客厅这边,随时来都行。
这时候她也知道为什么冯老师愿意来教她,可能就是因为早上事情比较多,没办法确定时间,去培训班那边时间总得确定,不像她这里自由。
两人达成一致,冯老师收拾东西离开。
孟繁简单收拾了一下屋子里的书籍,下了楼去买午餐,顺便到附近的菜市场看看。
马上就要过年,得在家里囤一些蔬菜肉类面食。
租的房子厨房里有煤气灶和炒锅,但没有用来煮饭的高压锅,她就在这里住一个月,过年外面没得吃,自己在屋子里煮点面就行,好歹比刚重生回来那会儿,一直吃蒸米饭配酸菜要好。
下楼时她又遇到租她房子的大姐。
“上补习课回来了?”
“我家里人觉得我主要是英语和科学不好,选了单科补习,正好老师有空,就上门来教了,”孟繁实话实说,免得回头遇上了还得解释,“上午半天,下午半天,上一个月。”
“那得花不少钱吧?”大姐惊叹,“你单独补习肯定跟人家上课补习的价格不一样。”
“是贵不少,但没办法,成绩不好,上大课怕还是学不会。”
“那你真是辛苦了,学习那么好,还觉得自己不够好,那你家里人都不来陪你?”
“他们得上班赚钱,不过上午来过一回,匆匆忙忙又走了,大姐没看到吧?”
早上她回来的时候,就没遇到大姐,赌她早上不在,就算在,也没有在意陌生人进出。
果然,大姐迷糊了片刻,随后摇了摇头:“那我还真没看到,我也不认识你家里人,看到了也不认识,下回再来,一定要见见,那你这会儿是去吃饭吗?”
“对,还想问问附近的菜市场。”
孟繁跟大姐说了一会儿,成功知道了附近小店的情况,以及菜市场的情况,还从她口中得知了过年期间并不是所有饭店都会关门,还有些本地人开的小店,除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开门之外,其余时间都还开着门,她要是不愿意自己做菜做饭,也可以在这几家小店里买着吃。
这对孟繁而言是个好消息。
她道了谢,便出去逛了逛,成功找到了大姐说的小店,以及菜市场。
在外面吃了顿饭,又买了点菜和面条,她便回了住处。
科学老师还没来,她把书本和作业都搬到客厅里,一边做作业,一边等老师过来。
直到一点半,科学老师章老师过来。
她跟英语老师一样,进门之后先确定了孟繁的基础,随后也说了一个月时间补不了太多课,还是只能按中考要考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习。
科学补习时间是一天四小时,从下午一点多一直上到了下午五点多,期间都没怎么休息。
孟繁听了一脑袋的知识,有些听的还是迷迷糊糊,却也听懂了许多之前似懂非懂的内容。
“懂了?”
“懂了懂了,原来要这么做,我之前一直都想不通,”孟繁恍然,“谢谢老师,这个知识点我听懂了。”
“那你天赋还算可以,可能是之前没认真听讲?”章老师笑着看她,“脑袋聪明,却基本没什么基础,初三的内容能听懂一些,怎么反倒是初一初二教的内容,都不进你的脑子。”
孟繁咳嗽一声,硬生生从脑子里挖了个理由出来:“初一初二光顾着玩了。”
“怪不得,”章老师摇头又点头,“行,今天摸了摸你的情况,我大概了解情况了,之后讲课,先以初一初二的内容为主,等年后看情况,我们再讲一些初三的内容,你现在初三,你们学校应该也已经在这学期教完了初三的内容了吧?”
“对,说是明年开学之后,就从初一开始复习,把三年的内容从头到尾再捋一遍。”孟繁看着章老师起身,也跟着起了身,要送她到门口。
“这样也好,那你先在我这里学一个月,等你们开学,你再从头到尾好好听,查漏补缺,只要你能保持今天的学习进程,到时候中考的成绩肯定能有大幅提升。”章老师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就往外走。
孟繁一路将她送到电梯口,看着她进电梯:“老师慢走。”
送走科学老师,外头的天色都已经黑了,孟繁便不再出去吃饭,直接给自己煮了碗面吃,然后一边吃面,一边看刚刚科学老师教课时记下的笔记。
看到某一条的时候,她起身,去书房里翻出了一本之前的科学错题集,好几道同类型的题,她一错再错,一直都找不到原因,每次老师讲错题,也听的迷迷糊糊。
今天听了课,她总算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原来是她误解了上课时老师讲题的逻辑,直接张冠李戴了,这时候遮住答题的内容,再看题目,她瞬间就能想出解题的方法,而且跟老师讲解的正确解题过程一模一样。
这时候她突然跟开窍了一样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的!
对上其中一道题,她对学习突然来了兴致,拿着错题集回到客厅,对照着今天上课的内容,挑拣出能与今天讲的知识点贴合的题目,有些题目她也能恍然大悟,但有些题目,她得再脑子里转好几圈,才能得到迷迷糊糊的答案,最后距离正确答案就差一步。
重新再做一遍,每一步都确定到位,最终得到的才是正确的结果。
好在答对了。
吃过面,她快速洗了碗筷,随后起身将门反锁,拿着所有的作业和课本进了书房,开始晚上的学习,学习的强度比在学校的时候还要来的大。
拼一把,努力上高中。
为了补习,她花了一千四百块。
扣掉最后及格给的1111返现,她还得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二百多块钱,这还是从她绑定返现系统后,
第一回有这样大额的开销呢,不抓紧时间好好学,简直太浪费了!
第28章
补习开始的前三天,孟繁听课都格外认真,不仅听课认真,晚上做作业都十分认真,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但慢慢地,她就有点分心了。
桌面被轻轻敲击了一下。
孟繁猛然回神,将目光专注在眼前的课本上,握着笔继续写老师在讲的内容,字迹逐渐变得潦草。
“休息十分钟吧,”冯老师开口,轻轻碰了碰孟繁的肩,“我们来聊点别的。”
孟繁立即放下笔。
冯老师笑了笑:“这是学累了?”
“有一点,”孟繁点头承认,“感觉脑子里学不进去东西,所以这是不是我学习不好的原因。”
经过三天的讲课,冯老师对孟繁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她确实是成绩不好,才会选择一对一讲课。
这时候没有否认她的话:“自制力也是学习好的关键部分,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人就是这样,学久了会累,所以我们上课的时候,才会需要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
孟繁看她。
冯老师又笑:“但你的情况不一样,你是补习,不是上课。”
孟繁叹了口气:“那我再坚持坚持。”
冯老师拉了把椅子坐在她身旁:“我再跟你确定一下,你是需要深入学习,还是只想应付考试?”
“可以选择应付考试吗?”孟繁小心问道,挠了挠头,“我是真的不太喜欢学英语,每次背英语单词就这样,背了前面忘后面,背了后面忘前面,完全记不到心里去。”
“你需要一个专门的学习英语的环境,才能学进去一些,”冯老师皱了皱眉,“但你只有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如果你想应付考试,我就往这个方面给你讲,但这样讲课,可能都只是面上的东西。”
她看向孟繁,却见孟繁对着她连连点头。
冯老师失笑:“那就按这么走吧,但如果你上高中想要考大学,还是需要注意基础,不然后面会更难。”
“我想学,先把中考考完再说。”孟繁立即道。
“好,”冯老师站起来,“偏门的方法你心里记一记,不能让你成绩特别好,但至少可以提升一些分数,比如说选择题,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还有排除法,如果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有两个选项的内容类似……那你要……”
冯老师将答题方法娓娓道来,听的孟繁越来越精神。
她怎么也没想到应付考试居然是这么个应对法。
还能这么做题啊?!
她听的认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冯老师又开始借着讲做题的方法,聊起英语的知识点,都被她一一记到了脑子里。
什么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选择,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分辨,当它们同时出现在选择题时,如何通过上下文,来蒙对选择题的选项。
比如说带着go的,带着before的,单词末尾带着ed的……如何一一对应。
孟繁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记的飞快。
直到冯老师问起:“arrive的过去式是什么?”
孟繁立即回答:“arrived,现在分词是arriving!我好像记住了一些。”
冯老师拍了拍掌:“太聪明了,你看,你已经学会了一些,这样到时候遇到选择题,你就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判断你要选择哪个选项,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些特殊的帮助你答选择题的选项,认真记笔记。”
孟繁立即点头,认真握着笔在笔记本上写。
字体又恢复到了一开始好看的模样。
不知道讲了多久,冯老师低头看她的笔记:“你的字写的不错。”
“我在练字,练了好几个月呢,”孟繁有些骄傲,“一开始我的字也很难看,现在已经慢慢写好看了,我也觉得我的字写的好看。”
“不错,不过你左右都要练字,非得是中文吗?中英文混杂可不可以?今天的作业就是练字任务,你把这些内容抄写三遍,”冯老师将手上边讲边写的内容放在她面前,“抄的整齐一些,这样既能完成作业,又能练字,两全其美。”
冯老师写的潦草,内容却不少,上面也确实是中英文混杂的。
孟繁还没试过中英文练字,但至少中文算是练字的内容,大不了分开写两张。
“你也可以一张英文,一张中文,”冯老师先来了一句,“不过至少要写三遍,不能偷懒哦。”
“我肯定不偷懒,会好好写完作业的”孟繁立即道。
毕竟她写字是真的能赚钱的。
“行,那今天的课程到这里结束,Wewillmeettomorrow.”冯老师笑着说道,抱着教案出门离开。
“老师再见。”
冯老师离开没多久,孟繁走进厨房里看了一小会儿,连面都懒得煮,也拿了钥匙出门,到小区外面的饭店去吃饭。
就算扣掉请两个老师的1400补习费用,不算来年开学考试后的入账,她也还有900多的存款,日常开销是足够的。
虽然没有返现很可惜,但她之前已经通过返现赚了不少钱,连这次租房的大头都没有从自己口袋里掏,已经很划算了。
她在饭店里吃了饭,又买了个肉菜用塑料袋打包带回去,打算晚上煮面的时候,直接丢进面里吃。
中午她没有午休的习惯,在科学老师过来之前,抄完了两页英语单词和中文翻译,成功拿到了九分的好成绩,到手3.6元。
抄英语单词也算是练字的一部分。
孟繁手里拿着英语单词的那页纸,心里想着自己以后可以多抄点英语单词,既可以学英语,又可以练字赚钱,两全其美。
时间很快过去,下午一点半左右,科学老师准时过来。
四小时的科学课程,孟繁反而听的没有那么晃神,可能是因为科学有实际的落点在,还可以结合错题集实时补正,让她很有成就感,听起来就没有那么吃力。
一周的课程很快过去,两个老师对她又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再讲课都是针对她感兴趣的内容,再没有让她晃神。
她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虽然未必能让她考出特别好的成绩,但只要学完这一个月的内容,考个及格应该问题不大。
又一天上完课,孟繁拎着垃圾下楼走动,再次遇上租她房子的大姐。
大姐见她,依然十分热情:“这几天都没见到你啊。”
“白天太忙了,从早上到傍晚,我一天要上七小时的课,还要做老师留下来的作业,除了吃饭,基本没有空闲的时间。”孟繁这次说的是大实话。
“那怪不得都碰不上你,”大姐认真看着孟繁,“学习是辛苦啊,看你这样子,都憔悴了。”
孟繁摸了摸自己的脸:“有吗?”
“有,”大姐斩钉截铁点头,“读书累吧?”
“是有点累,”孟繁也点了头,“比我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都还累,不过钱都花了,要是不好好学习,就浪费了。”
好几次她晚上做作业累了,下意识想要摸鱼,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要是开学时考试不及格,那1111的返现都拿不回来,那她就要直接花掉1400块钱,就完全不敢摸鱼,只能再次全身心投入做题。
这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她甚至连《读懂》都没时间拿出来看。
她还有一个“长期阅读”活动呢,都没来得及做。
还是先做“及格”的活动重要一些。
“要是我以前也能有你这样的想法,肯定也能考上大学,”大姐由衷道,“那我不跟你说话了,你先去丢垃圾,然后读书去吧,耽误你这么些时间,我都不好意思了。”
“没事,聊两句不要紧的。”孟繁笑着说道,还是拎着垃圾去丢。
丢完垃圾就要往回走的时候,眼前跳出了新的活动提醒。
【恭喜宿主,触发“限时返现”活动,五分钟内全部开销,可抽取返现倍数,最低0.5倍】
【倒计时:5分钟,4分59秒……】
五分钟?
她都没带多少钱下来。
孟繁摸了摸口袋,只在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五十块钱。
“限时返现”活动已经好一阵没触发了,她这会儿又是为了下楼丢垃圾,除了外套里应急的钱之外,剩下的钱都在卧室里放着。
毕竟两千多块钱,她这会儿又没有在宿舍,自然不可能一直都随身带着。
这时候跑回去拿钱再下来,肯定来不及。
不过就算她身上揣了几千块,这会儿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吧?
孟繁一边想一边快步往外走,试图从一排排关闭了一半的店铺里,找到合适的可以让她花钱的地方。
五金店、理发店、维修店、文具店、小饭店……
“卖苹果喽,又大又红的苹果!”
孟繁转头,看到从远处缓慢开过来的小货车,车上装着满满当当的鲜红苹果,看着让人很有食欲。
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可以花钱的店铺,她被鲜红的苹果所吸引,快步上前:“我要买苹果,五十块的苹果。”
小货车直接停下,站在车斗上的人笑着看她:“好嘞,这就给你称。”
苹果9毛钱一斤,五十块钱足有55斤,人家看她买的多,还额外送了她几个,直接达到了58斤,大号的塑料袋装了好几袋,沉甸甸的直勒手。
就在孟繁忧虑这么多苹果要怎么吃的时候,更让她难过的事发生了。
五分钟时间一到,返现倍数抽出。
她抽到了0.5倍奖励。
她其实……不怎么爱吃苹果的!
第29章
就在不久之前,孟繁还遗憾自己身上怎么就揣了50块钱,而现在,她却在后悔自己怎么揣了50块钱。
要是她身上只揣了20块,就不会损失这么大。
所以人不能太贪心,贪心过头,尽买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只会亏的越多。
她拎了拎手上重重的几大袋苹果,看着开着大喇叭叫卖,越走越远的小货车,在心底长叹了一口气。
孟繁低着头,一步一步往小区里走,走到门口时,特意看了看小区内花园的情况,确定那个租房给她的大姐不在,才快步往里走,迅速进了电梯里。
她怕遇到大姐,对方随口就问她怎么买这么多苹果,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但凡她只是买了二十块钱的苹果,也不至于这么赧然,偏偏她买了五十块钱的苹果,在手里沉甸甸的,每次走动时在手里晃悠一下,她心里就会挤出“后悔”两个字。
之前一段时间的几次返现,倍数几乎都在1.5倍以上,所以不管买什么东西,她都是赚的,但她却忘了还有个最低0.5倍,就在这回又一次心里发飘的情况下,完全忘了还有可能会“亏”,一口气将口袋里的钱都花了出去。
而且买的还是自己不怎么爱吃的苹果。
早知道这样,她就不应该冲着苹果去,就算她去街上那家文具店,买些现在用不着的东西,那些东西迟早也能用到。
电梯“叮”一下,显示已到达楼层。
孟繁拎着苹果走出电梯,心里涌起庆幸的情绪,还好她今天下楼的时候,只拿了五十块钱,虽然最后只返了一半的钱,也只亏了二十五块,这要是她拿下去的钱是一百块,估计得亏五十。
这样一算,她亏的不算多。
就是得吃这次教训,虽然大多数时候,返现都能返一倍以上的金额,但也会出现只返二分之一的情况,所以以后再触发返现,身旁实在没有需要购买的东西,那花的钱还是少一点比较好。
得先评估自己的需求,再确定要不要花钱,花多少钱。
像房子这样的东西,即便当初触发的是“限时返现”,她花1000块租房,触发二分之一返现,那她也不算太亏,相当于只花了五百块租了这套能让她住的舒服的好房子。
苹果……
孟繁将手上的苹果一袋一袋放在桌上。
冯老师一袋、章老师一袋、租房的大姐家一袋。
自己吃剩下的。
搞定!
拎着足足五十块的苹果她不愿意见人,但要只是拎着一袋子苹果,见人自然是没问题的。
她从桌上挑了一袋子苹果,又出了门,乘坐电梯往二楼下去,很快就到了大姐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小姑娘,是你啊,这是有事?”
“刚刚在外面遇到卖苹果的,多买了点,给大姐送一袋吃。”孟繁拎起袋子,送到她面前。
“哎呦,这怎么好意思,不用那么多,我们家拿两个就行。”大姐说着,下意识就打算从袋子里拿两个出来。
孟繁却执意将一袋子苹果塞到她怀里:“我真买的多,这袋子都给大姐家里吃。”
“这……这也太多了,我也没什么可给你的,”大姐迅速回头看了一眼,“那你进来喝个茶,吃过饭了吗?不然在我们家吃吧。”
“我要回去做作业呢,”孟繁委婉拒绝,“下次有空,我一定来。”
“那行啊,下次喊你,我刚还说听到了外头叫卖苹果的声音,实在没时间出去买,你就给我送来了,谢谢你的苹果。”
“不客气的,那我先上去了。”
“慢走。”
孟繁回了楼上,看到已经少了一袋的苹果,心里的负担总算是没有那么重了。
她进厨房给自己煮面吃。
面条下了锅之后,拿了两个苹果,将它们切出来,放进盘子里,然后直接拿了双筷子搁在边上,准备待会儿夹苹果吃。
不久之后,面条出锅,她将面条端出去,又将苹果放在一旁,一边吃面条,一边吃苹果,面前还放着一本《读懂》杂志。
这些天实在是忙,她连看杂志的时间都没多少,也就是每天吃饭,没法做作业的时候,才能看一会儿杂志。
到现在,一本杂志还有小半本没看完。
等吃完饭,她又得将时间放在今天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和科学作业上,顺便还要做学校分发的寒假作业。
充实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孟繁忧愁的苹果,在第二天两位老师来的时候,让她们都各自带回去一袋。
平时上课的时候再切几个吃,很快就慢慢消耗掉了。
一转眼,时间就到了年二十九。
这天课程结束,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都不上课。
两位老师都很贴心,这天上完课之后,都没有给她布置作业。
“过年两天好好休息,不要再想着课的事,你已经学了将近半个月,脑子需要空一空,来年才能好好学习。”
“既然没给你布置作业,你也不用做,安心将作业放下,学习不差这两天。”
两位老师都这么说,孟繁自然也十分听话,也打算好好休息两天。
送她们走的时候,孟繁将半个月的工资结清,让她们在过年前结一笔款,能多买一些年货。
年二九章老师离开,就正式进入了放假期,小区里有了一些过年的氛围,但也有不少人家在这之前就回了老家。
她站在窗户边往外看,好多小孩在小区里笑闹奔跑,还在放鞭炮,特别有过年的氛围。
看了一会儿,她回了屋,走到电话机旁,从电话簿上翻出一个电话,拨通了上面记着的某个电话。
很快,那边接了起来:“喂,你好,谁呀?”
“玉兰,是我。”
“孟繁?!真的是你啊!”孟玉兰激动道,“你在县城怎么样啊,怎么都没有联系我,我好想你,我们都有半个月没联系了。”
“这不是联系你了吗,提前祝你新年快乐。”
“你也是,新年快乐,”孟玉兰立即道,“你一个人在外面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
“我在外面挺好的,大家都对我很好,没有人欺负我,现在不是快过年了嘛,我在这里值班,所以有空给你打电话,这次电话过后,下次我们就要到开学才能见面了。”孟繁记得自己跟孟玉兰撒的慌,说话时特意往那边靠。
“对啊,要开学才能见面了,”孟玉兰感叹了一句,随口捂着话筒低声道,“孟繁,我那天看到有个女人,跟你哥进了你们家那个屋子,还好你没回来住,不然你得跟你大伯和大伯母睡一个屋子。”
“我在这里是单独一间屋子呢,”孟繁看着眼前的大房子,随口胡言,“不过出来打工的,也不都是一个人住,但过年这时候不是好多人回去了么,就给我单独安排了一间屋子,让我睡到开学前。”
“这么好啊,那不错,你在外面打工,既可以一个人一间屋子,又能赚钱养活自己,这也太快乐了吧。”孟玉兰羡慕道。
孟繁怕她起心思,特意劝了一句:“普通工人出来打工,很多也都是跟别人一间屋子的,就跟咱们宿舍似的,就是人可能会比我们宿舍少一些,还是多读点书,要是高中毕业、大学毕业打工,就能拿高工资,还能一个人一间屋子。”
要说宿舍环境,还真没有什么地方比她如今学校宿舍环境要差的。
再普通的工厂,宿舍八人间、十人间就差不多了,不像她学校,直接是教室改造的,一个宿舍组了三四十号人。
这种情况出去打工,哪怕住八人间,对比之下也不会觉得太差。
孟玉兰没什么主见,听她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那我也好好学习,不过你打工有时间做作业吗?”
“有啊,打工只要打工就好,没别的事,不仅有时间做作业,还有时间复习呢,在家里反而不方便,还得干活做事,也没地方写作业。”孟繁实话实说。
她记得前世这次过年,自己在家就没地方写作业。
年前要大扫除,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干净,大伯母忙着,她也闲不了。
年后家里客人多,桌子几乎没有空的时候,她不仅没时间,还没地方写作业,甚至有的时候她睡觉的床板都要在晚上睡觉之前,才能临时搭起来。
不过当时她的心思也没有在作业上,没地方写作业、没床睡觉这两件事她都不觉得有什么,最让她觉得难受的反而是家里的氛围。
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局外人,是在寄人篱下,氛围比她在陌生人家里待着都还要难受。
“那你还是在外面比较好。”
“对,”孟繁笑着回她,“对了,我们初一不用值班,到时候我可以在县城里走走,比在家里快乐多了。”
“还有还有,县城里的烟花是不是要比我们村里的好看啊,那你到时候还能看到许多许多烟花哎,好羡慕你啊!”
两人捧着电话说了好久。
直到孟玉兰家里催吃饭,才依依不舍地挂断电话。
孟繁在挂断电话之后,特意下了楼,趁着某些店还没有歇业之前,买了一堆自己爱吃的东西,开心准备过年。
第30章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孟繁站在窗口,看着新年时升上天炸开的烟花,双手合拢,对着天空闭上眼睛暗暗许下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能学习进步,返到更多更多的钱。”
许愿后,她睁开眼睛,继续看天上的烟花。
小区里,一群小孩在午夜十二点放了烟花之后,原本昏昏欲睡的意识逐渐清醒,开始在小区的院子里奔跑,嘻嘻哈哈地放自己手上的小鞭炮。
一时间,小区里外都响起大大小小的烟花炮仗声,伴随着大人和小孩的嬉笑声,满满都是过年的愉快氛围。
小孩们的快乐显得尤为突出。
这是一年当中,唯一不会被父母催着快去睡觉的时刻。
跨年这一晚的热闹,一直延续到凌晨一点,才因为小孩们一个一个犯困去睡觉,才逐渐安静下来。
孟繁也在这时候回到了床上,窝进被窝里睡觉。
她这一觉睡的十分安稳,一直到第二天清晨,阳光从窗户进来的时候,她才慢悠悠转醒。
迷迷糊糊之间,她想到前世。
也是大年初一,那一天大伯母要早早起来收拾,也将她早早喊了起来,在她还在穿衣服的时候,临时的床铺就被卷走,只留下两条板凳。
而这一世,她还能睡在柔软的弹簧床上。
孟繁拉着被子,在床上翻转了两回,直接笑出声来。
今天不需要早起,不需要上课,就算外面阳光满满,她也不用起来收拾,还能一直在床上躺着。
反正昨晚睡觉之前,她还吃了点夜宵,这会儿一点都不饿。
她再次闭上眼睛,满足地眯了一会儿。
不过实在是睡不着,翻身面向一侧床头柜时,从上面拿了昨天就放着的《读懂》,起身穿了件棉袄,靠在床头柜上看书。
这本《读懂》已经看了大半,还剩下最后七八页没看。
七八页不多,沉浸式往下看,没过多久,她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一本杂志完全看完,阅读的奖励随之而来。
【恭喜宿主,成功阅读完一本《读懂》,奖励书包*1】
孟繁眨了眨眼睛,突然看到另一边靠近窗户的桌子上,多了一个迎着日光的蓝白色书包。
她立即坐直了身,起身穿上棉裤,快步走过去,拿起了桌上的书包。
这次奖励不错哎。
她打开书包,上下里外都看了一遍,越看越喜欢,特别是与她那个旧书包相比,简直好得不得了。
之前的那个旧书包,还是好多年前买的,还是小学生的款式,好在那书包质量不错,用了这么多年,只有一处开过线,重新缝上之后完全看不出来破损。
就是用了许多年,书包洗了又洗,上面都已经褪了色。
她转身走出卧室,到隔壁书房里拿了旧书包,从旧书包里将东西都转移到新书包里,随后背着新书包,到卫生间里对着镜子左右看了看。
这下她可算是有了初三生的模样。
新年的第一天,她就得到了一份让她倍感满意的礼物,这一天都觉得幸福感满满。
早中饭和晚饭吃的也依然都是面条,但她往里面加了不少提前准备好的丸子、蔬菜和肉类等,一碗面吃的格外丰盛。
……
另一边,孟玉兰躲在孟繁家门口,听着里面欢快的聊天声音,越想越气。
最后实在气不过,从边上捡起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人家大门上。
随后快速往家里跑去。
气喘吁吁地进了家门。
“你干嘛去了?吃饭也不回来。”
“我这不是回来了嘛,”孟玉兰说着,人已经进了厨房,“我来帮忙端菜。”
“你做什么坏事了?”
“我没……”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怒吼:“谁家小兔崽子,把我家门都砸坏了,等我抓住你,看我不揍死你!”
孟玉兰妈妈看着女儿。
孟玉兰吐了吐舌头。
“别让她发现了。”孟妈妈低声道。
“我逃的很快,她肯定没看见我,”孟玉兰低声跟妈妈说话,“我就是气不过,他们把孟繁赶出家门,还在家里这么开心,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村里人怎么还相信她的话,真以为她很好呢?”
“谁跟你说村里人信她了,只不过这是人家家里的事,我们横插一脚算什么,最后反而惹一身骚,不值得,”孟妈妈摇了摇头,“再说孟繁还有半年才初中毕业呢,好歹她供孟繁上了初中,不然这时候,她哪里还能在学校里,你们班里不是有同学早早就休学了么。”
“可是……反正就是她不对,我跟孟繁都说好了,以后要赚大钱,让她羡慕,什么也得不到。”孟玉兰愤愤道。
“那你们多多努力,让她以后后悔去,”孟妈妈说着,指了指一早准备好的菜,“端出去吧,吃饭了。”
“哦。”
……
孟繁趴在桌子上,握着笔写故事。
这次她要写一个春节回家过年的日子。
这时候还不像后世,有高铁、汽车、飞机等多种交通工具,如今的交通工具很是单一,要不就是缓慢的火车,要不就是大巴车,每次回家,对于在外面打工的人而言,都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
所以她想写一个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经历重重困难,才得以回家的故事。
她记忆里前世有一部讲这方面故事的喜剧电影票房很高,但她想写的却不是那样让人啼笑皆非的喜剧故事,而是一个温情故事。
故事的开端,是火车站外的彻夜排队。
孟繁前世初三毕业之后,就没有再回过家,所以那时候过年期间,都是在宿舍里度过,而工厂也放了假,她就会出去蹭人家的电视看。
过年期间的电视机播放的新闻总是脱不开春运,每年过年都能看到不少相关的新闻,她将记忆里的新闻稍稍整合改编了一下,通过农民工视角,描写春运的人生百态。
这跟写明星的故事还不一样,即便都是真实的故事,但明星的故事是未来,是曝光,她这时候不好提前去写在未来才会发生在明星身上的事。
但春运上的人生百态,虽然是未来的新闻,却也是现在可能发生的事。
同样的故事,可能会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人身上,只不过在大多数人身上发生的事,并不被人看见。
一个故事,她写了将近六千字,写到最后还有些意犹未尽。
所以在故事的结尾,在春运路上看到了人生百态的农民工回到了家里,在家里的电视机上,看到了春运的相关采访新闻。
他说:“我回来的路上看到的一对母女,跟这对父子看上去很像,为了养家糊口,大家都挺难的。”
他家里人猜:“现在应该到家了吧?”
他看了看电视上的那对母女,说:“肯定到家了,我都到家了。”
他家里人笑了:“到家就好。”
……
故事写完,孟繁揉了揉眼睛,坐在书桌前伸了个懒腰,站起来稍稍活动了一下筋骨,随后又坐下来,拿出空白的信纸,一边抄写,一边丰富故事里的一些细节。
抄完故事,她将一早就摊开放在边上的信纸一页一页摞起来,等最后一张信纸上的墨迹也干了之后,将它们合在一起,叠起来塞进信封。
随后拿了《读懂》,对照着上面的投稿地址,将收件地址写到信封上。
第二天早上,她早早起床,将要寄出去的信件塞进附近的邮筒里。
时间还早,她顺便在外面找了家早餐店,在店里吃了早餐,回去的时候,正巧遇见过来上课的英语老师。
“冯老师,早上好。”
“你也早上好,这两天休息的怎么样,接下来能不能好好听课?”
“能,休息两天,感觉脑子都缓过来了,”孟繁点头,“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孟繁,肯定能好好听课。”
“那就好,我们今天早上,先来听写。”
“啊?”孟繁惊疑出声,她最怕的就是听写了。
“没关系,难度不大的,还记不记得我之前跟你说的,怎么蒙单词?按我的方法来,就算正确率没有100%,也有50%,这不是比你一开始什么也不会要好?”
“好吧,那我努力。”
两人一起进了小区,遇上从小区里走出来的大姐。
“这是……?”
大姐知道孟繁请了老师,也知道她家长时不时会过来,但从来没有一起见过,一时间不知道站在孟繁身旁的人是谁。
“这是我的英语补习老师,”孟繁介绍道,“老师,这是小区里的大姐,就是她租给我的房子。”
两人立即互相寒暄。
大姐立即询问老师的学校,听了学校名称后激动道:“我家孩子以后也可以去这个学校,听说这学校很不错。”
老师含笑点头。
直到进了电梯,她才询问:“她家孩子快要上学了吗?”
“如果我看的没错,她孩子还在襁褓里呢。”
老师愣了片刻,随后笑道:“果然当妈妈的,就是会为孩子考虑周到,这么早就开始考虑孩子上学问题了。”
孟繁失笑:“是啊。”
电梯一路到楼层,冯老师看孟繁开门,见里面没人,又下意识问了一句:“你家里人又没在?”
“嗯,刚过完年又忙去了,”孟繁信口就来,“不过他们看过我的作业,虽然看不懂,但看我写的密密麻麻,就觉得挺好,没事,等之后考试,他们就知道我成绩怎么样了,肯定会很高兴。”
冯老师点头:“这倒也是,好,那我们正式上课,你把听写本拿出来,我们来听写。”【你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 www.maohewo.net】